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物理質量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物理質量的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從本章到第十四章講述力學知識,初二物理《質量》教學要點設計——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跟前面幾章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相比,知識的講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除了繼續(xù)注意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外,在講述概念和規(guī)律的過程中,更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過分析物理事實,找出共同特征,從而概括出概念和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本章而言,涉及到兩個常用的物理量--質量和密度。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和用天平、量筒測物體的密度是初中學生應掌握的其中兩項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礎的一章。就本節(jié)而言,認識質量及其測量儀器,特別是學習使用學校實驗室和工廠化驗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區(qū)配置托盤天平),是為后續(xù)各節(jié)的學習所準備的。因此,本節(jié)是基礎的一節(jié)。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和換算,物理教案《初二物理《質量》教學要點設計——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
。2)能力目標:
、贂{節(jié)天平平衡;
、跁褂糜未a;
、鄢醪綄W習用天平稱固體的質量;
④培養(yǎng)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及技術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意識。
(3)方法目標:
、倮^續(xù)學習"從現(xiàn)象出發(fā),經(jīng)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
②繼續(xù)學習運用"關鍵詞歸納法"歸納文段要點;
③初步學習"實驗探索法"發(fā)現(xiàn)事物內部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
(4)德育目標:
、僭谫|量初步概念的引出過程中滲透"現(xiàn)象"與"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谠趯嶒炦^程中滲透"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雖說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但教材對初中學生的'要求較低,因此,它不是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天平作為一種常用測量質量工具,是后續(xù)章節(jié)有關實驗的不可或缺的儀器;并且,它是質量測量中一種較為精密工具,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會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讓學習天平的使用。
三、教學方法
"質量":現(xiàn)象歸納法、練習法;
"質量的測量":實驗探索法、關鍵詞歸納法。
四、板書設計
一、質量
1、質量——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2、單位:
(1)通用單位:千克--kg
(2)常用單位:噸--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測量:
(1)工具: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的使用:
①方法:天平平臺放,游碼零刻線;平衡螺母調,指針中線指;左物右碼放,砝碼游碼和。
②注意事項:稱量、鑷子、干燥、清潔。
八年級物理質量的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1、簡介:本節(jié)為初三物理第一章第二節(jié),教材通過滾擺和單擺實驗來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通過木球與彈簧片碰撞實驗說明動能和彈性勢能也可以相互轉化,物理教案-質量。最后分析了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情況。本節(jié)是“機械能”這一章的重點,也是學習其它形式能的起點。
2、目的和要求:
。1)知道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并能解釋自然界中機械能相互轉化的現(xiàn)象;
。2)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重點:課本第4頁實驗1、2、3。
4、難點:由實驗現(xiàn)象分析概括出動能和勢能可相互轉化并解釋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
二、器材準備
滾擺、單擺、CAI軟件、計算機設備。
三、教學方法
本節(jié)教學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為了增加實驗的可風度,配合演示實驗采用CAI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可把實驗1、2、3及人造衛(wèi)星的運動由動變靜、由小變大、由快變慢,使知識的傳授具有鮮明的表現(xiàn)性,易于吸引學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運動過程中能量的轉化。
四、教學程序
1、新課引入。
手持粉筆頭舉高,問:粉筆頭具有什么能?為什么?(重力勢能,被舉高了)放手,下落過程中問:粉筆頭又具有什么能?(此時既有重力勢能又有動能)問:它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各有什么變化?(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大),指出: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變化的事例很多,這就是本節(jié)所要研究的內容。啟動計算機投影本節(jié)CAI課件封面: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物理教案《物理教案—質量》。
2、新課教學。
實驗1:滾擺實驗。出示滾擺,并介紹構造及使用方法。告訴學生可通過觀察擺輪上的紅色標志來判斷擺輪的快慢。
做此實驗時,同步放映CAI課件中的滾擺動畫,引導學生對照動畫分析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使學生總結出:下降時,滾擺位置變低,速度變大,則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說明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上升時,位置變高,速度減小,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說明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學生總結正確后,點按鼠標顯示實驗結論:滾擺實驗證明:動能和重力勢能可相互轉化。
實驗2:單擺實驗。展示單擺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放開,觀察小球運動情況。放映CAI課件中單擺動畫,引導學生分析出最高點A、C兩處速度為零,則球從A—B—C的速度變化很容易觀察出來,學生也好得出A—B—C和C—B—A的能量轉化。點按鼠標顯示實驗結論:單擺實驗證明:動能和重力勢能可相互轉化。
實驗3:此實驗改為CAI模擬實驗,并把彈片改為彈簧來增大可見度。放映本實驗動畫,學生很容易觀察彈簧被壓縮后再恢復的動作,不難得出能量的轉化。點按鼠標顯示實驗結論:撞彈簧的實驗證明:動能和彈性勢能可相互轉化。
點按鼠標顯示結論:動能和勢能可相互轉化。
3、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事例分析。
布置學生閱讀課本P5面衛(wèi)星和“想想議議”。學生討論衛(wèi)星和皮球運動過程中能量的轉化。
放映東方紅1號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動畫。介紹衛(wèi)星知識,告訴學生這是我國1970年4月24日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衛(wèi)星包含豐富的物理知識,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然后討論其運行過程中的能量轉化。
放映皮球動畫,學生一目了然的就可完成“想想議議”的內容。
4、小結精練。
。1)放映CAI中練習題,學生解答;
(2)討論回答課本P9面習題4,講評習題3、5兩題;
(3)布置作業(yè):P9面習題5、6、7三題。
五、時間安排
1、新課引入3分鐘;
2、新課教學20分鐘;
3、舉例分析10分鐘;
4、小結練習12分鐘。
【八年級物理質量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物理質量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