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解比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數(shù)學《解比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2、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體現(xiàn)解比例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情度、價值觀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使學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輕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項的解。
教學難點
用比例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問題導學】
暢所欲言:關于比例,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趕緊把你的收獲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1、交流匯報。
2、運用收獲的知識解決問題:將2:80 80:2 5:200 200:5放在天平的兩端,使它保持平衡,并說出理由。
3、將比例式子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改寫成等積式。
0.5:5=0.2:2 0.5×2 =( )×( )
2/5:1/2=3/5:3/4 2/5×3/4=( )×( )
8:25=40:x ( )×( )=( )×( )
觀察上面的三個式子,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解第三個方程,追問方程是怎樣來的?
揭題,導入新知。
【自主探究】
1、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就叫做什么?(解方程)
那么在這個比例式中,我們知道了任意三項,要求出其中一項的過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
依據(jù)是什么呢?
同學們真聰明,不用老師講,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就解決了今天的難題,繼續(xù)開動你聰明的大腦前行吧!
2、試做:1.25:0.25=x:1.6 1.5/2.5=x/6
與大屏幕比較,提出質(zhì)疑。
怎樣知道解是否正確呢?檢驗。
小結解比例的方法。
3、即時練習:32頁做一做。
4、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示范廣泛,你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苏l?
偵探柯南之神秘腳印: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家珠寶店失竊了。第二天早上,小偵探柯南經(jīng)過仔細勘察,在案發(fā)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了一枚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腳印,根據(jù)這枚腳印,柯南很快判斷出了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你們知道,他是怎樣判斷的嗎?科學研究表明:人體身高與腳長的比大約是7 :1,柯南在案發(fā)現(xiàn)場測得犯罪嫌疑人的腳印長 25 厘米,請你幫忙算一算:這個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是多少?
學生解決,如果用比例知識來解,怎樣解呢?
教師點撥:用比例解的關鍵是找到關系式。身高:腳長=7:1,將腳長的條件換到這個關系中,就可以列出比例。
規(guī)范寫法。
【鞏固提升】
1、出示書35頁例2.自己解決,小組交換檢查。
2、育新小區(qū)1號樓的實際高度為35米,它的高度與模型高度的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六年級數(shù)學《解比例》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解比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確解比例。
2、體現(xiàn)數(shù)學服務于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說出下列方程的解答過程:
2X=8x91/2=1/5x1/4。
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是什么?
3把下面比例改寫成兩個數(shù)相乘的形式
3:8=15:40,9/1.6=4.5/0.8
二、新課
1、出示圖片,介紹這是法國著名上午埃菲爾鐵塔,塔高320米,在北京世界公園里有一座塔的模型,高度32米,問模型與原來塔高度的比是多少?并化簡成最簡整數(shù)比。
2、出事例題,讀題并觀察,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討論,研究解題辦法。
4、匯報分析不同的解法(此時揭示課題并說明什么是解比例)。
5、注意強調(diào)列式是兩個比前后的一致性。
6、出示例31.5/2.5=6/X比較與例2的不同,明確解題思路。
7、小結:說明解比例的方法,解比例也就是解方程。
三練習
1、求X的值1/2X=1/4x1/57.8:X=8.2:10。
2、書上練習第8題。
3、團結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1:30000,它的圖上距離是六厘米,它的實際距離是多少米?
4、小蘭說她只用一把尺子,一根竹竿就能量出操場上旗桿的高度,你信嗎?為什么?下課后嘗試去測量。
總結: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怎樣解比例?
六年級數(shù)學《解比例》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42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會根據(jù)比例的性質(zhì)或比例的意義正確地解比例。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和計算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解比例的'過程,體驗知識之間的內(nèi)容在聯(lián)系和廣泛應用,情感與價值觀。
2、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yǎng)靈活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熱情。
教學重點:
解比例
教學難點:
解比例的方法。
突破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據(jù)。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發(fā)現(xiàn)。
學法:獨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比例的一些知識,誰來說一說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比例的知識?(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2、出示: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10和9:15 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識,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出示比例:3:9=( ):15
師:這個比例中的兩個外項和兩個內(nèi)項分別是多少?
。ㄍ忭検3和15,一個內(nèi)項是9,另一個內(nèi)項未知的。)
師: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識求出這個未知的內(nèi)項嗎?
可以根據(jù)比例的意義: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因為3:9=1/3,想( ):15=1/3(5比15等于1/3);還可以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兩個內(nèi)項之積等于兩個外項之積”,求未知項。
師:像這樣,求比例中未知的項,叫做解比例。(課件出示)。
今天這節(jié)課就利用比例的有關知識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爾鐵塔情境圖。這是法國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爾鐵塔,高320米。我國的旅游景點北京公園里有這座塔的一具模型,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園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們能幫幫他們嗎?那我們先來看看這道題。
2、出示例題,教學例2。學生讀題。
師:1:10是誰與誰的比?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埃菲爾鐵塔模型的高度:埃菲爾鐵塔的高度=1:
10。
師:題中還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條件?(埃菲爾鐵塔的高度是320米。) 師:這樣在這組比例的四個項中,我們知道其中的幾個項?還有幾個項不知道?(知道其中的三個項,還有一個項不知道。)
師:不知道這個項,我們把它叫做未知項。(在板書下面加上“未知項”三個字)
師:這樣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項,我們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怎樣根據(jù)這個比例中的三項來求另外一個未知項呢?這就要用到我們前面學習的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我們把埃菲爾鐵塔模型的高度設為x米?梢詫懗梢粋比例,誰來說說看?
板書:解:設這座埃菲爾鐵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師: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可以把這個比例改寫成一個什么樣的等式呢?
為什么可以寫成這樣的等式呢? 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這是應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上面的比例寫成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nèi)項的積的等式。
師:對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寫成下面這樣一個等式,就是應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不但把比例改寫成了等式,這個等式還是一個什么樣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
師:我們知道這樣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同學們會解方程嗎?把這個方程解出來。(在全班學生獨立解答的同時,抽一個學生在黑板上解答。)
師:這樣我們就知道這個未知項是多少呀?(32)對了,這座埃菲爾鐵塔模型的高度是32米。
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這個比例式中,我們
知道了任意三項,要求出其中一項的過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
出示比例的意義。我們解答得對不對呢?可以怎樣檢驗呢?引導學生說出可以用比例的意義(把結果代入題目中看看對應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或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來檢驗。
解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我們處處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這樣的問題怎么來解決呢?我們先來總結總結:(在這道題里,我們先根據(jù)問題設X——再依據(jù)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轉(zhuǎn)化為方程——最后解方程)
3、鞏固例2練習
(1)出示練習題p44第8題
(2)學生獨立完成,二名學生板演講解分析
(3)小結: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比例。(解比例可以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轉(zhuǎn)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數(shù)X)
4、這個比例你能解答嗎?出示例3: 1.5/2.5=6/X
(1)談話引導學生理解例3,這個比例形式上與例2有什么不同?(這個比例是分數(shù)形式)
(2) 解這種比例時,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項、內(nèi)項),讓學生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nèi)項。
(3)學生獨立練習,求出未知項。
(4)同學間互相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5、指導學生梳理教材的知識點,完成p42“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基本練習和提高練習,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四、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五、布置作業(yè)
p44第8題、第9題、第10題
板書設計
解比例
例2 模型高度:原塔高度= 1 : 10
未知項(x) 320米
解:設這座模型高x米。
X:320=1:10
10X=320 x 1
X=320÷10
X=32
答:這座模型高32米。
教學反思:
解比例一課是在學習了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后學習的,教學解比例之前,教師先復習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和除法中各部分的關系可以求出比例里的未知項:然后告訴學生,還可以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來求比例里的未知項。所以,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提前對這一部分進行了預習,對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也掌握的很扎實,所以對授課內(nèi)容比較了解,教學組織和實施都比較順利。遺憾的是,雖然扶放結合的課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學生掌握知識,但是如果對例2 的教學大膽放手,讓學生直接板演并講述思路,然后教師從旁點
【六年級數(shù)學《解比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