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簡述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比較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并提高歸納比較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引領——探究解決——拓展問題,學習提取信息和概括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人文意識,關注社會發(fā)展,領悟思想自由對人類社會的推動作用。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啟蒙運動的理論表現(xiàn)并學習概括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啟蒙運動的真諦在于運用自己的理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言論。 3。教學用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一組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并配樂《月光幻境》,增加學生對這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對運動背景有大致了解,創(chuàng)設情境,根據(jù)課本內容回答材料中所給的運動背景的各個方面:
1、 材料一: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到17、18世紀西歐的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握有雄厚的經濟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專制制度是他們進一步發(fā)展的巨大障礙。
2、 材料二:17—18世 紀的法國本主義工場手工業(yè)發(fā)展程度較高。但法國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社會成員被分成三個等級,教士和貴族屬于第一、二等級,是統(tǒng)治階級,擁有政治經濟特權; 其他人是第三等級,是被統(tǒng)治階級。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處于被壓制地位,他們與封建統(tǒng)治和天主教會矛盾日益尖銳。
3、 材料三:在人文主義偉大思想光輝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失了!币驗槿宋闹髁x者的啟發(fā),開創(chuàng)了一個理性的時代??歐洲宗教改革挑戰(zhàn)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為西歐社會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礎。
4、 材料四 :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 17、18世紀,自然科學又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為啟蒙思想提供了銳利武器。
創(chuàng)設情境,根據(jù)課本內容回答材料中所給的運動影響的各個方面:
1、 材料一:啟蒙運動領導著世界人們走進了一個理性時代,大大推動了世界各國資本主義的進步與發(fā)展。
2、 材料二:伏爾泰“天賦人權”的口號一出,便如暴風雨般刮遍了大西洋兩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場驚天動地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孕育出了一個“美利堅合眾國”;在歐洲,它引發(fā)了一場為“自由平等”而戰(zhàn)的法國大革命;200年后,這句話更由孫中山先生傳到了中國,驚醒了我們這頭古老的東方睡獅!
3、 材料三:啟蒙運動實質上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延續(xù),是人文主義精神的`繼續(xù)弘揚,是歐洲歷史上又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4、 材料四:現(xiàn)在我們知道,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平等是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的平等,人權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也只能表現(xiàn)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十八世紀的偉大思想家們,沒能超出他們自己的時代給予他們的限制。
制作概念圖,鏈接進入課件
出示啟蒙運動人物的圖片和法國名勝的圖片等,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及對思想家人格魅力的感悟。
1、以啟蒙運動人物為主線,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通過主題教學“探尋啟蒙之源”、“ 感受理性之光”、“ 品味啟蒙之果”三個篇章,學習有關背景、人物主張、影響的內容,認識到啟蒙作用的意義。
2、教給學生鮮活的歷史,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整合教材,選取身邊鮮活的歷史素材資源,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歷史鮮活性,感悟史學生命力。
3、 教師尋找身邊的歷史教學素材,包括真實的事例、歌曲、圖片、史料等,做成多媒體課件。學生預習課文,初步了解學習內容;對難點問題現(xiàn)行學習;搜集啟蒙運動的事例資料,進行自主學習。
【理性之光的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儲蓄流星之光12-19
《離騷》的教學設計范文12-25
觀潮的教學設計范文01-26
關于高中作文教學的哲理性08-20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01-02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02-26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01-24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范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