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盤泥條》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盤泥條》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2、進一步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fā)展形象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教學難點:大膽想象,敢于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作品有個性。教學準備:
教具:幻燈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臺。學具:泥料,墊布,墊板,刻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問:
這件作品是什么形狀的?
仔細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教師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驟。
1.制作泥條的方法。
。1)將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塊,揉成泥團。
。2)用手掌將泥團搓成粗泥條。
。3)將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條繼續(xù)在桌上搓成細而均勻的泥條。教師強調在桌上搓泥條時,桌面要墊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2.泥條盤筑的方法。
教師:泥條盤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領。強調泥條與泥條之間要粘牢。
3、教師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驟。
制作器皿底面。(壓一塊泥板,切割成手形。)
盤筑器皿坯體。(將搓好的數(shù)根泥條,沿著底面的邊緣進行盤筑,按順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條。)
裝飾整理作品。
三、作業(yè)要求。
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一個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四、課堂小結。
評議學生作業(yè),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談感受;
根據(jù)學生要求,收集作品燒制。
小學美術《盤泥條》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簡單的陶藝作品。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錄像感知、課件展示、范作展示、小組合作、成品展示等方法來體驗盤泥條這種陶藝技法。使用盤泥條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欣賞陶藝作品,激發(fā)學生對陶藝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對陶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感受陶藝文化。
教學難點:掌握搓泥條的要領,泥條盤筑的技巧、作品裝飾的黏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了解陶瓷文化,感受中國是陶瓷的國度。
2、欣賞陶瓷圖片,教師進行簡單的介紹并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表觀點。
3、了解陶器制作的基本方法:徒手捏制法、泥條盤筑法。
4、出示范作,簡介泥條盤筑制陶法的價值
3、講述:今天,我們就用盤泥條的方法,來制作自己喜歡的陶器。(板書課題)
二、教學制作方法和步驟。
1、播放錄像:泥條盤筑法。
2、總結泥條盤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領。
(1)制作泥條的方法:
、、首先將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塊,揉成泥團。
、、用手掌將泥團搓成粗泥條。
、、將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條繼續(xù)在桌上搓成細而均勻的泥條。(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
。2)泥條間的固定:
、、用泥漿粘接。
、、擠壓泥條固定。
(3)注意事項:
1、應該注意衛(wèi)生,不要把泥弄得到處都是,更不要弄到身上、衣服上。
2、注意安全,使用工具要小心;不要用泥手擦眼睛。
3、學生動手嘗試搓泥條,自主解決遇到的問題,教師適當指導。
三、學生分組合作,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一個有特色的陶器。
1、展示泥條盤筑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
2、學生討論、確定本小組制作方案。
3、學生制作。
4、教師巡視,對各組出現(xiàn)的問題適當指導。
四、作品展示、欣賞與交流。
1、學生自己上臺來展示本組的作品。談談創(chuàng)作思路和制作體驗。
2、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點評。
五、小結
六、藝術拓展與欣賞
1、欣賞現(xiàn)代陶藝作品。了解由泥條盤筑法衍生出的泥條編織法和泥條豎立等成型方法。
2、讓學生課后完成有鮮明個性的作品,可以嘗試使用泥條編織等方法。
【小學美術《盤泥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7.泥器皿教學設計
8.小學美術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