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記敘了作者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以下小編為各位同學(xué)準備了《小石潭記》教學(xué)設(shè)計優(yōu)秀范文,歡迎同學(xué)們閱讀。
《小石潭記》教學(xué)設(shè)計一
一、教學(xué)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學(xué)習(xí)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xué)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2、學(xué)情分析
八年級學(xué)生已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的積累,能借助注釋和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學(xué)生對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學(xué)生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xué)文言文時注意培養(yǎng)學(xué)生的興趣。
3、重點難點
教學(xué)重點:學(xué)習(xí)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xué)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xué)難點: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4教學(xué)過程
1、導(dǎo)入
美麗的大自然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與奇妙的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會使我們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悶,流連其中,樂而忘返,林語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紙上的山水,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踏著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的足跡,瀏覽小石潭,賞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間寄寓著怎樣的情感?〔板書,課題〕
2、出示學(xué)習(xí)目標:
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學(xué)習(xí)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xué)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回顧全文,檢查復(fù)習(xí)
走進小石潭,我來讀一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文章,感悟作者的感情。
首先來朗讀課文,注意生辟字的音。
個別讀。
齊讀生字詞!惨笞x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2、走進小石潭,我來譯一譯
〔師:文言文不僅要讀準音,還要釋準意!
要求:翻譯句子時字字落實,語句流暢,注意重點詞。
請個別學(xué)生來疏通。
檢查個別字詞掌握情況。
二、走進小石潭,我來寫一寫。
這是一篇游記散文,課文按照瀏覽順序來寫,請你按課文內(nèi)容用小標題的形式疏理出作者的寫作順序!
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勢→記錄同游人
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你會用哪一個字?
請以“小石潭真〔〕”為題,用描述性的語言寫出你對小石潭的印象,字數(shù)在100字左右。
教師點評:
剛才,同學(xué)們通過寫小石潭充分展示了小石潭的清、靜、綠、美、假如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石潭邊,你會有什么感受呢?
三、走進小石潭,我來說一說。
1、在幽靜的小石潭邊,我們都會感受到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而柳宗元在小石潭邊又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感受?
學(xué)生自讀課文,句畫出與作者心境有關(guān)的詞語及與心境相關(guān)的有關(guān)景物描寫的語句。
師:引導(dǎo)學(xué)生注意,文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怎么寫的?體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提示:
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皆若空游無所依,目光不撤,影布石上。
石——奇,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屹為堪為巖
樹——籠,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魚——歡,依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板書,水,石,樹,魚〕
學(xué)生討論,老師小結(jié):小石潭——幽深冷寂,孤凄悲涼,〔板書:景物特點,幽涼冷寂〕作者感受:孤凄悲涼!
師:作者當時的境遇,柳宗元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職,心中憤懣難平,試圖借助出水來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麗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暫時忘記愁苦,但這種快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捕嗝襟w展示:小石潭:幽深冷寂——被貶的柳宗元孤凄悲涼觸景抒情,接景抒情,寓情于景,形似寫景實則寫情〕
2、通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感受到了小石潭的幽深冷寂和柳宗元的孤凄悲涼,這時假如你就在柳宗元的身邊,作為柳宗元一路去游玩的朋友,你會怎樣勸慰他呢?(多媒體展示文字,走進柳宗元——柳宗元,我想對你說……)
可以引導(dǎo)學(xué)生用上一些勵志的名句,如:有志者,事竟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等。
四、走進文章,我來品一品。
。1)在本文中,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了幽深冷寂的氣氛,借景抒發(fā)了自己在貶官失意的孤凄悲涼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描述寫生動,細致入微,充滿詩情畫意,下面我們就走進文章,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今天,我給大家提供一個舞臺,希望你盡情展示,記住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提示:
1、品詞語。
2、品句子。
3、品情感。
4、品寫法。
從寫景的角度、方法方面自由發(fā)言,老師可先做示范(板書:寓情于景)
。2)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興趣。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是游記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記》更是歷代傳誦的散文名篇,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作者以簡練的文筆,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致的寫景狀物,文章出慢了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作者孤凄悲涼的感情,柳宗元的游記,就是這樣——借景抒情,寫景寓情,他的《永州八記》值得一讀。
《小石潭記》教學(xué)設(shè)計二
一、導(dǎo)入:今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缎∈队洝肥撬摹坝乐莅擞洝敝械囊黄斡。了解《永州八記》。
二、整體感知讀游記
1、聽讀想象、齊讀,然后男女生朗讀比賽。(注意字音、斷句、節(jié)奏、語氣并體會感情)
2、自由讀課文,疏通文意
方法:自由朗讀課文,集體質(zhì)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著重翻譯前四段,先將翻譯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在小組內(nèi)交流解決,將小組不能解決的疑難提出來,全班同學(xué)一起解決,最后教師總結(jié),并注意以下字詞的含義。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
3)以其境過清
4)其岸勢犬牙差互
5)日光下澈
6)影布石上
7)悄愴幽邃這篇文章能不能讀得氣勢軒昂?要讀得輕柔一點,你們同意嗎?
3、切入: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聽聲音。哪些詞暗含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過程?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他的心情?樂、尤、清、冽。親密接觸后感嘆,聽聲音他很樂,親密接觸后更樂,F(xiàn)在,讓我們和柳宗元一同感受這個小潭的別樣風(fēng)景吧!再讀課文,看到什么景?
三、讀懂一份心情,理解一個人,老師告訴大家一個極好的辦法:入情入境,感同身受。所以讓我們陪著柳宗元到小石潭去走一趟。此時你最愿意在哪里停下腳步、駐足欣賞呢?再讀讀文章,等一下我們交流。
【屏顯:如果你可以陪同柳宗元前往小石潭,你最愿意在哪里駐足觀賞?】生小聲讀。老師提醒:放聲讀。(約一分鐘)
師:好,你來說說看。
生:我是覺得在柳宗元看魚的地方,我愿駐足欣賞。
師:請你說說理由。
生:覺得這里面有魚在活動。魚在游動,讓我感覺比較有趣吧!
師:魚是怎么游動的?找出具體的語句說說。
生:有時“佁然不動”,有時“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師:人看到了魚游動,心情也似乎好起來了,那么,誰能把這種快樂讀出來?生讀。
師:讀得很通順。有沒有讀出輕快的感覺?(生小聲說“沒有”)
怎樣把輕快的感覺讀出來?哪些字要讀得輕快一點?(生小聲說,師重復(fù))翕忽,不動,遠逝。
師:紅色的字可以讀輕快一點。還有三個記號你知道是什么意思?
【屏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生:讀得長一點。
師:讀長一點,給我們怎樣的感覺?
生:后面的就更顯得輕快了。
生讀。師范讀。生再讀一遍。
師:你還愿意在什么地方駐足欣賞呢?
生:從小丘西行的竹林,因為那里有美麗的自然景觀,還有清脆的流水聲,可以讓人心情平靜。
師:可文中沒有寫清脆,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如鳴佩環(huán),
師:聽到這個,作者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啊。除了這幾個地方,還有同學(xué)愿意在哪個地方欣賞?
生:我愿意在小潭邊欣賞,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這也說明這塊石頭很有特色。
師:有什么特色?
生:像水中的高地,像小島,像巖石,像險峻的石頭。
師:小石潭里有小島嗎?
生:沒有,是作者的聯(lián)想
師:有這種聯(lián)想,也說明作者是很愉快的。老師在想,這里有四個“為”字,去掉三個,這樣會不會更簡潔呢?
女同學(xué)讀有四個“為”的,男同學(xué)讀剩一個“為”的,我們來對比一下。
生讀。
師: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完全一樣。
師范讀。
師:什么感覺?
生:驚喜和激動。
師:多寫三個“為”字看來不是綴筆,而是很有意味的,我們一起來讀讀。
讀書真的是要讀到細處。你還愿意在什么地方駐足欣賞呢?
生:我想坐潭上,欣賞四面竹與樹,感受一下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息。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這里的景色明明很優(yōu)美嘛。
師:那“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是什么意思?
生: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氣息。
師: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的心情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眼前景色都不一樣了?柳宗元創(chuàng)作散文有一種追求,他說“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的東西不會自己體現(xiàn)出來,有人的參與之后,這種美感就體會出來了。同樣,當這個人的心情變化的時候,眼前的景色也就發(fā)生了變化,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借景抒情”,“移情于景”。還記得杜甫的《春望》中的“移情于景”詩句嗎?
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師:一切景語皆情語!柳宗元將情景交融做到了極致,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心情轉(zhuǎn)變呢?
生:是環(huán)境讓他想起了什么憂傷的事情。
師:我們能不能從文中找到一些細節(jié),他有什么事情?
生:他被貶永州
師:你從哪里看到的?
生:注釋中。
師:對!作者在文中寓情于景,寫出了自己凄苦孤寂的心情。這是作者被貶之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師:老師也找了一些資料,看看對你們有什么幫助嗎?
師出示資料,生默讀資料。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稱柳河?xùn)|,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fēng)光來排遣內(nèi)心的愁悶。在此期間,寫下了《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是其中之一。
背景資料:柳宗元的經(jīng)歷
柳宗元(773——819年)貞元九年(793年)21歲進士及第。貞元十四年(798年)26歲登博學(xué)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貞元十九年(803年)31歲官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貞元二十一年(805年)33歲他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史稱“永州革新”。同年,改革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成為編外“閑員”。
不久,朝廷申明,即使大赦天下,柳宗元等貶官也不在考慮范圍之內(nèi),柳宗元成為了永不得翻身的政治罪人……半年后,同去永州的八旬老母病故,柳宗元深受打擊。
元和四年(809年)住處數(shù)遭火災(zāi),身體狀況急遽惡化,柳宗元開始與山水為伍,大量創(chuàng)作了山水游記……
師:柳宗元寄情于永州的山水,現(xiàn)在,你能理解他為什么憂傷了嗎?
生:我覺得他在官場上失意,想游山水來排解。
生:作者一開始看到美好的景物心情很高興,很舒暢,但后來看到這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等景物,想到自己的遭遇,隨之心情變得悲傷沉重。師:這里也太幽寂了。最后,他在小石潭呆不下去了,他是以怎樣的心情離開的?
生齊讀“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師:關(guān)于最后一段,作者寫的是小石潭,為什么結(jié)尾要寫同游的人呢?老師也一直在想,但是沒想通,柳宗元在柳州寫了八篇游記,只有這一篇結(jié)尾寫了同游的人,這是為什么呢?不顯得多余嗎?你可以與同學(xué)討論,也可以獨自思考,有了想法就舉手。
生:我覺得作者寫這些人的名字,是想感謝他們一路陪他走來。
師:有感謝的心情在,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生:我覺得可能是那些人與他有同樣的經(jīng)歷。
師:誰的心情和他相近呢?
生:吳武陵。
師:為什么?
生:注釋中說,同被貶永州的還有吳武陵。
師: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境啊?
生: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同病相憐的感覺。
師:既然有五個人陪他,那他為什么還說寂寥無人呢?這不矛盾嗎?
生:我覺得為了反襯當時的悲傷。
師:寫這么多同游者,為什么能反襯他悲傷孤寂的心情?
生:因為他悲傷得把自己的朋友都忘了
師:我有一點茅塞頓開的'感覺了。你們能接受這種想法嗎?
師:所以看似有些多余的綴筆,卻是神來之筆,他讓我們感受到他孤寂的內(nèi)心。眼里雖然看得見這些人,但是心里卻是看不見。這種感覺,當柳宗元黯然神傷轉(zhuǎn)身離去時,他的目光也許和我們碰撞交匯。
《小石潭記》教學(xué)設(shè)計三
教學(xué)目標
1、學(xué)習(xí)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2、體會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shù)特色。
3、了解部分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xué)過程
一、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子厚,唐代河?xùn)|(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歷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長安,貞元九年(793)中進士,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歲。因為他是河?xùn)|人,世稱柳河?xùn)|。又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dǎo)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著有《柳河?xùn)|集》。這篇游記是作者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是《永州八記》中的一篇。選自《柳河?xùn)|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記》,省稱《小石潭記》。
二、出示學(xué)習(xí)目標
1、能用普通話順暢地朗讀課文。
2、能利用頁下注釋或工具書疏通文意。
3、能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背誦課文。
三、通讀課文。
教師范讀或播放《小石潭記》的朗讀磁帶,讓學(xué)生輕聲跟讀。同時補注課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詞。
要求
自讀:默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然后借助工具書及課本下注釋,自行解決。
聽讀:欣賞《小石潭記》的朗讀錄音,輕聲跟讀。同時補注課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詞。
伴讀:伴隨著音樂大聲朗讀,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參差(cēncī)寂寥(liáo)
搖綴(zhuì)隸(lì)
四、精讀課文。
、僮髡呤窃鯓影l(fā)現(xiàn)小石潭的?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潭中水聲悅耳動聽,引動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石潭。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弊髡哌x取了潭中的水(清)、石(奇)、樹(蔓美)等景物描繪出了小石潭的概貌。作者由潭寫到水,由水寫到石,由石寫到樹和蔓,小石潭的景致層次感強,錯落有致,富有立體感。
、塾昔~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潭中魚可百許頭……與游者相樂!边@是全文寫景物最精彩的一段。作者首先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shù),又使人感到象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則從另一個角度寫水澄澈空明!八婆c游者同樂”,把魚兒的那種閑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tài)寫得維妙維肖。句句寫魚亦句句寫水,既寫了魚的形態(tài),又襯出潭中水的清冽,一筆兩寫,互相點綴,寫來詩情畫意,寫出了大自然美景。一掃作者被貶后郁悶沉痛的心情,而對小石潭這一奇趣感到輕松、快慰。
、茏髡呤窃鯓用鑼懱渡暇拔锏模
“坐潭上……悄愴幽邃!庇伞八濉钡健熬城濉保粋“凄神”,一個“悄愴”,借景寫情,靜坐深思,不覺感到分外凄苦。
⑤跟作者同游的好幾個人,為什么篇末才將他們的姓名一一列出?
最后補敘同游者,作為游記的結(jié)束是古代山水游記的一種格式,也可以看作游記的附文。
五、研讀課文。
學(xué)生4人一組,開展討論,推薦代表在全班發(fā)言。
a。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組織材料的?
作者以游蹤為序采用移步換景,依序?qū)懢敖M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聲”(水聲),后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后寫“遠望”(水源),最后概寫環(huán)境,引發(fā)感觸。
b、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c。文章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
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臨其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六、學(xué)生活動
有人認為書上課文插圖不能足以反映出小石潭的美景,請你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你的理解為課文再創(chuàng)作一幅你滿意的插圖。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探究本文寫作手法,借鑒本文的寫法,描寫一處你熟悉的(或揚州的)旅游景點,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寫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小石潭記》教學(xué)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