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新課標四上:《頤和園》教學設計(10)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分析:頤和園是人教課標版第七冊第五單元“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的一篇課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作者按照游覽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秀麗的景色,讓學生領略頤和園的無窮魅力,為祖國有這樣的歷史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
設計創(chuàng)意:整堂課創(chuàng)設旅游情境,讓學生當小導游結合課文內容進行介紹,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深入理解課文的目的,為本單元的習作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作者的游覽順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景物的特點。
3、通過學習,能當好小導游把景物特點介紹清楚,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方法與過程目標:
1、能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移步換景的句子。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自學課文的相關段落。
3、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篇游覽活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會欣賞頤和園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一定都認真地預習了頤和園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這么美的景色,你們想去看一看嗎?(出示課件)
2、我們看到的頤和園很美,作者寫得也很美,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比一比誰能當好小導游,把頤和園介紹得更美,有興趣嗎?可是,要當好一個稱職的`小導游并不容易,要求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地去學習這篇課文,只有學懂了,才能做個好導游。比一比,看哪些同學能做一個合格的小導游。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配樂范讀,創(chuàng)設情境。
提出要求:你如果要當好小導游,就一定要認真聽,仔細看,想一想作者到過頤和園的哪些地方?
2、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過渡;剛才不少同學表現得不錯,弄清了作者的瀏覽順序,是個初步稱職的小導游,不過,還有更難的考驗在等著你們呢?有信心嗎?
3、分清段落,找出作者瀏覽時地點轉移的句子。
a、啟發(fā):小導游們,你們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得知作者的游覽順序的呢?請你把筆拿出來,用橫線在書上作上記號。
b、抽生回答。
c、小結:同學們真聰明,找得非常準,這些句子在自然段的開頭點明了游覽地點的變換,說清了游覽順序。
三、重點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1、激趣:小導游們,我們先介紹長廊可以嗎?
2、抽生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作者介紹了長廊的什么特點?
3、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4、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長廊很長的?用筆作上記號。
5、哪些句子在寫長廊的畫和花的呢?
6、“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明了什么?
7、美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讀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8、抽生上臺當小導游。
提醒學生應該怎樣去介紹,學生上臺介紹時出示長廊的課件。
四、自學課文后面的內容,選擇其中的一個景點進行介紹。
1、過渡激趣:你能把后面的介紹好嗎?
2、總結學法。
3、學生自學。
4、小組匯報。
5、抽代表匯報。
(學生上臺介紹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出示相應的課件,有沒有聽懂的可以提問)
6、學生當小導游介紹時,教師要相機出示重點句和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重點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重點字:“滑”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要讓學生多讀去體會。
五、抓寫作特點,促作文教學。
過渡語:同學們也到過不少的地方去游玩過,你能像作者一樣把游玩的景點寫出來嗎?
師生共同回憶、歸納。
1、按一定的順序寫。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楚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的特點寫。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六、拓展。
仿照本課的寫法寫一篇游記。
七、全文總結。
今天,我們在一個個小導游的帶領下作了一次免費的旅游,小導游們精彩的介紹讓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無窮魅力,我們?yōu)橛羞@樣的歷史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
板書設計
長廊(內—外)
18頤和園萬壽山(上—下)美麗的大公園
昆明湖(堤—島—橋)
【人教新課標四上:《頤和園》教學設計(10)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