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電功》教學設計

2025-01-07 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功》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功》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消耗電能的過程,了解不同用電器能量的轉化;

  2.知道電能表是測量電能的工具,了解電能表的參數(shù);

  3.結合實例理解電功,知道電能的計算公式及單位;

  (二)過程與方法

  認識電能表的各項參數(shù),會使用電能表測某段時間內(nèi)電路消耗的電能,會通過電能表計算電費。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1kW·h的電能的作用,對節(jié)約用電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內(nèi)容由電能、電能的計量和電功三部分組成,電能是由各種各樣的電源提供的,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認識電能,它也是各種用電器工作的能量來源,離開了用電器來談電能是毫無意義的。電能的計量,電能表的認識是與生活聯(lián)系較緊密的知識點,可以結合實際電能表來學會利用電能表來測量電路消耗的電能。由于電功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利用類比的方法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認識電功。

  重點:電能和電能的計量。

  難點:對電功的理解及計算電路中電流做的功。

  三、教學策略

  電流流過用電器時電流也會做功,要消耗電能。結合生活中各種電源來認識電能的來源,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生活中各種用電器都是來消耗電能的,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認識電能。電能表的認識與讀數(shù)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學生對此已經(jīng)有初步認識,再通過展示電能表與實物投影,把電能表接入實際電路,觀察電能表轉盤的轉動、電能表數(shù)字的跳動,了解電能表的參數(shù)與讀數(shù),使學生實際體驗電能表的參數(shù)與讀數(shù)。把不同功率的用電器接入電路中,觀察電能表表盤的轉動,介紹1度電的作用,使學生從物理走向社會,對節(jié)約用電有進一步的認識。

  在力學的學習中,已經(jīng)了解了力對物體做功的問題,功和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例如利用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可以把機械能轉化為內(nèi)能。電流做功的過程也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它是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從能量的角度來認識電功。電流做功的多少與電流的大小、電壓的高低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學生的認知水平的限制,在本節(jié)課中不作為探究實驗研究。在本節(jié)課中是在介紹了電功的計算式W=UIt之后,引導學生嘗試去結合實例來分析影響電功大小的三個因素,能舉例說明,并不需要通過實驗得出具體的結論,體現(xiàn)控制變量的思想在實驗設計中的應用。同時本實驗設計還使用了轉化的思想,把電路消耗的電能轉化為電流做功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突出教學中物理方法的重要性,使學生不僅學習了物理知識,還掌握了物理方法。

  四、教學資源準備

  電能表、家庭電路演示板(含電能表、插座、開關等)、功率不同的用電器(燈、取暖器等)、秒表、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整合網(wǎng)絡、電費繳費單。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景

 。5分鐘)

  展示各種各樣的發(fā)電廠、電源的圖片,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人們?nèi)绾问褂秒娔埽?/p>

  學生說出不同的電源中能量的轉化,總結出:它們是把不同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創(chuàng)造課堂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課

  (5分鐘)

  展示生活中各種用電器的圖片,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播放停電的.視頻。

  電能的單位是什么?電能是如何來計量的?

  學生說出不同的用電器工作時能量的轉化,總結出不同的用電器是把電能轉化為不同形式的能。

  聯(lián)系實際,貼近生活,培養(yǎng)分析與總結能力。

  新課內(nèi)容(25分鐘)

  電能的單位是kW·h,也叫“度”,物理學中能量的單位是焦耳,它們之間如何換算?

  1kW·h=__________J

  學生利用組合單位的方法把kW·h換算成J。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熟悉單位換算。

  電能的計量是利用電能表,展示電能表實物,了解電能表的參數(shù)。

  “220V”

  “10(20)A”

  “600revs/(kW·h)”

  “50~”

  給出一張電費繳費單,你能讀出上月家中消耗的電能,需要繳納的電費嗎?

  介紹分時電能表、IC卡式電能表等不同電能表。

  學生閱讀課本上電能表的各參數(shù)。

  利用電能表讀出一段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計算電費。

  培養(yǎng)觀察思考、自學能力,會讀電能表

  電能是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重要資源,你知道1度電可以做哪些事情嗎?

  介紹生活中一些用電器工作中消耗電能情況,如電飯鍋燒一次飯需要消耗0.5 kW·h電能等。

  把不同用電器接入電路,觀察電能表的轉盤轉動情況。

  學生閱讀課本中“1kW·h電的作用”,了解電能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說出其它生活中1kW·h電的作用。

  知道不同的用電器接入電路后,電能表轉盤轉動速度不同。

  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形成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

  展示工作中的用電器。

  電功就是電流做功,就是把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舉例說明電功。

  電流做功的多少跟電流的大小、電壓的高低、通電時間的長短都 有關系。舉例說明。

  電功的計算:

  W=UIt

  舉例說明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有關。

  1.手電筒和家用白熾燈的電流差不多,相同時間內(nèi)白熾燈消耗的電能比手電筒多;

  2.空調(diào)和白熾燈的工作電壓相同,但流過空調(diào)的電流大,相同時間內(nèi)空調(diào)消耗的電能多;

  3.同一用電器工作時間越長,消耗電能越多。

  結合實例說出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有關,培養(yǎng)學生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在黑板上演示下面例題的計算過程。

  例題:有一只節(jié)能燈接在220V的家庭電路中,通過它的電流為0.09A,計算這只燈使用5h用電多少千瓦時。

  解:W=UIt=220V×0.09A×5h=0.099 kW·h

  所以,這只節(jié)能燈工作5h消耗的電能為0.099 kW·h。

  練習:有一輛電動自行車,其蓄電池上標明電壓為48V,容量為10A·h,它充滿電后大約儲存了多少電能?

  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練習

  解:W=UIt=48V×10A×1h

  =1.728×106J

  所以充滿電后大約儲存了1.728×106J的電能

  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結(5分鐘)

  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你能利用電能表測量某用電器在一段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嗎?

  3.你會利用電功的計算公式計算電功或電能嗎?

  拓展:如何利用電能表的參數(shù)測量較小的電能。

  提示:可以利用電能表上的600revs/(kW·h)參數(shù)。例如電能表轉盤在某段時間內(nèi)轉過了n轉,則電路消耗了多少電能?

  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知識內(nèi)容。

  1.認識電能表、電能的單位及計算。

  2.可以利用電能表的某段時間內(nèi)讀數(shù)的差值來測出電路消耗的電能。

  3.電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計算。

  《電功》教學設計 2

  一、教學設計思想

  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僅要“學習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問題,在“探究”中經(jīng)歷并體驗科學探索的歷程,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跟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最終歸于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將科學探究的要素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出來,使學生在探究中敢于質(zhì)疑、勇于辯論,在充分交流中比較、篩選出最佳的實驗方案。而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指導作用突顯出來,從而使師生互動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實質(zhì)意義。這樣一堂鮮活的課上完后,學生收獲的不只是知識,還收獲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提高。

  二、教學目標

 。ㄒ唬┲R和技能

  1.知道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W或kW。

  2.會用電功率的計算公式P=W / t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用電功率的概念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ǘ┻^程與方法

  1.觀察體驗電能表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

  2.通過對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探討,加深對電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三、重點難點

  掌握電功率的概念、公式。

  運用電功率公式計算實際問題。

  四、教學資源

  一只PZ220-200的燈泡,一只PZ220-60的燈泡,一個帶電能表的示教板,多媒體設備。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在生活中對瓦的認識。

  1.生活中什么地方經(jīng)常提到“瓦”?平常所說的“瓦數(shù)大”“瓦數(shù)小”是什么意思?

  2.電器瓦數(shù)不一樣,表現(xiàn)在消耗電能上有何不同?

  學生討論出各種不同的結果。

  (二)電功率

  1.提供一只200 W的燈泡、一只60 W的燈泡、一個接好電能表的示教板,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利用所給器材進行實驗,比較兩個瓦數(shù)不同的燈泡在消耗電能上有何不同?

  2.通過觀察電能表的讀數(shù)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3.引入電功率的概念,用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

  符號:P

  單位:瓦特(瓦)(W)

  其他單位:千瓦(kW)

  1 kW=103W

  千瓦時的來歷

  “千瓦時”是電能的單位,它的由來我們能不能從P= W/ t中得出?

  看來1千瓦時是功率為1 kW的用電器使用1 h所消耗的電能。

  區(qū)分“千瓦時”與“千瓦”,一個是電能單位,一個是電功率的單位。

  4.組織學生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功率,參見教材。

  學生活動

  1.在學生討論后,選一組學生說出自己的實驗思路,并對這組學生的想法進行討論和補充。

  2.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出“瓦數(shù)”不同時,電能表鋁盤轉速不同,表明了兩個燈泡消耗電能的快慢不一樣,200 W的消耗電能快,60 W的消耗電能慢。

  使學生得到直觀認識:不同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是不一樣的。

  播放視頻“用電能表測量電功率”。

  3.學生理解:物理學中,用“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平常所說的“瓦”是電功率的單位。讓學生對各種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電功率)有一個大致認識。

  (三)電功率的計算

  1.電功率表明了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那么是哪些因素影響著電器的電功率呢?

  2.應該在什么條件下比較不同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提醒學生回憶“速度”定義。

  3.綜上所述,我們在比較任何電器的電功率時,算出什么即可?

  4.求一個電器的功率:一個用電器在時間t內(nèi)消耗的電能為W,那么它的電功率P應表示成什么?寫出公式中P、W、t三個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5.用例題鞏固電功率公式的使用。

  學生活動

  1.學生討論:

  應該包含兩個方面的因素:消耗電能的多少;消耗這些電能所用的時間。

  2.相同時間的前提下,比較消耗電能的多少。

  3.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應表示成:

  P=W / t

  即電功率的公式。

  W──電流做的功(消耗的電能)──焦耳(J)

  t──所用的時間──秒(s)

  P──用電器的功率──瓦特(W)

  (四)怎樣測量電功率

  1.由理論分析,電功率P與電流I和電壓U之間的關系是:

  P=IU

  I──電流──安培(A)

  U──電壓──伏特(V)

  P──功率──瓦特(W)

  2.額定功率:

  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的功率叫額定功率。

  3.根據(jù)P=IU,設計一個測量用電器功率的方法。

  學生思考。

  可以測量出用電器的電流I,電壓U,根據(jù)公式P=IU計算

  (五)觀察實際用電器,分析功率問題

  1.結合教材閱讀有關信息。

  洗衣機額定電壓:220 V

  允許最大電流: 10 A

  洗滌功率:330 W

  加熱功率:1 950 W

  甩干功率:650 W

  計算這個洗衣機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2.提出問題:洗衣機的洗滌功率、加熱功率、甩干功率共多少?這里有矛盾嗎?如果沒有矛盾,在沒有看到洗衣機實物的情況下,請你判斷一下,若要洗衣機工作時不超過總功率,它是怎樣設計的?

  (六)小結與作業(yè)

  1.引導學生小結,自我完善。

  如:本節(jié)課我們探究了電功率,知道了電功率的概念、計算公式、單位;并能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2.布置課后作業(yè)。

  六、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反思

  本堂課在教法上,采取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方式,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親身體驗探究過程,真正做到讓學生“活”和“動”起來,同時在教學中結合了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科學探究過程進行引導,以降低探究難度。

  本節(jié)課主要特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電功率的概念是本節(jié)內(nèi)容重點和難點之一,要巧妙地利用前面所學“速度”和“功率”的概念進行類比,使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探究電功率跟電壓和電流關系的實驗,是一個完整的探究活動,要讓學生在前面實驗探究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本課要根據(jù)實際情境設計問題讓同學解答,在解題中激發(fā)興趣。教學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知識的探索去獲得研究和思維的方法,所以在在設計本教案的時盡量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師生交流、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來教給學生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重視獲得知識的結果,更要突出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而不是只要學生僅僅記住某些結論,進而發(fā)掘?qū)W生學習物理的潛能,把握物理知識內(nèi)在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和概念的領悟能力,是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重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從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能靈活運用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科學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

  《電功》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能說出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和單位;

  2.能利用電功率的公式進行相關計算;

  3.能結合實際,說出用電器多銘牌上額定電壓、額定功率所表示的含義,能區(qū)別額定電壓與實際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

  4.知道千瓦時的來歷,會把千瓦時和焦耳相互換算。

  (二)過程與方法

  會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用電器的功率。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了解不同用電器的額定功率,知道用電器在待機時也要消耗電能,形成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學生往往會誤認為用電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把消耗電能的快慢與消耗電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對電功率概念的掌握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電功率是電功與時間的比值,根據(jù)定義得出功率的計算是,結合電功的計算可以得出電功率的計算式為P=UI,還可以結合歐姆定律推導出其它幾個公式,在電功率計算中要根據(jù)題意對公式進行變形,所以電功率的計算是本節(jié)的另一個重點。

  不同的用電器有不同的電功率,用電器銘牌上所顯示的是用電器的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它是用電器的重要參數(shù)。但用電器接在不同電路中,實際電壓、實際功率不同,只有當實際電壓等于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時,實際功率才等于額定功率。所以對于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區(qū)分是學生不易理解的難點,尤其是實際功率的計算學生會感到困難。

  重點:對電功率概念的掌握及計算。

  難點:對額定電壓與實際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區(qū)別及靈活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三、教學策略

  電功率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后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重要的電學概念,它反映了電流做功快慢的,電功率的概念是建立在電功的基礎上的。上節(jié)中已經(jīng)對電功有了具體的了解,它是在單位時間內(nèi)電流做功的多少,可以利用在電路中接入不同的用電器來觀察電能表的轉盤轉動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接不同的用電器,電能表的轉盤轉動速度不同,說明相同時間內(nèi)電流做功的多少不同,從而引入功率的概念。利用類比的方法,得出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和單位,利用比值定義法,結合電功的計算推導得出電功率的計算公式。為了使學生更熟悉這個物理量,體現(xiàn)物理與生活的緊密性,讓學生觀察不同用電器銘牌上的功率,因為它也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的指標。了解生活中各用電器的功率,對不同用電器的功率大小形成初步印象。同時強調(diào)電流做功快慢與電流做功多少的不同,因為電能表轉盤轉動圈數(shù)的多少反映的是電流做功的多少,而轉的快慢反映的是電流做功的快慢。所以電流做功多少與用電器的功率大小有關,還與通電時間的長短有關。為了使學生對電能知識的深化、具體化,讓學生了解“千瓦時的來歷”,利用W=Pt來推導出電功的單位千瓦時與焦耳的關系,強化了學生對電功與電功率的.區(qū)別。

  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是用電器的參數(shù),它的大小是不變的,它們與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是不同的概念。學生不易區(qū)分實際電壓與額定電壓、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通過改變一個燈泡兩端的電壓使學生認識到用電器的功率是可以變化的,此時的燈兩端的電壓及燈的功率就是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只有當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壓等于其額定電壓時,它的實際功率才等于額定功率。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降低學生對額定電壓與實際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理解的難度。在實驗中要提醒學生,當用電器兩端的電壓高于銘牌上的額定電壓時,用電器不正常工作,容易燒杯;當用電器兩端電壓低于額定電壓時,用電器同樣不正常工作。實驗后通過一個實例來加強對實際電壓與額定電壓、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的理解。對于用電器功率的測量,結合公式P=UI,學生很容易想到利用電壓表測出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利用電流表測出用電器的電流,從而算出功率,因為下節(jié)中有詳細的測小燈泡的實驗,所以本節(jié)只需讓學生了解測量原理、實驗電路圖、實驗器材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學資源準備

  校園局域網(wǎng)、多媒體課件整合網(wǎng)絡、家庭電路演示板(含電能表)、功率不同的用電器(如熱得快和白熾燈)、電源、開關、導線、規(guī)格已知的小燈泡、滑動變阻器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提問

 。2分鐘)

  1.電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計算?

  2.家庭電路中測量電能的工具是什么?測出電能的單位是什么?

  3.1kWh的電能給燈和空調(diào)使用,哪個用的時間可以長一些?

  學生按要求回憶,回答。

  為本節(jié)課作知識上的鋪墊,逐步進入物理思維。

  創(chuàng)設情景

  引入新課

  (5分鐘)

  把不同功率的用電器接入家庭電路中,觀察電能表轉動快慢。

  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熱得快和白熾燈哪個消耗的電能多?

  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跟什么有關系?說明了什么?

  投影出熱得快的銘牌(220V1000W)和白熾燈的銘牌(220V40W),這些物理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電能表轉盤轉動快慢不同,說明電流做功快慢不同,可以利用電功率來表示電流做功快慢。

  學生觀察演示實驗,比較不同用電器相同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哪個多?

  學生討論回答:

  電能表轉盤轉動越快,相同時間內(nèi)電路消耗的電能越多。

  電能表轉盤轉動快慢與用電器的參數(shù)有關,了解不同用電器參數(shù)不同,對本節(jié)課研究的物理量有初步認識。

  創(chuàng)造課堂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聯(lián)系實際,引入新課

  新課教學(28分鐘)

  電功率

  投影:把一盞燈接在家庭電路上通電20min,消耗的電能是720xxJ;把熱得快接在家庭電路上通電1min,消耗的電能是60000J。哪個消耗的電能多?電流在哪個用電器上做功快?

  熱得快消耗的電能多,比較電流做功快慢可以計算出相同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相同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越多,電流做功越快。

  通過比較做功快慢引入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對比力學中的功率,思考:

  1.電功率的物理意義。

  2.電功率的單位,單位間是如何換算的。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用電器的功率有多大呢?

  思考:

  1.電功率的定義

  2.電功率的計算公式

  電功可以利用W=UIt進行計算,代入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出:

  例題:教室一盞日光燈的電流約為0.18A,則此日光燈的電功率約為多少?

  學生思考回答:

  1.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電功率的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常用單位還有“kW”和“mW”

  1kW=103W

  1W=103mW

  學生閱讀課本P92的小資料,了解生活中常見用電器的電功率

  學生可以與力學功率類比:

  1.電功率等于電功與時間之比

  2.計算公式

  學生利用電功率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P=UI=220V×0.18A=39.6W

  利用類比的方法引入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及單位。通過了解用電器的電功率,提高學習興趣。

  利用比值定義法給電功率下定義

  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千瓦時”的來歷

  回憶電能表測出電路中消耗電能得到的單位是什么?它的從何而來的?

  例題:某電視機的電功率是150W,每天使用3h,一個月用電多少千瓦時?(按30天算)

  閱讀課本P93的“想想議議”,相互討論一下,該記者犯了什么錯誤?

  電功的大小與用電器的功率與通電時間都有關,用電器的功率越大,通過時間越長,消耗的電能越多。

  學生思考:

  根據(jù)單位的組成“千瓦時”是由千瓦和小時兩個單位組成的。千瓦是功率(P)的單位,小時是時間(t)的單位,千瓦時是由P、t這兩個物理量相乘得到的組合單位。即它是由公式變形為W=Pt得到的。

  學生利用電功率公式變形進行計算。

  由得W=Pt=0.15kW×30×3h=13.5kW·h

  學生通過討論可以發(fā)現(xiàn):

  電功與電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節(jié)電5000kW·h是指少消耗的電能,而電吹風的0.5kW是指功率。

  加強知識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學習的能力。

  為下面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作鋪墊。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團隊精神和交往能力。

  額定電壓額定功率

  展示一個實驗室用小燈泡,上面標有“2.5V0.5W”的字樣,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把它接到不同電壓兩端,它的功率會變化嗎?

  同一個用電器,在不同的電壓下,其實際的電功率會隨著它兩端的電壓而改變。

  額定電壓: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的電功率

  說出一電熱水器的銘牌“220V1000W”表示的意思。

  根據(jù)此電熱水器的銘牌我們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電熱水器兩端電壓低于220V,它的功率就小于1000W,此時它的功率就是實際功率,但額定功率仍為1000W。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是用電器的參數(shù),它的大小是不變的。實際電壓、實際功率是指把用電器接在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壓,它的實際功率大小與實際電壓有關。

  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可能相等嗎?

  閱讀課本P95“想想議議”,要串聯(lián)多少個這種燈泡?

  學生把“2.5V0.5W”的小燈泡接在2.5V、2V和1.5V的電壓下,觀察燈泡的亮度。發(fā)現(xiàn)燈泡越來越暗。說明燈泡的功率在減小。

  220V表示此電熱水器的額定電壓為220V;1000W表示它的額定功率為1000W。

  學生討論回答:

  1.可以算出電熱水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

  2.可以算出電熱水器的發(fā)熱電阻的阻值。

  學生討論:

  當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時,實際功率就等于額定功率。

  當實際電壓低于額定電壓時,用電器的實際功率小于額定功率,不能正常工作;當實際電壓高于額定電壓時,它的實際功率就高于額定功率,用電器可能會被損壞。

  學生討論:

  用電器在工作時,其兩端電壓一般不能超過其額定電壓,否則容易損壞。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和歸納能力。通過實驗比較直觀的反映出不同電壓下燈的電功率,對實際功率有感性認識。

  培養(yǎng)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認識用電器的銘牌。

  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熟悉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增加歐姆定律與電功率的聯(lián)系。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團隊精神和交往能力。

  電功率的測量

  展示一個正在發(fā)光的燈泡,提出問題:你如何測出此時燈泡的功率?

  思考:

  1.實驗原理

  2.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3.畫出此實驗電路圖

  具體的測量方法在下節(jié)課我們再詳細研究。

  學生討論后回答:

  1.可以根據(jù)P=UI來測量

  2.實驗器材:電壓表、電流表、開關、電源、導線、滑動變阻器、燈泡等。

  3.實驗原理圖

  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根據(jù)P=UI測功率。

  總結

 。5分鐘)

  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到了哪些內(nèi)容呢?回憶并回答:

  1.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及單位。

  2.“千瓦時”的來歷。

  3.實際電壓與額定電壓,實際功率與額定的區(qū)別,用電器銘牌上標的電壓和功率是什么意思。

  4.電功率的測量原理、原理圖等。

  梳理本節(jié)課知識內(nèi)容,學生根據(jù)問題逐個回憶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形成一個知識體系。

  利用問題引領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布置作業(yè)

  1.課本P95的“想想議議”

  2.“動手動腦學物理”

  3.調(diào)查了解家中用電器銘牌(至少兩個)

  學生根據(jù)作業(yè)要求按時完成。

  鞏固本課學習內(nèi)容,同時增加課外調(diào)查的作業(yè),使物理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電功》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在物理知識方面要求

  (1)理解電功率的概念和公式;

  (2)知道電功率的單位;

  (3)理解并區(qū)別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2.通過電功率的學習,使學生會利用有關電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電功率的概念、公式以及運用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難點是如何正確理解和區(qū)分功率和實際功率以及它們的實際應用。

  三、教具

  演示用交流電流表,演示用交流電壓表,調(diào)壓變壓器,白熾燈泡220V25W和220V40W各一只,燈泡36V40W一只,投影片或小黑板。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1.復習提問:

  (1)電功的計算公式如何寫?

  (2)公式中的各字母代表哪些物理量?

  (3)各物理量的單位是什么?

  2.引入新課

  教師列舉實例(寫在投影片上或小黑板上),根據(jù)實例內(nèi)容,講述電流做功的快慢不同:

  (1)家用洗衣機上電動機每秒做功約200焦;

  (2)家用小收錄機上電動機每秒做功幾焦;

  (3)公共電車上電動機每秒做功6萬焦左右;

  (4)電力機車上電動機每秒做功400萬焦左右;

  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電流做功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關?

  (2)在哪些情況下可以說電流做功快?

  通過討論,引入本課課題。

  (二)講授新課

  (板書)二、電功率

  1.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為了便于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物理學中用下述方法定義了電功率的概念。

  板書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

  《電功》教學設計 5

  電功率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掌握電功率的概念,會利用電功率的公式解題.

  (2)理解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

 。3)通過“測量小電燈的電功率”,能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了解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之間的關系.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測量,體驗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區(qū)別。

 。2)鍛煉學生根據(jù)公式P=UI設計試驗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討論和交流,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態(tài)度。

  教學內(nèi)容:

  電功率的概念,電功率的公式,理解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測量小電燈的電功率。

  課前準備:

  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標有“2.5V”的小燈泡,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

  重點難點:

  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之間的關系.

  設計實驗測量小電燈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學法指導:

  觀察體驗電能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通過科學探究電功率

  與用電器中電流的關系(或與用電器電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電功率概念的教學

  播放一段動畫

  電路中單獨接入電燈和電爐,觀察電能表的轉動的快慢情況怎樣?

  討論:電燈和電爐的家用燈泡誰消耗電能更快?你認為應該怎樣衡量消耗電能的快慢?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

  生:接入不同的用電器,電能表的轉速不一樣。

  師:這一現(xiàn)象說明什么?

  生:不同的用電器,電流做功有快有慢。

  師:在物理學中引入一個物理量來表示用電器中電流做功的快慢,這就是——電功率

  (板題)電功率

  師:我們把電流做的功用W表示,所用的時間是t,單

  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怎么求?

  生:P=W/t(師板書)

  師:前面我們又學習了電功的計算公式,W=UIt,把這兩

  個公式結合起來,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名學生上黑板推導,其他學生在紙上推導。

  P=W/t=UIt/t=UI

  師:今后計算電功率大小,我們可以有幾種方法?公式?

  生:P=W/t 和 P=UI。

  【單位】瓦特 簡稱: 符號:

  還有那些其他單位?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閱讀小資料,找出空調(diào)、電冰箱、計算器的功率是多少?并說明其物理意義?

  下面我們來看一道例題:(投影)

  一個小燈泡接在2.5V的電路中,通過的電流為0.3A,問小燈泡的電功率是多少瓦特?若通電一分鐘,電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指名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學生在紙上完成,師巡視,收集下面的學生存在的問題。

  注:1千瓦時指的是 。 請你算一算:1千瓦時= J

  二、用電器的額定功率的教學

  師出示一只燈泡,指名學生上臺觀察上面的銘牌匯報,生板書。

  【額定功率】

  額定功率指的是什么?

  【額定電壓】

  額定電壓指的是什么?

  “PZ220 15”的含義“220V 400W ”

  指名回答:額定電壓

  220V,額定功率15W

  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呢?

  生答后出示投影:

  額定電壓是指用電器或電學儀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是用電器在額定電壓時正常工作的功率。

  【合作探究】STS:收集下列電器的銘牌,了解它們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

  再出示幾個常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的值。(PPT)

  三、活動15.2 探究: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你想過嗎,在用電高峰時,電壓較低,燈較暗,夜間開燈,燈較亮。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法呢?

  猜想:

  你認為當電壓變化(變大或變。⿻r電功率如何變化呢?你的依據(jù)是什么?(請寫在下方)

  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如何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請同學們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從銘牌上可以知道一些常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我們能不能測量某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呢?

  生:能。

  師:依據(jù)什么來測?

  生答后板書。P=UI(若有學生回答P=W/t,教師則追問方法,作適當引導) 師:那我們需要測出哪些物理量?

  生:小電燈兩端的電壓和小電燈中的電流

  師:需要哪些器材?

  電流表、電壓表等(生答不全師作適當補充,特別是滑動變阻器)

  師:同學們能不能設計出實驗的電路圖。

  指名一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學生在紙上設計。

  投影電路圖。

  《電功》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理解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消耗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過程。

  2.了解電功的概念,并會應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認識電能表,并會由電能表計算一段時間內(nèi)用電器消耗的電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電能表和電能的計量

  教學難點:對電功的理解及計算電路中電流做的功

  【教學方法】

  實驗分析法、分組討論法

  【教學準備】

  電池組、開關、電動機、細線、導線若干、不同大小的重物2個、感應式電能表4個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天氣越來越冷,家里可以開空調(diào)取暖?照{(diào)是一種特別耗電的用電器。 提出問題1:我們生活中電能來源于哪里?引出電能

  一、電能

  逐一展示各種發(fā)電廠和電池的圖片,帶領學生回答問題,總結:電能來源于電源。 提出問題2:從能量轉化的角度,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請學生集體回答各發(fā)電廠和電池產(chǎn)生電能時能量轉化的'過程。 總結:電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提出問題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用電器的作用是什么?

  展示四種用電器,帶領學生集體分析各用電器消耗電能時能量轉化的過程 總結:用電器是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裝置。

  根據(jù)學生情況,可通過“物體對外做功,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來類比。 引導學生繼續(xù)總結:用電器消耗電能的過程就是電流做功的過程。提出問題:什么是電功?

  二、電功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90頁第一段,教師板書:

  1.用電器消耗電能的過程就是電流做功的過程。電流做功的多少叫做電功。 分析電能與電功的關系:

  電流做功500J?有500J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電能減少500J 提出問題:電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閱讀課本90頁第二段。演示實驗:電動機提升重物

  (1)介紹實驗電路,并說明電流通過電動機做功提升重物,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

  (2)連接1節(jié)干電池,閉合開關,觀察現(xiàn)象。

  提出問題:這個過程中,電流做功將電能轉化為什么能量? 總結:電流做功的大小就等于重物克服重力做功。(3)保持電壓、電流不變(連接1節(jié)干電池),改變電流做功的時間,比較兩次重物被緩慢提起的高度。

  讓學生比較前后兩次實驗中哪些因素保持不變,改變了哪些因素。引導學生總結:電流做功時間越長,電功越大。

  提問:電功還和哪些因素?

  (4)保持電流做功時間不變,改變電源電壓(連接1節(jié)或2節(jié)干電池)。比較兩次電流做功的大小。

  分析:為使在不同電壓下,保持電流做功時間不變,我們調(diào)整重物的質(zhì)量,使兩次試驗重物均緩慢上升,從最低點到最高點所用時間不變。

  引導學生集體表達:調(diào)整重物質(zhì)量后,重物質(zhì)量越大,提升重物過程中電流做功越多。 總結:電壓、電流越大,電功越大。

  科學家通過更精確的大量實驗發(fā)現(xiàn):電功W等于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U、電路中的電流I和通電時間t的乘積。

  表達式:W=UIt

  強調(diào)單位統(tǒng)一,即1J=1V·1A·1s

  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例1,教師巡視,并引導學生正確規(guī)范解題。 課件展示規(guī)范解題步驟,強調(diào)單位換算。

  提出疑問:生活中用焦耳作為家庭電路消耗電能的單位不方便。 引出度(千瓦時)。

  三、電能的計量

  板書:1度=1kW·h=1×103W×3600s=3.6×106J 將例1的計算結果轉化為以千瓦時為單位。我們家里的用電器不止一盞電燈,一個月通電的時間也遠不止1小時,我們也就沒辦法通過計算得出我家里11月份消耗了多少電能,那我們?nèi)绾蔚弥吭孪碾娔艿亩嗌倌?

  引出電能表。

  板書2.電能表:用來測量電路消耗電能的儀表。 分小組觀察電能表,并討論分析電能表上重要參數(shù)的物理意義,并要求完成導學案上的相關內(nèi)容。

  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討論。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討論結果,并做準確評價。 強調(diào)額定最大電流是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對于600revs/kW·h,提問:轉盤轉動1圈,表示電路中用電器消耗多少電能?

  播放視頻,觀察40W燈泡和1000W電熱水壺分別單獨工作時電能表轉盤的轉動情況。 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例2。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部分同學的計算過程,強調(diào)“1200r/kW·h”是一個整體,不能拆開。 課件展示例3,通過電能表讀數(shù)計算11月份消耗的電能。請學生讀數(shù),提示:最后一位數(shù)在方框內(nèi),有什么特別之處? 說明:電能表最后一位為十分位。 課件展示電子式電能表。 思考:3200imp/kW·h帶什么含義?課件展示圖片,教師講述:消耗1kW·h的電能不僅僅可以是脈沖等閃3200次,更可以采掘原煤約100kg,電爐煉鋼約1.6kg,電車行駛約850m。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發(fā)1度電要消耗0.35kg標準煤,排放0.872kg二氧化碳及污染性氣體,可見1度電來自不易。而被我們隨意浪費掉的1度電,還可以灌溉農(nóng)田330平方米,讓洗衣機工作2.7小時,還可以讓電腦工作5小時。所以,請珍惜每一度電,節(jié)約能源。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電功》教學設計 7

  一、教材分析

  電功率是重要的電學概念,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就要求我們要具備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知識內(nèi)容來看,電功率部分概念多(電功率、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等)、公式多(計算公式P=UI=W/t,推導公式P=I2R=U2/R等)、計算量大、綜合性強(如解題時要求靈活地應用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關系及功率分配特點等),因此本部分可以認為是整個初中物理中最難的一章。由于本部分所涉及到的知識內(nèi)容較多,既有跟力學的聯(lián)系,又有跟熱學的聯(lián)系,在各種考試中,常以本章知識內(nèi)容為背景出一些“壓軸題”,難度大且分值高。這就要求我們予以高度重視:

  1.打好相關知識基礎。如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電壓特點要牢記在心;反映電壓、電流、電阻關系的歐姆定律要能靈活應用。

  2.能化簡電路。先簡化電表,簡化開關,將滑動變阻器“化動為靜”,再用解決一般問題的方法處理。

  3.對具體的用電器,應區(qū)別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要學會計算用電器在具體電路中的實際功率。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全面的學習了初中物理電學知識,但學生的知識相對比較零散,缺乏系統(tǒng)的知識整理和提煉歸納;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電學現(xiàn)象不能正確分析和用準確的物理語言來描述,而對于電功率公式的選擇和運用,是解決電功率問題的關鍵點。

  三、設計理念:

  1.密切物理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以學生熟知的“恐龍燈會”作為切入點,使學生感到格外親切,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把社會生活情境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理論問題的能力。

  2.根據(jù)《標準》精神和學生實際,適當拓展。如電功率的導出公式和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的特點歸納,同一用電器不同狀態(tài)下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定量關系等,讓學生有體驗成功的喜悅。

  3.優(yōu)化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任務。本節(jié)課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采用“課題解決式”的教學方法,利用明晰課題復習方向和利用有效的實例深化課題從而體現(xiàn)課題復習的價值。給學生有自主思考、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4.為了促進物理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目標的實現(xiàn),我注重了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構建和方法的獲得,通過及時歸納小結,讓學生在獲取知識和方法的過程中,學會反思、糾正和提高。另外,我還特意安排一定的辨析題目,鼓勵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持健康的懷疑態(tài)度,從而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設計思路:

 。.三維目標:

  會運用電功率公式及結合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解決關于電功率的問題。區(qū)分實際電功率與額定電功率,

  通過研究生活中不同用電器電功率與其消耗電能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電功率公式的運用。

 。.教學方法:根據(jù)以上分析,我采用設疑激情、知識建構、討論交流、綜合運用、方法總結的'設計思路,運用觀察、辨析討論、歸納概括多種方法,并且引入多媒體增加了教學容量,讓學生“有說有看”。

 。.學法指導:我在教學中設法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給學生知識,還要給他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等。

  學生準備:電功率知識清單。

  六、重難點突破

  1.辨析建構——面向全體,合作討論。綜合學生平時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易錯點,設計相應的辨析題,明確電功率公式P=I2R=U2/R的選擇運用,正確區(qū)別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

  2.質(zhì)疑解惑——

  (1)針對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師生共同探討、推導出相應的規(guī)律和特點:

  如:在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功率的特點(對于兩個用電器在同一電路中):

  P1 :P2 = U1 :U2 = R1 :R2 P1 :P2 = I1 :I2 = R2 :R1

  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對于同一用電器不同狀態(tài)下:P 額:P 實 = U 2 額:U 2實

  (2)精選典例,精講點撥,整合知識。選題注意知識的典型性、整合性、綜合性,體現(xiàn)“通法通則”。講解時注意規(guī)范學生的解答格式,點撥方法、學法、小結和提升。

  3.整理升華

  針對學生平時作業(yè)中暴露問題,突出重點和補救性。變式整合,讓學生獨立解答、限時、講評,自批。

  4.反思轉新

  總結知識點、方法與注意事項,交流有效的學習方法與對策,提出尚存的疑惑,自評或互評復習過程與效果,培養(yǎng)學生自我糾錯和反思的習慣。

  七、教學反思

  1.現(xiàn)代教育社會發(fā)展對教育的深刻影響,促進了物理學科教學的改革和不斷發(fā)展,教師應充分認識這一變化并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教學策略,并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和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2.學生們?nèi)粘I钪袑﹄姽β实母拍畈⒉粫吧,?jīng)常接觸到哪個用電器省電、哪個更費電等問題,電燈的瓦數(shù)也偶爾會有一些接觸,所以教學中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也會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認同感,利于形成較強的學習動機,也能培養(yǎng)關心社會實際生活,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3.教學中要注重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增強知識的靈動性,增進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親和性,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生命在場”。

  《電功》教學設計 8

  設計理念

  從生活實際中用電耗能的差異性──不同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不同入手,引導學生觀察電能表的轉動快慢不同,提出電能消耗快慢的度量問題,引入電功率的概念。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物理,從生活走向物理。通過學習電能的計算,認識節(jié)能的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功率小的用電器,也可控制用電時間,體驗科學問題與技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從物理走向社會。

  通過探究用電過程中電功率與什么因素有關,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認識電功率與用電器兩端電壓、用電器中的電流的關系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能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意義,學會認識電器上標出的功率值,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zhì)。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w或kw。會用電功率的公式 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和方法目標:

  觀察體驗電能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通過科學探究電功率與用電器中電流的關系(或與用電器電壓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知道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w或kw。會用電功率的公式 進行簡單的計算。學習用實驗研究電功率問題。形成節(jié)電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簡易家庭電路示教板:接有電能表,一個保險盒,一個開關,一個卡口式電燈泡及其燈座,一個插座,另外還有一處留有用來接電流表的接口,交流電流表(1A和5A量程)。手搖發(fā)電機。不同額定電功率的電燈泡3只。節(jié)能型電燈一只(功率1w)。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常見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值。

  教學難點

  區(qū)分電功率和電能的物理意義;區(qū)分電功率單位kw和電能單位kw·h;多個物理量同時出現(xiàn)在本節(jié)課中,對學生學習構成困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電能的知識導入新課

  演示實驗:手搖發(fā)電機給燈泡供電,搖得越快,燈泡越亮。

  提出問題:

  這個實驗中的電能是誰提供的?消耗什么能量能得到電能?

  這個實驗中燈泡工作時得到了什么能?消耗了什么能?

  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搖得快些,燈泡更亮?從中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老師總結:電能問題的確存在于三個不同的方面,電能的生產(chǎn)、消耗即轉化問題,消耗的電能有多少即量度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用電器中電能消耗的快慢問題。

  二、本節(jié)課就來研究電能消耗的快慢問題。認識怎樣衡量電能消耗的快慢?

  1、教師設問:某家庭上月在用電管理所交費購入100元的電,約200度(按本地電價水平計算),結果40天后全部用完。同樣的情況下另一家庭卻用了60天。哪個家庭耗電更快?能否從電表上反映出來?

  演示實驗:在簡易家庭電路板上接有電能表,一個開關,一個卡口式電燈泡,一個插座,另外還有一處留有用來接電流表的接口。

  觀察:

  只接25W的家用燈泡時,電能表上的鋁盤轉動的快慢。

  只接550W電爐時,電能表上的鋁盤轉動的快慢。

  學生討論:能看出誰消耗電能更快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衡量消耗電能的快慢?你知道25W,550W各表示什么意思嗎?

  2、老師和學生總結交流:電能消耗的快慢完全可以用一樣長的時間內(nèi)消耗電能的多少來加以區(qū)分,當然也可以用消耗一樣多的電能所用時間的長短來衡量。涉及到兩方面消耗的電能和用電時間。

  教師板書:物理學中用電功率反映消耗電能的快慢。

  電功率──就是用電器1s秒內(nèi)消耗的電能。

  公式:

  式中W表示消耗的`電能,單位焦耳,t表示用電的時間,單位是秒,P表示電功率,單位是瓦特。

  單位:瓦特 簡稱瓦 符號W 1W=1J/s

  3、學生閱讀課本33頁小數(shù)據(jù),形成一般用電器電功率大小的直觀印象。交流自己收集的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值。

  師:如果電燈泡的功率是25W表示什么意思?電爐的功率是550W又是什么意思?

  生:前者表示它1s消耗電能25J,后者表示它1s消耗電能550J,的確是電爐耗電更快。

  師:它們都工作1h,各自耗電多少?

  生:可以用W=pt計算,W=25W×3600s=9×104J

  同理 W=550W×3600s=1.818×106J。

  師:J這個單位是大還是小?能否用kw·h表示所消耗的電能?那么在計算時各個量的單位如何應用呢?

  生:討論計算方法。W=Pt計算,W=0、025kw×1h=0、025kw·h,計算時只要單位配套使用即可,計算日常生活中用電時消耗的電能用此方法更簡便。

  三、師:從上述計算中還要看出1KW·h就可以理解為功率1KW的用電器工作1h消耗的電能。

  W=Pt=1kw×1kw·h=100×3600s=3、6×106J

  師:電子表的功率多大?為什么它用電池供電?從公式W=Pt中你想到了節(jié)能的辦法嗎?教師出示1W的節(jié)能燈。

  師: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分析一下,要節(jié)能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生:根據(jù)W=Pt,可以在不改變用電時間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減小用電器的功率,也可以在不減小用電功率的情況下,減少用電時間,如養(yǎng)成隨手關燈的習慣,能不用空調(diào)機的情況下就不開空調(diào)機。當然可以雙管齊下。

  師:課本35頁中的想想議議怎樣理解?

  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記者的錯誤主要是把消耗的電能與消耗電能的快慢──電功率混淆了。如果說節(jié)約的5000kw·h電能,可供10,000個電功率0、5kw的電吹風工作1h,那是完全可以的。

  四、電功率與什么因素有關?怎樣測量?

  1、提出問題:課本中給出的電子手表的功率多大?空調(diào)機的功率多大?猜想影響功率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與供電電壓有關,也可能與其中的電流有關,我們已學到了一些這方面的數(shù)據(jù)。

  2、設計簡單的實驗進行驗證。

  師:我們?nèi)杂?50W的電爐和另一只150W的家用電燈泡進行研究。想一想現(xiàn)在我們?nèi)绻幌胙芯侩姽β适欠衽c電流有關,應在電路中接入哪些器材?

  生:肯定要入電流表測出通過用電器的電流。

  教師做演示實驗:示教板上接150W的燈泡時,流過燈泡的電流多大?示教板上接550W的電爐時流過電流表的電流多大?

  師:記下電流值,0.6A和2.6A(分別用1A和5A的量程測量),想一想實驗能說明什么?

  生:用電器的電功率與其中的電流大小有關。

  師:用我們今天的實驗不能探究出用電器的功率與電壓有無關系,你能不能想辦法進行探究呢?

  生:可能要試著調(diào)整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試觀察電壓變化后,用電器的功率是否變化?

  師:這個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后來完成,F(xiàn)在請計算一下,電燈和電爐中的電流與所用的電壓的乘積多大?你看出了什么?

  生:電功率P=IU

  師:理論上給出的電功率公式是P=IU。公式中I表示電流,單位是安(A),U表示電壓,單位是伏(V),P表示電功率,單位是瓦(W)、

  師: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來回答,家用空調(diào)機工作時的電流和電燈泡中的電流哪個大?能否用學到的知識來計算?

  生:空調(diào)機中的電流大,因為電壓相同時,用電器功率大的電流自然大?梢杂霉 來分析。

  師:你知道怎樣測量電功率嗎?

  生:可以測量W,t,用定義公式計算,也可以測量I和U用公式計算。

  課堂教學小結和延展

  本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和技能?請簡要列舉。有哪些問題容易混淆?

  本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研究問題的方法?

  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有何收獲?

  作業(yè):課本36頁動手動腦學物理。延展:每個家庭都需要照明的電燈,目前市場上既有白熾燈,又有電子節(jié)能燈,究竟哪一種燈更好呢?某中學的同學在課外調(diào)查中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調(diào)查,了解到了如下情況:25w的白熾燈與11w的電子節(jié)能燈發(fā)光效率相當,他們選擇其中的一組進行研究,收集了表中的數(shù)據(jù)。

  項目額定電壓/W額定功率/W壽命/h單價/元當?shù)仉娰M/元

  白熾燈2206010001、50、52

  電子節(jié)能燈22011500030、000、52

  請根據(jù)表中所列的數(shù)據(jù),說明你應選擇何種電燈更經(jīng)濟?(要求寫出所依據(jù)的物理原理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電功》教學設計 9

  一、教材分析:

  初中學生在學習電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運用電學的,它包括:電功、電功率、焦耳定律、生活用電常識等。《電功》讓學生初步了解生活中電流是能夠做功的,電流做功實質(zhì)上就是電流通過用電器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過程。通過列舉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有多少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或者說消耗了多少電能,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本節(jié)重點通過探究電流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從而讓學生知道電流所做的功就是消耗電能的多少等于電壓、電流、通電時間的乘積。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實質(zhì)。

  (2)理解電功的計算公式:W=UIt

  (3)知道電功的單位:焦耳

  2.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概念、計算公式及應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四、教學過程

  1、電流可以做功

  復習: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學生回答) 出示圖片:漂流圖

  引入新課 :水流可以做功,電流可以做功嗎? 演示實驗:

  問:

 、匐妱訖C為什么能把砝碼提起來? ②這個實驗表明什么? (學生回答)

  小結:電流可以做功,電流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用“W”表示。 問:①砝碼上升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變化的?

  ②砝碼所增加的機械能從哪里來? (學生回答)

  小結:電流通過電動機做功的過程中,電動機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為砝碼的機械能。 問:電流做功還有哪些形式呢?

  出示圖片:電風扇、電燈、電飯鍋、蓄電池充電 (學生回答) 解釋:

  電流通過電扇,扇葉轉動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電流通過電飯鍋發(fā)熱是電能轉化為內(nèi)能 通過電燈發(fā)熱發(fā)亮是電能轉化為內(nèi)能和光能 電流通過蓄電池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引出電流做功的實質(zhì):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那么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2、決定電功大小的因素

  出示示教板,講述:實驗中,我們通過小燈泡的亮暗來確定電功的大小,小燈泡越亮,說明電流在相同時間里做的功就越多。

  啟發(fā):小燈泡發(fā)光時,燈泡中必須有什么流過?燈泡的兩端存在什么? 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電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猜想,(會提到電流和電壓) 引導,那我們該如何去研究呢?

  點撥:研究這類問題,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是控制變量法。先使其中某一個因素(如電壓)發(fā)生變化,而其余的因素保持不變或者相等,找出電功和這個因素(如電壓)的變化關系。然后,再使另一個因素發(fā)生變化,而其余的因素也保持相等或者不變,找出電功和另外這個因素的.變化關系。

  出示串聯(lián)電路教板(兩個小燈泡,電阻不一樣) 問:兩個小燈泡是如何連接的?

  當開關閉合后,通過兩個小燈泡的電流又是怎么樣的呢? (學生回答)

  問:據(jù)此,那我們可以研究電功和哪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呢? (學生回答)

  實驗:在兩個燈泡的兩端各并聯(lián)一個電壓表,(可以邊接邊講述有關操作) 學生觀察電壓表的讀數(shù)和燈泡的亮暗設問:哪個燈泡亮?哪個電壓表讀數(shù)大?電流通過哪個燈泡做的功多?兩個燈的通電時間如何?那么,電功和電壓有什么關系呢?

  引導學生回答:在通電時間和電流相同的情況下,電壓越大,電流所做的功也就越多。 問:那如何研究電功和電流的關系呢?啟發(fā):兩個燈泡采用什么樣的連接方式?研究電功和電流的關系,應在什么條件下進行?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根據(jù)學生的設計,叫某個同學到示教板上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 學生觀察電流表的讀書和燈泡的亮暗設問:哪個燈泡亮?哪個電流表的讀數(shù)大?電流通過哪個燈泡做的功多?兩個燈的通電時間如何?那么,電功和電流有什么關系?

  學生歸納:在通電時間和電壓相同的情況下,電流越大,電流所做的功越多。 問:如果在前兩次實驗中,通電時間越長呢?那電燈消耗的電能又會怎樣?(學生回答)

  問:電功除了和電流和電壓有關外,還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學生回答)

  歸納:根據(jù)進一步的實驗證明: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

  3、電功的計算

  引導學生根據(jù)上面得出的結論寫出電功的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W=UIt 問:U、I、t的單位各是什么? (學生回答)講述:那電功的單位是什么呢?我們學過機械功的單位是焦耳,電功的單位也是焦耳,焦耳也是國際單位制中能量的單位。則 1焦耳=1伏·安·秒。那么,1焦耳有多大呢?在生活中通過手電筒的電流,每秒鐘做的功大約是1焦耳;通過普通電燈泡的電流,每秒鐘做的功一般是幾十焦耳;通過洗衣機中電動機的電流每秒鐘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舉例:我們教室里的燈兩端的電壓是220伏,通過的電流是0.18安,那么通電1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 (學生計算)

  4、學生小結:通過這堂課學到了什么?

  《電功》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功率。能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并能寫出功率的定義式及其單位。

  2.能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功率的含義。

  3.能應用功率的定義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設計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究人體的輸出功率的過程,進一步熟悉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2.通過資料認識常見運動物體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實際應用的重要價值。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測量活動的組織安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

  2.進一步形成樂于探究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增強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在學習機械功之后,從做功快慢的角度認識功這個物理量。功率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后續(xù)學習電功率等知識的基礎。

  教科書通過對生活、生產(chǎn)實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義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學生明確功率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對功率概念的認識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功率與功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距離的關系相似,學生在學習速度概念的基礎上容易進行知識的正遷移,所以,可以結合實例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認識與記憶,也可以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教學重點: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計算。

  教學難點:對功率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

  與速度、密度和壓強的定義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教學中通過人上樓的實例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時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問題,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鋪墊。類比速度是表征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決于相同時間內(nèi)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來完成,它的大小為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5分鐘)

  問題:小明的教室在五樓,通常上樓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樓只用了40s,請問:

 。1)小明在兩種情況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2)你認為這兩種上樓做功方法,從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機械來做功,這與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請舉例說明。

  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進一個新的物理量──功率。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所舉事例可能有:

  人上高樓(如16層樓)時,乘電梯比走路要快得多;拖拉機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挖土機與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務,人花的時間要長得多;從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機比人工要快得多。

  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增強了生活與物理的聯(lián)系。

  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新課教學(30分鐘)

  一、功率概念的引入

  回憶以前我們是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啟發(fā)同學們思考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

  用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快慢來類比,講述功率的定義:

  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

  公式:功率=功/時間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時間,P表示功率,則可以把上式寫成P=W/t(板書)

  思考:類比速度的單位,功率的`單位應該是什么?

  J/s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瓦特,簡稱瓦,用字母w表示,是為了紀念英國的物理學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1J/s

  在工程技術中,功率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兆瓦(MW),它們與瓦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

  換算關系:1kW=103W 1MW=106W

  練習:結合速度的定義、計算和單位,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量速度功率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定義單位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計算公式單位m/s km/h

  介紹一些常見物體的功率,記住人平時騎自行車的功率約為60~80W。

  例題:下列關于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體做功時間越短,功率越大

  C.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體做功時間越長,功率越大

  速度單位是距離單位與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是m/s。功率的單位應該是功的單位與時間單位復合而成的,應該是J/s。

  學生積極思考,完成表格。

  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功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是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物體做的功多,但做功用的時間較長,功率不一定大,A錯。物體做功時間短,但做的功太小,功率也不一定大,B錯。物體做功越快,其含義是做相等的功用的時間短,或相等時間內(nèi)做的功多,所以功率越大,C正確。物體做功時間長,而做的功如果太少,功率反而越小。

  運用類比,從科學方法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對類比法和比值定義法有更深刻的認識,為今后研究類似問題提供方法上的幫助。

  讓學生區(qū)別做功快慢與做功多少,明白功和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功率的測量

  上課鈴響了,你和你的同伴都從一樓爬到了四樓,你們倆的功率誰的大?如何測量你們爬樓的功率?

  思考:

 。1)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測出人的功率?(在學校里,人爬樓的高度通?梢岳靡浑A臺階的高度×臺階數(shù)進行測量)。

 。2)所需要的測量工具是什么?

 。3)計算功率的表達式是怎樣的?

 。4)設計出記錄表格

  實驗次數(shù)重力G/N臺階數(shù)n一級臺階高度h/m時間t/s功率P/W12

  與同學合作,測量在不同情況下人的功率。

  想一想:還有哪些簡便的方法可以測出人的功率?(如跳繩、俯臥撐等)。

  指導學生推導計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由 和 可得

  指出 對解決車、船的速度、功率、牽引力的問題較為方便。

  計算時注意“F”的單位是N,“v”的單位是m/s,此時“P”的單位才是W。

  公式說明,當發(fā)動機的功率一定時,牽引力與運動速度成反比。當需要較大的牽引力時,要減小其行進的速度。汽車爬坡時,司機采取的換擋減速的辦法,以獲得較大的牽引力。

  例題:一輛小轎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通過一隧道,若該小轎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6000N,求:(1)小轎車發(fā)動機的功率為多少?

 。2)5秒內(nèi)發(fā)動機所做的功為多少?

  練習:一輛功率為45kW的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30km,求汽車受到的阻力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需要測量人的重力或質(zhì)量G、一級臺階的高度h、跳過的臺階數(shù)n、所用的時間t。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磅秤、秒表、刻度尺。計算功率的表達式是

  根據(jù)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于表格中。

  學生聽講并練習。

  通過估測人體登樓的功率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會用公式 解決簡單的問題。

  課堂小結(5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電功》教學設計 11

  【設計意圖】

  電功率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從前面的學習中已經(jīng)知道額定電壓、額定功率,但學生對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混淆不清。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測量小電燈的功率”的測量和探究實驗活動。實驗中要求學生自行判斷待測物理量并設計實驗步驟,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通過活動以使學生能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實際電壓和額定功率、實際功率,了解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大小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技能、實驗操作技能以及分析概括等能力。兩人一組共同實驗,對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能進行一定的分析與評價,既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和合作精神。

  本節(jié)課另外增加“利用家用電能表測算家用電器電功率”實驗的分析與計算,有助于進行家庭實驗。課外可以在家長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實驗,以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這個實驗對學生技能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通過實驗能使學生明白物理知識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也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適當使用多媒體手段加強視覺感受,促進實驗過程方法抽象模型的建構,進一步開發(fā)物理實驗的功能,促使實驗教學更加高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測量小電燈的功率”的活動,能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了解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大小之間的關系。加深對額定功率、實際功率的理解。

  (2)進一步熟練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實驗素質(zhì)。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測量小電燈的功率”的探究實驗活動,能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了解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大小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用多種方法測量用電器的電功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積極投入“測量小電燈的功率”的活動,培養(yǎng)自主探究意識和興趣。

  (2)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和探究學習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通過實驗能區(qū)分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實際電壓和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關系。

  【教學難點】

  自己設計實驗,排除各種故障測量小電燈的功率。

  【教學器材】

  多媒體課件、電磁實驗探究組合器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知識準備:

 、 是電功率,電功率的大小表示是電流做功 的物理量。

 、陔姽β实挠嬎闶絇= = 。

 、 是額定電壓, 是額定功率。

 、芤恢粺襞輼擞小220V 40W”,它的含義是 。

  另一只燈泡標有“220V 60W”,它的含義是 。

  設計意圖:根據(jù)奧蘇伯爾“學習準備原理”,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為新內(nèi)容學習作好準備。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演示實驗:

  取一標有電壓和功率的小燈泡,分別接在額定電壓、高于額定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的電路中,觀察發(fā)光情況。

  分析:燈的亮暗會發(fā)生變化,說明相同時間內(nèi)消耗電能轉化成內(nèi)能、光能的多少不同,即電功率不同。

  3.問題討論:

  常用的小燈泡標有額定電壓(如1.5V,2.5V,3.8V)而未標明額定功率,那么它的額定功率,以及工作時的實際功率如何知道呢?

  設計意圖:提出探究問題,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確定實驗原理。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學會根據(jù)待測物理量選擇器材、畫出實驗電路圖進行實驗設計。討論連接電路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學生分小組實驗,培養(yǎng)其合作意識。實驗過程中及時記錄實驗現(xiàn)象。

  二、導學新課

  (一)測量小電燈的功率

  1.測量小電燈的功率:

  師生共同討論:

  (1)實驗目的:學會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和不在額定電壓時的實際功率,并加以比較。

  (2)實驗原理:P=UI。

  (3)設計實驗:

  點撥思路:

  由P=UI可以看出,要測小燈泡的功率需測量的物理量有哪幾個?需要的測量器材是什么?

  如何使小燈泡兩端電壓正好等于其額定電壓呢?

  (學生試答:增加或減少電池,也可以用滑動變阻器。教師評價:用滑動變阻器更方便。)

  學生自行設計實驗:

 、賹嶒炂鞑模侯~定電壓為2.5V的小電燈一個、電池組、開關、滑動變阻器、電壓表、 電流表、以及導線若干。

 、陔娐穲D:讓學生畫出實驗電路圖。

 、蹖嶒炞⒁猓簩W生交流討論:

  1.連接線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tài)。

  2.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P的位置放置在使其電阻最大的一端。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實驗步驟:學生討論交流,找一學生試述實驗的步驟。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P的位置放置在使其電阻最大的一端。

  3.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P的位置,先后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小于、等于和略大于小電燈的額定電壓,觀察小電燈的亮度,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小電燈的規(guī)格

  電壓U

  (V)

  電流I

  (A)

  小燈泡的明亮程度

  電功率P

  (W)

  額定電壓

  U額=2.5V

  合理分工,學生進行實驗,師巡回指導:

  ①解決同學們在實驗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谥笇W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實驗技能。

 、壅莆諏嶒灥倪M展,記錄下實驗做得好的小組。

  (5)歸納結論:

  分析比較額定電功率和實際電功率大小問題,比較燈泡的亮暗程度與電功率間的關系。

  (1)當U實=U額時,則P實=P額 正常發(fā)光

  (2)當U實

  (3)當U實>U額時,則P實>P額 較亮

  2.評價與思考:

  (1)使用用電器時,為什么應讓它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加在用電器上的電壓超過或低于額定電壓時,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一位同學連接好電路,在閉合開關時發(fā)現(xiàn)小電燈不亮,電流表無示數(shù),但電壓表有示數(shù)。試分析電路中可能出現(xiàn)的故障。

  (3)另一位同學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時發(fā)現(xiàn)小電燈特別亮。這說明什么問題?

  (4)實驗中另一位同學連接的電路閉合后,發(fā)現(xiàn)小電燈特別亮。無論如何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fā)現(xiàn)電流表的指針雖有偏轉但不變化,而電壓表的示數(shù)則始終等于電源電壓值,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5)實驗中有一位同學在閉合開關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燈泡變亮;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燈泡變暗,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

  (二)利用家用電能表測算家用電器電功率:

  出示實物:“220V 60W”白熾燈

  問題討論:這盞燈接在家庭電路中工作時,如何測量它工作時的實際功率?

  討論交流:方法一:實驗原理:P=UI

  方法二:實驗原理:P=W/t

  計算思考:用一電能表測某一用電器的電功率。電能表上標有“3000R/KW·h”的字樣,使待測用電器單獨工作 6min電能表的轉盤轉過30r,問該用電器的電功率為多大?

  討論交流,理清解答過程:

  ⑴表盤每轉一圈電流所做的功:

  W0=3.6×106/3000=1.2×103(J)。

 、圃跁r間t內(nèi)表盤轉n圈所做的功:

  W=nW0=n×1.2×103(J)。

 、请姶碉L的電功率

  P=W/t=n×1.2×103/t(W)

  本實驗可安排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在課外完成,課內(nèi)強調(diào)實驗的方法及測算方法。

  設計意圖:動手實驗,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學會用準確精練的語言歸納結論,學會用數(shù)學工具精確表達物理意義。對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延伸教學,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找出故障原因,訓練學生思維,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兩個實驗,一是課內(nèi)測小燈泡功率,二是利用電能表和計時器測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進一步使學生明確,電能表只能間接測量電功率。課外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利用電能表和計時器測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培養(yǎng)物理知識的應用意識。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學生課后活動

  1.在家長協(xié)助下完成用電能表和鐘表測家用電器的電功率的實驗。

  2.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

  《電功》教學設計 12

  一、教學的目標

  1. 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實質(zhì),電功 —— 初中物理第二冊教案。

  (2)理解電功的計算公式:W=UIt

 。3)知道電功的單位:焦耳、千瓦時、度。

 。4)知道電能表的用途及讀數(shù)方法。

  2.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思想目標: 結合“一度電的作用”的教學,向?qū)W生滲透節(jié)能意識。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概念、計算公式及應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

  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 教具

  學生電源、開關、演示電壓表、演示電流表、電動機模型、鐵架臺、投影儀“6V 6W”、“6V 3W”的燈泡各一個、導線若干條、50克砝碼一個、細線約1米

  五、教學過程(分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 導入新課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向?qū)W生介紹可以借助于水流來類比,提出電流也可以做功。演示課本圖9-1所示的實驗,通電后物體被提起,證明電流可以做功。并向?qū)W生提出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呢?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分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 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實質(zhì)

  在剛才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向?qū)W生指明電流做功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會伴隨著一些現(xiàn)象或變化等電流的效應的發(fā)生,如通電后電燈發(fā)熱發(fā)光、電風扇轉動、電飯鍋發(fā)熱、溶液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等,然后啟發(fā)同學們思考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電流做功的例子,鼓勵同學們大膽思考、踴躍發(fā)言,并及時表揚以肯定同學們的正確回答,最后教師作總結發(fā)言: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階段 研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

  研究電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關系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可以類比水流做功時與水壓、水流、時間的關系來說明。然后引導同學們通過實驗對電流做功進行定性研究,為了使實驗操作簡便和增加實驗的可見度,可采用“比較電流通過電燈做功”來代替課本中“電流通過電動機做功”的實驗,利用電燈發(fā)光強弱的變化來表現(xiàn)電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可以配合投影儀模擬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來增加實驗的可見度,采用“控制變量法”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分析討論,歸納總結電功與電壓、電流和時間的關系,在實驗中注意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式的教學。具體的實驗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先利用兩燈串聯(lián)時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電壓不同而燈的亮度不同來研究“電功與電壓”的關系;然后再利用兩燈并聯(lián)時電壓和通電時間相同,電流不同而燈的亮度不同來研究“電功與電流”的關系;對于電功與通電時間的關系學生很容易理解,只需稍加說明,不需要專門演示。最后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并寫出電功的計算公式:W=U I t,對于公式W=U I t要向?qū)W生強調(diào)公式中各個量的物理意義和單位,并特別強調(diào)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即U I t必須是對應于“同一段電路(或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它們具有“同一性”和“同時性”的'特點。

  第三階段 介紹電功的單位

  電功的單位是焦耳(強調(diào)它與機械做功的單位焦耳相同,證明電功也是功),另外可以舉一些實例,幫助學生對焦耳這個單位形成具體的印象。如通過手電筒小燈泡的電流,一秒鐘做功約一焦耳,100瓦的白熾電燈正常工作時電流每秒鐘做功100焦耳,家用空調(diào)器工作時電流每秒鐘做功幾千焦耳,通過這些實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焦耳這個單位形成感性的認識,還使學生體會到焦耳是個很小的單位,從而引出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技術資料中使用的電功單位:度和千瓦時。提示學生知道電功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第四階段 電能表的讀數(shù)

  出示電能表實物,說明電能表的作用,采用投影的方法讓學生們練習電能表讀數(shù)的方法。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一度電的作用,向?qū)W生滲透節(jié)能意識,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電的教育。

  第三環(huán)節(jié) 通過課堂練習,及時反饋教學效果,鞏固新課教學

  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對電功的概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以檢測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

  1.電流做功的實質(zhì)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電 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玻姞t子通電后,電流做功,這時是將 電 能轉化為 內(nèi) 能。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時,電 能轉化為 機械 能。

 。常娏髟谀扯坞娐飞献龅墓Φ扔陔娐穬啥说 電壓 與電路中的 電流 以及 通電時間 的乘積,用公式表示為W=U I t。

 。矗偼瑢W家的電能表月初的示數(shù)是21658,月末的示數(shù)是22136,這個月小剛家用電 47.8 度。

  5.一只燈泡接到6伏的電路中,通過它的電流是 0.5安,則通電5分鐘電流做了900焦耳的功?

 。叮 把5題中的小燈泡若接到3伏的電路中,通電5分鐘,電流做多少焦耳的功?并分析在這兩種情況下電壓、電流、電阻和電功率之比分別是多少? (分析電功時要提醒學生注意U I t的同一性和同時性。)

  第四環(huán)節(jié) .小結本節(jié)知識目標,布置作業(yè)。

  六、 板書設計

  第九章 電功和電功率

  第一節(jié) 電功

  一 電流做功的實質(zhì):

  二 研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

  三 電功的計算公式 W=U I t

  四 電功的單位 焦耳 千瓦時 度

  1千瓦時=1度=3.6×106焦耳

  五 電能表的讀數(shù)

  《電功》教學設計 13

 。ㄒ唬┙虒W目的

  1.掌握電功的概念:知道電流做功的常見形式是推動機械做功,使導體發(fā)熱發(fā)光等;理解電功的公式(W=UIt)和單位(焦);能綜合歐姆定律和電功公式計算用電器(只限于一個)的電功。

  2.知道電度表的用途和讀數(shù)方法。

 。ǘ┙叹

  1.課本上電流做功把砝碼提起來的實驗裝置;電鍵一只。

  2.電動玩具汽車一只。

  3.帶燈座的小燈泡(或電阻絲)一只。

  4.電度表掛圖(或?qū)嵨铮?/p>

 。ㄈ┙虒W過程

  引言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電路的連接方法,引入了反映電路工作狀態(tài)的幾個物理量椧壞緦鰲⒌繆購偷繾瑁以及這些量的相互關系棗歐姆定律。這些,都是電學的基礎知識。在第一冊中我們研究了力對物體做功的問題,那么,電流能做功嗎?顯然,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大量的工作是由電流做功來完成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電流做功有哪些特點。怎樣計算電流做的功。

  璤(板書:第九章電功和電功率)

  首先學習電流做功問題。

 。ò鍟弘姽Γ

  1.復習提問

 。╨)過去學過力可以做功,怎樣才算力對物體做了功?(答: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算力對物體做了功)

 。2)你能舉出日常見到的做功的例子嗎?

 。ń處熞龑W生答:水流推動水輪機做功,汽車、電車的牽引力帶動車輛行駛做功等。)

  2.講授新課

  (1)電流可以做功:電車的牽引力實際是由電動機產(chǎn)生的,電動機是通了電流才工作的。所以,電車行駛,實際上是電流做功的結果。

 。ㄑ菔荆和婢唠妱悠嚨男旭偅

  (2)電流做功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可以做功,那么電流通過電燈時發(fā)光。電流通過電爐時發(fā)熱,算不算做功呢?

  在這里我們應把“功”的概念加以擴大。用電動機移動物體或使機械轉動,是電流做功的一種表現(xiàn)。電流使導體發(fā)熱、發(fā)光,是電流做功的`又一種表現(xiàn)?傊,電流做功的現(xiàn)象很多,例如電流通過電鈴發(fā)聲,電子表顯示數(shù)字,電視機顯示圖像等,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xiàn)。

 。3)電流做功多少跟什么有關系?

  演示課本圖9-1的實驗時,電流和電壓應采用大型的示教電表來顯示。實驗分兩步:

 、儆米冏杵鞲淖冸娏骱碗妷,觀察在相同時間內(nèi)做功的多少。

  首先指明:砝碼被提升越高,表示電流做功越多。

  先將變阻器滑片移至某位置(使接入電阻較大),閉合電鍵,觀察砝碼上升的時間和高度(通電時間由電鍵控制),并記下電流、電壓值。

  再將變阻器滑片移至另一位置(使接人電阻較小),閉合電鍵,觀察相同時間砝碼上升的高度,并記下電壓、電流值。

  比較兩次實驗,得出:

  在相同時間內(nèi),電壓和電流越大,電流做功越大。

 、诒3蛛妷汉碗娏鞑蛔,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

 。ㄟ@一步可以不做實驗,直接推出。)

  指出:上述實驗,所得出的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是定性關系。如果把實驗做得精確些,可以得出:電功跟電流、電壓、通電時間都是正比關系。如果電壓U用伏做單位,電流I的單位用安,時間t的單位用秒,電功W的單位用焦,則有W=UIt

  應當提醒學生注意兩點:一是公式中的W、U、I均指電路中同一段電路(即某個用電器)而言;二是W、U、I、t必須統(tǒng)一采用國際單位制。

 。4)電功的計算。

  (把課本圖9-1的實驗裝置中的電動機換成小燈泡,做兩次改變電壓(取整數(shù))電流的實驗,通電時間都取10秒鐘。讓學生觀察燈泡的亮度,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兩次電流做功的大。

  提問:把重為1牛的物體舉高1米所做的功是多少?(答:l焦)這些功如果由電動機完成,那么,電流所做的功是不是1焦呢?

  (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電流通過電動機時,除了提舉重物做功外,電流也會發(fā)熱做功,因此電流的功為這兩部分功的和。這就是課本圖9-l的實驗不定量的原因。因此在選用電動機時,發(fā)熱愈小的效率愈高。)

  列舉常用電器工作時,1分鐘能做的功:如手電燈泡為幾十焦,照明燈泡為幾百至幾千焦,洗衣機為幾萬焦。

  由于焦這個單位很小,生活中常用“度”作電功的單位:

  l度=3.6×106焦。

 。5)電能表(俗稱電度表)。

  出示電度表掛圖(或?qū)嵨铮W寣W生觀察并讀出讀數(shù)。

  指出電流做功時,表的轉盤就轉動(盤的邊緣有個紅點顯示轉動),每轉3000轉,耗電1度。表面上最后的數(shù)字是小數(shù)點后的一位數(shù)。

  最后結合課本圖9-4介紹1度電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電的教育。

  3.鞏固練習

 。1)電流做功有哪些表現(xiàn)?(列舉常見的實例來說明)電功的大小由什么決定?

  (2)把同一個燈泡先后接到220伏和110伏的電路中,則電流在相同時間內(nèi)所做的電功之比:

  A.2∶1;B.1∶2;C.4∶1;D.1∶4。

 。3)一盞電燈所用的電壓是36伏,電流是1.5安,通電5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

  (4)一個電爐通電4小時耗電6度,所用的電壓是200伏,通過電爐絲的電流是多少?

  這四道題應預先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和計算。學生回答第2題,可能有爭議,有的選A,有的選C,教師可讓選C的學生說明理由,然后提問:對同一個用電器只改變電壓,而不改變電流是否可能?對不同阻值的用電器,電壓相同時電流是否相同了引導學生用電功公式結合歐姆定律分析問題;對同一用電器I∞U,因此U增2倍,I亦增2倍,故W增4倍;對不同R的電熱器,U相同時,I與R成反比,故W亦與R成正比)

  4.家庭作業(yè)

  如果鞏固練習第3、4題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完成,可留為作業(yè),課本習題一第1題也可留做作業(yè)。

  5.板書設計

  第九章電功和電功率

  電功

  電流做功的各種表現(xiàn):

  電動機牽引物體或帶動機器轉動

  電爐發(fā)熱

  電燈發(fā)光

  凡是通過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電功大小與什么有關?

  電功公式W=UIt

  注意:公式中各個量是對同一段電路而言。

  各個量應統(tǒng)一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

  電功單位:焦

  常用單位:度

  1度=3.6×106焦

  電度表用來測定電功的一種儀表。

 。ㄋ模┰O想、體會

  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表面上看較簡單。學生學習也不會有什么困難,實際上隱含著兩個疑點:一個是從力學的功過渡到電功,另一個是由定性實驗后直接給出電功公式。但這兩點都不能用擴展知識的辦法去解決,而只能從現(xiàn)象的分析中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達到表觀上的掌握。

  例如,教學中強調(diào):電流做功要引起各種變化,或牽引物體運動、或發(fā)熱、發(fā)光、發(fā)聲,或引起化學反應……,凡是電流引起的任何變化,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xiàn)。反之,如果電流不引起任何變化,例如電流通過電阻很小,甚至電阻為零(超導體)的導體,不產(chǎn)生熱效應,也不產(chǎn)生其它效應,則雖有電流但都不做功。這樣學生雖然沒有掌握電功的概念的內(nèi)涵(電能轉換為其它形式的能),卻掌握了電功的全部外延。

  又如,引出電功公式后,在教學中加了一個電流通過燈泡做功的實驗和計算。這個實驗和課本圖9-1的實驗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圖9-l為電流通過電動機提起的砝碼做功,這個。實驗為電流產(chǎn)生熱做功。圖9-l的實驗為定性地探索電功與什么有關,為引出電功公式提出依據(jù),這個實驗則是承認電功公式正確,定量地測量和計算,以加深鞏固電功知識。這樣就彌補了定性實驗引出定量關系之不足,也從力和熱兩方面顯示了電功的效果。

  在新課授完后,安排了四道鞏固練習題,其目的一方面是小結、鞏固這節(jié)課的知識,另一方面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電功與電壓、電流和時間三個量有關,探索它們間的關系時,在物理學研究中總是讓其它量保持不變,讓應變量隨一個自變量而變化,依此類推。這是物理學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電功的實驗中,電壓和電流卻是同時變化以引起電功變化的。這就要聯(lián)系到歐姆定律來分析。學生常易犯的錯誤如電壓(或電流)增大2倍,電功亦增大2倍。這是由于孤立分析、顧此失彼所致,本題即為糾正這種錯誤而設計的。

  引出電功公式后,提醒學生注意公式中各量應對同一電路取值并且要統(tǒng)一單位,這也是學生容易忽視的。

  《電功》教學設計 14

 。ㄒ唬┙虒W目的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的電流做功的形式。

  2.通過演示實驗,得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使學生掌握公式。

  3.對電功的單位焦耳的大小有具體的認識,知道生活中電功的單位是“度”。

  4.知道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大小并會讀數(shù)。

  5.通過用電能表測電功和1度電的作用,使學生能自覺地節(jié)約用電。

  (二)教具

  課本圖9梍1實驗裝置一套,米尺一根,電能表一只及電能表掛圖一張。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ㄈ┙虒W過程

  1.復習

 。1)提問

 、僭诘谝粌晕锢頃形覀儗W習了功,大家還記得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嗎?功的單位是什么嗎?(答略)

 、诹鲃拥乃軌蜃龉?(學生答并舉例)

  ③這冊書中我們又學習了電流,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答: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水流可以做功,那么電流可以做功嗎?

  2.用演示實驗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用電源、電動機、開關、滑動變阻器組成一串聯(lián)電路。用電動機提升砝碼。

  ①由實驗證實電流可以做功。

  閉合開關后問: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學生答:砝碼上升)

  問:是誰把砝碼提起來?(學生答:電動機)

  問:電動機為什么能提起砝碼?(學生答:因為給電動機通電,電動機轉動起來,所以把砝碼提起來)

  問:此實驗表明什么?(學生答:表明電流是可以做功的)

  教師指出:此實驗中電流對電動機做功,電動機又對砝碼做功,所以電動機把砝碼提起來。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不僅通過電動機時做功,電流通過其他用電器時都要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很多。

  請同學舉例電流還有哪些做功的形式。(學生舉例略)

 、谀芰哭D化情況。

  問:砝碼上升過程中,機械能如何變化?(學生答:增加)

  問:砝碼增加的機械能是從哪來的?(指出:因為電動要消耗了電能,所以砝碼的機械能增加)

  師生再共同分析剛才學生舉出的例子中的能量轉化情況。

  3.進行新課

  問: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1)由課本圖9-1的演示實驗得出電功的計算公式

  介紹實驗裝置和電路,在前面演示實驗的電路中再接入電流表和電壓表(兩表均用大型示教電表),在砝碼后豎立一根米尺。在黑板上畫出如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圖。

  d.3000轉/wh表示每消耗1千瓦時(即1度)的電,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

  e.如何讀數(shù),所測的電功的單位是度。

  f.例:小偉同學家在上月底裝了一只新的電能表,表的示數(shù)是零。在本月底查表時,電能表的`讀數(shù)如圖9-2所示,問:在一個月內(nèi)小偉家用了______度電?消耗了______焦的電能。

  ②通過課本圖9梍4介紹1度電的作用,并結合這節(jié)課后的“調(diào)查”,請一些同學說出自己家每月的用電情況,討論有哪些節(jié)約用電的措施,宣傳節(jié)約用電。(

  4)例題:(寫在小黑板上)

  ①電流做功表現(xiàn)在電流通過電燈時,電燈______,通過電爐時,電爐_______,通過電動機時,電動機________。

 、谕茖щ姽Φ牧硪挥嬎愎絎=UQ。

 、墼1分鐘內(nèi)有18庫的電量通過手電筒的小燈泡,電流做了54焦的電功,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強度為______安,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________伏。

 、軣鬖1的電阻大于L2的電阻,將L1、L2串聯(lián)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nèi)電流通過_______燈做的功多;若將它們并聯(lián)起來接到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nèi),電流通過______燈做的功多。

  3.小結

 。╨)電流做的功叫電功。電流做功有各種形式,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的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功的計算公式是W=UIt或W=UQ。

  (3)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生活中常用的是度。l度=3.6×106焦。

 。4)測量電功的儀表叫電能表。

 。ㄋ模┱f明

  1.通過與水流的類比提出了電流是不是可以做功,然后用演示實驗證實,這樣引入了新課。再通過演示實驗引出電功的計算公式。因?qū)Τ踔袑W生來說,電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做好這兩個演示實驗,在討論分析過程中,教師每提出一個問題,要啟發(fā)誘導學生分析回答。

  2.教學大綱要求“掌握電功的公式”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由第二個演示實驗引出計算電功的公式并通過例題達到讓學生掌握電功的公式,會計算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功問題,定性討論兩個用電器的問題。

  《電功》教學設計 15

  課題:

  電功和電功率

  課型:

  新授課

  設計:

  何xx

  編寫時間:

  20xx年12月5日

  執(zhí)行時間:

  20xx年12月8日

  教學目的:

  1、理解和掌握電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單位;

  2、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及其關系。

  3、能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電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及其關系。

  教具準備:

  36V40W電燈1只,洗衣機、電動機銘牌若干,電流表、

  電壓表各1只,變阻器、電源各1個。

  教學方法:

  復習引入、演示實驗、歸納總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2、怎樣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

  電流通過電扇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電流做功72 000J;電流通過起重機的電動機,通電2s,做功40 000J,電流通過哪一個電動機做功多?

  二、講授新課:

  1、電功率

 。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P表示。

  注: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根據(jù)定義:P=W/t,W=UIt

  所以,P=W/t=UIt/t=UI

  上式表明: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3)單位:瓦、千瓦,1 kW=1 000 W

  由公式得W=Pt得

  W=Pt=1 kW×1 h=1 kW · h

  =1 000 W×3 600 s=3.6 ×106J

  即:1 kW · h = 3.6 ×106J

  一盞電燈邊在電壓是220V的電路中,燈光中通過的電流是68mA,這個燈光的電功率是多少瓦?一個月總共通電100 h,電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多少千瓦時?

 。4)演示實驗:(運行課件)

  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

  2、額定電壓與額定功率:

  (1)定義: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

 。2)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關系:

  當 U實=U額,則P實=P額,用電器正常工作

  U實>U額,則P實>P額,用電器容易損壞

  U實

  三、小結:

  電功和電功率的比較

  四、作業(yè):

  1、課本本節(jié)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jié)實驗:

 、艑嶒灥哪康氖鞘裁?

 、票仨殰y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⑶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⑷實驗中為何要用滑動變阻器?它和燈泡如何連接?

 、稍鯓咏M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试鯓釉O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嗽谑裁礂l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電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電功》教學設計09-12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電功》09-12

《電功》教學反思04-11

《電功》教學反思10-23

電能電功教學設計(通用7篇)11-22

精選電功教案設計范文07-22

《電能 電功》說課設計07-01

電能電功教學反思10-18

“功”教學設計10-29

“功”教學設計09-08

凤山县| 巴南区| 松滋市| 漳平市| 保山市| 吴忠市| 宜昌市| 牡丹江市| 舒兰市| 罗平县| 榆社县| 乌拉特中旗| 汶上县| 龙南县| 连云港市| 海城市| 清流县| 陆河县| 榕江县| 玉溪市| 弥渡县| 蒙自县| 申扎县| 仲巴县| 思茅市| 凤翔县| 南昌县| 军事| 泰州市| 澜沧| 孝感市| 东阿县| 新乡县| 白山市| 西畴县| 翁源县| 龙陵县| 修武县| 保德县| 安达市|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