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云南的歌會》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云南的歌會》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了解云南民歌悠久的歷史文化及歌會的民情民風,了解沈從文及其“邊城派”文學的特點。
2、積累“譬喻、引經據典、酬和”等詞語,并學會運用。
。场⑸羁填I會文中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作者對云南的熱愛之情,及云南歌會的文化氣息。
。础⑴囵B(yǎng)學生利用網絡收集、歸納、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比較三個場合的不同情景以及作者的詳略得當的布局。
【教具準備】
遠程網中八年級下冊《云南歌會》CAI課評、MP3及下載歌曲《小河淌水》。
【教學時間】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導入:
同學們,彩云之南指的是?(云南),它是我國聚居了最多少數民族的省份,那是一個水美、山美、人美歌聲更美的地方。今天,老師就要帶著大家遠赴云南,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風土人情。
點擊課件(云南歌會圖片展),瞧,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意氣風發(fā)、笑靨里盛滿了柔情蜜意,他們幸福得像花兒一樣。非常幸運的是,我們班上也有一位云南妹子,她就是×××,請她為我們獻上一首云南民歌,好嗎?
。、揭題:
感觸著這份快樂,讓我們走進這篇美文《云南的歌會》
二、新知探索
。、作者概況知多少:
⑴本文作者是誰?關于他你了解多少呢?抽學生就課前自己從網絡、圖書等搜集到的資料匯報。
⑵點擊課件上的作者簡介,然后予以補充,并著重介紹《邊城》。
。、處理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胚咟c擊課件邊抽學生讀生字,說生詞含義
⑵生齊讀
。、品讀與體味:
⑴生自由組合并選擇喜歡的段落朗誦表演。
、茙熡枰渣c評。
、沁@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以教師練而又富有表現力的文字描繪了云南歌會的三個場面,請用簡短的語言對這三個場面的盛況予以概括。然后點擊課件補充學生的發(fā)言。
、仍谶@三個場合的描寫中,洋溢著作者怎樣的情感?
抽生概括,然后點擊課件予以訂正。
、尚〗Y。
總而言之,本文就是洋溢著對自然、對人生、對藝術的品和鑒賞,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
。、小組合作,精讀美文美句:
、派杂煞纸M,然后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場面進行自主學習。
、偕揭皩Ω瑁
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表現山野對歌的?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由此可見這一部份是側重寫唱歌的人。
、谏铰仿瑁
。、這一部份的句子十分出彩,可以品析一下嗎?
。、我們不難發(fā)現,這一部份中作者花了大量筆墨來寫景,而真正寫唱歌的部份卻很少,這是否是作者偏題了呢?
。、這一部份是側重寫環(huán)境。
、劢饾M斗會:
“金滿斗會”與前兩種歌會形式相比,難得之處在哪里呢?
生分小組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師點擊課件幫助學生訂正答案。
三、民歌文化賞析
生活中有歌就有歡樂,有歌就有美,融民間文化精髓的民歌更是人們表達生活中豐富情感的最直白的方式,請你通過哼唱,體會一下它與流行音樂及音樂會的不同之處?點擊課件,師生共同評析。
四、美句賞析
點擊課件中的優(yōu)美句子,抽學生談談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師予以補充和肯定。
五、尾聲
對于本文,如果同學們還有什么需要深入探究的,可以去查閱課件中的網址,或者讀讀《邊城》。
最后,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中結束今天的學習。(播放MP3音樂)
《云南的歌會》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對字詞的積累,和對文章品讀、賞析文中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的精彩語言。
過程與方法: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體會、學習作者有所側重的描寫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感受作家筆下的美好生活。了解祖國各地的風俗。讓學生更愛我們的祖國文化。
教學思路:
本文按照在反復的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悟──研讀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學。
教學的重點:欣賞文中人物的基礎上學習有所側重的描寫方法。
學生狀況分析:學生對云南的風情并不了解。
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致力打開學生思路、激活其思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探索精神,從而領悟課文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對歌欣賞,激趣引入
播放視頻片段“蝴蝶泉邊”。
在我們國家?guī)缀趺恳粋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民歌。云南省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qū),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他們以歌唱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有的用歌唱來傳授知識。因此,在許多民族中,小孩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就跟著大人學唱歌了。許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別的尊敬。今天,就讓我們去參加“云南的歌會”,了解云南的民歌!
輕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z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米 蹲(dūn)踞
忌諱(huì) 酬(chóu)和 鐵箍(gū) 熹(xī)微
2.解釋下列詞語。
引經據典:引用經典中的語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忌諱:忌怕而隱避。
扶搖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別開生面:另外開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為交際往來。
悠游自在:快活的樣子。
若無其事: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
淳樸:誠實樸素。
教師請學生讀課文。
分為三種形式代表三個場面。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請根據自己的理解,任選角度,用”云南的歌會是一個_____的歌會”這個句子說一句話。
給學生鼓勵。
2.本文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云南的歌會,與你通過電視或其他途徑聽過的演唱會,有哪些不同?有什么特點?
3.假如你作為一名游客來到了云南,根據課文的介紹,你喜歡參加哪一種歌會?為什么?
教師教唱幾句《劉三姐》對歌中的幾句。
三、賞析品讀
同是寫唱歌,但側重點、寫法卻各不相同,也正是因為這樣,文章將云南歌會形式的多樣、內容的豐富、個性的獨特盡情展示了出來。我們不禁嘆服作者的構思是多么精巧!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歌會,去感受那一股撲鼻而來的.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ㄒ唬┰颇系母钑緲阕匀,氣勢壯觀,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讀后最喜歡文章的哪一段?為什么?
教師點評。
。ǘ﹦偛盼覀冎懒藢Ω璧男问较旅嫖覀
精讀“山路漫歌”
1.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趕馬女孩,聽聽她們都唱些什么歌?她們的歌聲充滿一種什么樣的美?
2.既然這樣,但作者并不直接寫趕馬女孩唱歌,而是用許多筆墨去描寫由呈貢進城一路的景色。
3.現在請一位同學為我們讀一讀,同學們邊勾畫出好詞好句,與大家分享。
在這個歌唱場面中,作者移步換景、從視覺聽覺比喻擬人描景,側重寫唱歌的環(huán)境,請想想,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關系?
教師小結。
云南確實有如此美麗的風光,所以作者要一筆一筆,慢慢描繪,為讀者畫出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圖,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寫到“趕馬女孩的歌唱”。為“趕馬女孩的歌唱”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人的場景。在美好環(huán)境中長大的女孩,自然是歌聲動人,情韻動人。山鳥的鳴唱,與“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交織成一支動人的山野田園交響曲。
4.假如你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又是趕馬女孩子中的一員,你會唱出什么樣的歌?
。ㄈ┻\用精讀“山路漫歌”的閱讀方法,閱讀“山野對歌”和“村寨傳歌”。
四、借鑒運用,品味描寫
“彩云之南游賞罷,踏花歸來馬蹄香”。
賞讀《云南的歌會》這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我們似乎與作者進行了一次云南之旅。民俗是生活,它無時無刻不在你的周圍,滋養(yǎng)著你,為你的生命提供必須的養(yǎng)分。讓我們也撿拾起那些本就存活于我們生命中的美好的東西,讓我們的靈魂鮮活起來。我們身邊有哪些類似云南歌會般美麗濃郁的民俗呢?你能說給大家聽嗎?(視頻展示過年吃餃子,放鞭炮,迎財神,元宵賞花燈,端午賽龍舟等圖片)
。ㄎ澹┎贾米鳂I(yè)
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下面教學做鋪墊。
學生首尾接龍回答問題。
以不同形式朗讀課文三個歌唱場面。
文章對三個歌唱場面的描繪在內容上各有側重,而在寫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們讓男同學讀第一個場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學讀第二個場面(第4段)、最后全班齊讀第三個場面(第5段)。對于一些重要信息,同學們要邊做勾畫批注。
學生通過搶答的形式。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驗、交流等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初步領略云南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
說出自己的理由。
學生合唱。
學生各抒己見。
。ńY合語段相關內容回答)
學生互讀課文。
小組的形式。
學生擇其精要,探討品味,分析這些語段的作用和寫法。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聆聽朗讀,感受那一種離塵世很遠,離心靈卻很近的美。
[學生聽錄音“這條路……接著起飛”]
例: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用了擬人修辭,顯得活潑生動,它的藍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聯想,讓人感受到花的靈性和花色的純凈。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飛”“扶搖”“盤旋”“唱歌”“鉆”等動詞把云雀輕捷的身姿、悅耳的鳴叫描繪得栩栩如生。
學生說出自己感受表達的要清晰。
學生說出你對這段內容學到了什么?
找同學用對歌的形式唱出你想說的?你想問的。
學生自主閱讀,小組質疑。
小組討論并回答。
例如:我們先來聽聽“對調子”都唱些什么?
“多”字說明什么?能不能去掉?
既然“對調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對調子”都是什么大比拼?
“金滿斗會”呢?這是一個以什么為主要內容的盛會?
從哪里可以看出歌會盛大?
如此壯觀的場面,給人的感受如何?
收集當地的民風民俗,學習本文的寫法,以“家鄉(xiāng)風情”為題,寫一篇隨筆。
教學反思:
在今天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我們周圍充滿了誘惑,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面對這個世界,同時包括我自己。感謝沈從文!是他,讓我們停下腳步,去體味這些鄉(xiāng)野間自在優(yōu)美的生命;是他,讓我們回望來路,去揀拾那些本就存活于我們生命中自然鮮活的基因。在民間感受著美好。
【《云南的歌會》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云南的歌會》教學反思15篇09-23
《云南的歌會》說課11-24
★云南解釋歌會詞語01-07
云南的歌會說課稿7篇11-07
清明詩歌會簡報03-15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狼》的教學設計02-21
實用的教學設計02-16
貓的教學設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