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樹有多少棵》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結合具體情況,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教材創(chuàng)設“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了數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的課標精神,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構思。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位于大慶市薩爾圖區(qū)最繁華地段,屬于市區(qū)重點學校,因此教學條件較優(yōu)越,具有多媒體教室、掛圖、學具等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學生大多數來自城市,只有及個別是流動人口,每人手中具備一套學具。三年級的學生非常熟悉和喜愛新教材及配備的學具,新教材圖文并茂,加上學生之間可以親自動手操作和交流,加上學生愛說,敢說,愛做,敢做,使學生學習數學始終處于一種樂于探索,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學生在計算主面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
四、教學設計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么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等待我們種的小樹有哪些數學知識。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對學生滲透環(huán)保教育。)
2、出示主題圖
觀察圖后和同座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明確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ㄔO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到了三年級了,已具備解讀情境中所隱含意思的能力,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學會從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的方法,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ǘ┨剿骺谒惴椒
1、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組交流。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學生嘗試計算。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列出的算式含義,再說說計算方法。
。ㄔO計意圖: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fā)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得出計算方法:
、佟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因為2×3=6,因此20×3=60
③、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60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ㄔO計意圖:全班交流為了體現學生的算法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比較和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
3、解決問題:4捆一共有多棵?5捆呢?
請同學們先試著解決。然后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小樹有多少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