角是平面幾何中常見的一種形式,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角的初步認識課件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教學內容】:課本第38-40頁
【計劃學時】:1學時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知道角有大有小。
3、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正確的畫角方法。
【教學難點】:
1、會正確畫角。
2、感悟角的大小與兩邊的張口大小有關。
【教學準備】:、小棒、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剪刀。
【教學方法】:講授、探究、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設計思路】
一、引入
(課前出示學校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1、師:孩子們,剛才從屏幕上欣賞了咱們的校園,它美嗎?那你們平時喜歡到操場去玩嗎?最喜歡玩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ǔ鍪局黝}圖)這些小朋友在操場上玩得多開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細看看,操場上還有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呢,你們看見了嗎?(學生指出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球等)
2、師:這些圖形都是咱們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圖形朋友(出示園丁在剪草的圖)。你們看,園丁爺爺手里拿著的剪刀,張開就形成了這樣的圖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也形成這樣的圖形,這就角。(板書:角)孩子們,和角打聲招呼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喚起對已學圖形的回憶,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ㄒ唬┰谥黝}圖中找角。
1、師指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說)學生說到一個,演示一個,師跟著復述一遍,并及時表揚。
【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漸褪下去)那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兒的:(中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樣兒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
。1)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角:你們覺得尖尖的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生:直直的)。這個頂點和這兩條邊就組成了這一個角。
。2)師再指上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分別抽兩生)反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本環(huán)節(jié)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使學生初步體會角是從物體表面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形,是一種簡單而美麗的圖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稱。此課之前,學生對角的認識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是模糊的、非數學意義的。教師在學生找主題圖的角的基礎上設計了閉眼想、用手比劃,觀看動態(tài)演示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八鼈冇惺裁聪嗤牡胤剑俊弊寣W生運用形象思維,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通過比較,實現了對角的正確認識!
3、判斷角。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D形客人,孩子們,想看看嗎?有我們的新朋友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學生判斷再抽生說理由。(出示書第42頁的第1題。)
4、再回到主題圖中講評學生前面判斷角出現的錯。
5、師:你們看,下面兩個圖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圖形又有哪幾個角?(書第42頁第2題,指給同桌看看,再抽生上來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師: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形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我們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著我們。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教師的要求,兩個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師參與。)
。2)請學生說說找到的角,并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師:小小的教室里有這么多的角,那我們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感知角——認識數學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學過的知識更理性地找角,這樣的學習過程,正所謂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與能力】
。ǘ┎僮,認識角的大小
1、折角
。1)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上有角嗎?開動小腦筋,動手折一個角,試試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說一說,還不知道的孩子輕輕地打開書P39,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折角的。
。2)學生折角,師巡視指導
。3)展示最快的學生做的角。(讓生拿上來)這是一個角嗎?它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讓折好的同學把你折的角指給同桌看看,頂點在哪,兩條邊在哪兒?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思考怎樣將無角的東西變出有角來,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用學生喜愛的方式外化他們剛剛建立的對角的數學層面的認識,以多樣表現單一,鞏固了對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認識。】
2、做活動角。
。1)師拿出一個活動角:老師這兒有一個角,(師扳動角的兩邊),你們看,這是一個活動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我這樣兒的活動角?用上老師發(fā)給你們的兩根小棍。試試吧。ㄉ觯
(2)展示兩生做成的角(大小明顯的):這兩個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個大,一個小。
師:對,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嗎?那有什么辦法知道?
生:可以把這兩個角疊在一起。
師:你來試試。
生把兩個角放到展示臺上比:把它們疊在一起,把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上面這個角的另一條邊在下面這個角的里面,這說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師:這個辦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這樣把活動角比一比,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看誰的大,誰的小,比出結果了嗎?
【設計意圖:角的大小比較,順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所認識之后安排,以學生組裝的活動角為學具,組織學生討論、探究,群體互動與教師引導有效整合,并相機指導學生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強化了對角的認識!
。3)認識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程度的關系。
師:咱們再做一個“變變變”的游戲,把你們的活動角拿在手上,(師也拿在手上)請變出一個比你們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變大點?你是怎么做的?(請一生示范,把邊叉開一點,角就可以變大點)再請全班做。咱們繼續(xù)變,把你們手上的角變小點,再變小點,又是怎么做的?(把邊合攏一點。)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系呢?跟邊的什么有關系?分四人小組討論。
(5)抽一組生說。
。6)師小結: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兩條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的認識,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ㄈ┙虒W例3:畫角
(1)師:你們看,角多神奇呀,你們喜不喜歡它?那我們把它畫下來,好嗎?怎樣畫角呢?(抽一生說)
。2)師:我們來看看究竟該怎樣畫角。(演示角的畫法)師:這是第一步,接著看第二步,角畫好了。
。3)師:應該怎樣畫角呢?抽生說說。同時師再演示一遍,并小結:先確定角的頂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4)你們會畫角了嗎?試試看。生畫,師巡視。并展示學生畫的角。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觀察、敘述、操作,使學生盡快掌握畫角的技能!
。ㄋ模┩卣古c延伸
。ǔ鍪疽粋角)師:如果在這個角里添上一條線,這時變成幾個角了?再添上一條線呢?
三、全課總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獲呢?其實,角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會一一學習的。
四、布置作業(yè),知識延伸。
1.請你用角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2.請同學們回家,讓爸爸媽媽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們找的對不對。
- 相關推薦
【角的初步認識課件】相關文章:
負數的初步認識課件08-22
初步認識excel教學課件10-31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1-05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6-14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03-25
《角的初步認識》的教案10-08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2-16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03-27
《角的初步認識》的說課稿06-11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