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xù)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增強不少,對音樂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基本上能不喊唱,會用正確的方法演唱而且認識到了氣息的作用,演唱時也能滿懷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tài),音色也很優(yōu)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fā)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八六拍子及其強弱規(guī)律和指揮圖式、認識變拍子、倚音下滑音。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了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節(jié)拍、音色、音區(qū)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認識了解音樂家格里格、肖邦、黃自。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yǎng)一定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fā)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guī)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課,每課還包括“聆聽”、“表演”、“編創(chuàng)與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fā)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控制下,力求做到聲音位置的統(tǒng)一。
在擴展音域中,謹慎地擴展低聲區(qū)音域。
在二聲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連貫、流暢,音色的豐滿、圓潤,聲部的和諧、統(tǒng)一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認識升記號,降記號;認識波音記號、倚音、滑音記號,學習其唱(奏)法。
2、視唱部分:
復習所學過的音階及音程練習。
獨立或半獨立視唱單聲部歌曲。
視唱二聲部歌曲片段及有臨時變音記號的單聲部歌曲。
3、練耳部分: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節(jié)單旋律。
聽記2~4小節(jié)節(jié)奏。
聽辨和聲音程在協和與不協和程度上的差異。
聽辨歌(樂)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標記。
三、欣賞部分:
要求學生對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包括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有進一步的體會認識。能感覺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中表現情緒、氣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對作品中的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分析:
五年級的教材中已經有一些要求復習的內容了,但是這個階段又要學習不少的內容,所以,學習任務是繁重的。要處理好新舊知識的學習、復習、掌握。本學期要學習歌曲7首,每首都有一定的意義。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學生開始變聲,要注意對嗓子的保護。
學生情況分析:
由于學生現在處于過渡期,年齡也大了,不再是小孩子,已經是大孩子。要盡量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的愛學愿學。對音樂知識的講解盡量避免枯燥乏味,要用多種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20xx年小學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文章內容由<網說課稿>收集,請記住本站網址:.以便下次訪問!20xx年小學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課朝夕3課時
第二課農家樂3課時
第三課足跡2課時
第四課可愛的家2課時
第五課故鄉(xiāng)2課時
第六課快樂地少年3課時
第七課快樂的節(jié)日2課時
第八課雨花2課時
第九課冬雪2課時
第十課復習2課時
第十一課復習3課時
第十二課考試2課時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2
一、本冊教材總的教學要求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并行。主要內容包括:架起溝通的橋、泥火傳情、明月寄深情、美妙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朋友、茶香飄飄、哭泣不是錯、藝術家的故事八個單元。
教材以人文主題為顯線,突出藝術學習的藝術價值;以學科知識技能為隱線,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采用點式、跳躍的、隨機的、積累的方式,服從、滲透于人文主題;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注重藝術能力發(fā)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并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每一單元都有“做做游戲,練一練”的活動中,繼續(xù)通過游戲的形式練習各種有意思的多聲部的節(jié)奏配合,結合音樂結構發(fā)揮我們對動作與聲音之間關系的想象,學習七聲音調的多聲部歌唱以及音樂的“變奏”]等等。
二、各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架起溝通的橋
橋對于交通來說太重要了,它使天塹變通途,橋也記載了歷史的發(fā)展,表達了人們對理想的追求。不同風格、材料。造型各異的橋還體現了人們的審美觀念。
本單元力求從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相聯系的視角,引導學生了解橋的重要,知道橋的歷史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建設而努力,和高昂的愛國主義情懷。
本單元共設計了《高高低低的橋》、《小橋流水》《我心中的橋》三個課題,通過繪畫、立體制作、歌曲演唱、樂曲欣賞、舞蹈、表演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觀察力、動手能力、演唱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二單元 泥火傳情
1.欣賞樂曲《楚歌》!冻琛(塤二重奏)是根據傳統(tǒng)琵琶曲《霸王卸甲》中的部分段落改編而成的。樂曲描寫了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劉邦十面埋伏將霸王項羽圍困于垓下,漢營里傳出楚歌聲,使楚軍戰(zhàn)士思鄉(xiāng)厭戰(zhàn),霸王知大勢已去,與愛姬訣別的悲愴凄婉的動人故事。
2. 學唱歌曲《泥娃娃》。
第三單元 明月寄深情
1. 學唱歌曲《小白船》
2. 學唱歌曲《靜靜的聽》
3. 學唱歌曲《月亮歌》,引導學生利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進行伴奏編配,豐富歌曲的表現。
4.通過欣賞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朗誦蘇軾著名的詩詞《水調歌頭》,學生感受古人對月當歌、抒懷寄情的激情,并創(chuàng)設月夜情境在表演活動中加深體會。
第四單元 美妙的創(chuàng)造
1. 通過簡單學唱川劇的唱腔和模仿川劇表演動作,激發(fā)學生深入感受川劇奇妙的“變臉”、高亢的腔調等地方戲劇的特點。
2. 學唱《江雪》
第五單元 啊,人類的朋友
1. 通過聽《離不開沙漠的駱駝》的故事,學唱《小小駝鈴響叮當》.
2. 學唱《青藏高原》
3. 有能學人說話的巧嘴,欣賞印度尼西亞歌曲《八哥鳥》,了解音樂風味與情緒表現的特點,學唱歌曲,理解歌曲用歌聲體驗和表現動物遇害的悲傷情感。樹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并在藝術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愛護和保護動物的積極情感,學唱《小八哥》。
4. 有喜愛清水之溪生活的美麗小鱒魚, 欣賞舒伯特作品《鱒魚》,感受擬人化敘事性歌曲的美感,理解歌詞內容。在童聲合唱與弦樂四重奏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學生深入體驗歌曲所表達的關愛生命的美好情感,學唱;《小鱒魚》。
第六單元 茶鄉(xiāng)歌舞
1、生活中茶是我們的主要飲品,茶的起源就是中國,學唱《采茶舞曲》
第七單元 哭泣不是錯
1.通過介紹《一只流浪的貓》的故事,體驗丑貓阿格利的內在情感變化,嘗試律動、游戲形式、不同的繪畫制作等藝術活動,表現故事或情節(jié)。
2.欣賞樂曲《一只流浪的貓》,能夠感受到音樂在速度上的`漸快變化和它對情感表現的作用。利用律動與即興表演,知道音樂的段落劃分,了解爵士風格的樂曲表現。
第八單元 藝術家的故事
1. 欣賞李叔同創(chuàng)作的歌曲《春游》,能夠用二聲部合唱的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游》,表現和諧流暢的旋律與柔美舒暢的意境。
2. 學唱《兒童在游戲》
三、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重視適合小學生的心理和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音樂的向往與憧憬。
強調趣味性的音樂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音樂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音樂發(fā)展方向。不盲目的把音樂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是高年級學生,有相對的自制能力,課堂紀律總體不錯,音樂基礎相對較弱,但接受能力不錯,有一小部分學生音樂素養(yǎng)不錯,樂理知識的掌握,唱歌的狀態(tài),音色、樂感都可圈可點。中等生的人數占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這些學生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學生上課時亂叫,音不準,做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后,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扣教材、課程標準,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沒節(jié)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學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jié)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及時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fā)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音高;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時保持音高,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綜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反思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安排:
課次 周課題 課時
第一課《朝夕》3
第二課《農家樂》4
第三課《足跡》4
第四課《可愛的家》3
第五課《故鄉(xiāng)》4
第六課《歡樂的少年》3
第七課《雨花》4
第八課《冬雪》4
第九課《對花》3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學生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是高年級學生,有相對的自制能力,課堂紀律總體不錯,音樂基礎相對較弱,但接受能力不錯,有一小部分學生音樂素養(yǎng)不錯,樂理知識的掌握,唱歌的狀態(tài),音色、樂感都可圈可點。中等生的人數占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這些學生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學生上課時亂叫,音不準,做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后,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扣教材、課程標準,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沒節(jié)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學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jié)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及時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ǘl(fā)聲訓練部分: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音高;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時保持音高,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ㄈ⑿蕾p部分:綜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反思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度安排:
課次
周課題
課時
第一課
《朝夕》
3
第二課
《農家樂》
4
第三課
《足跡》
4
第四課
《可愛的家》
3
第五課
《故鄉(xiāng)》
4
第六課
《歡樂的少年》
3
第七課
《雨花》
4
第八課
《冬雪》
4
第九課
《對花》
3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chuàng)造的活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增加音樂表現與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以及動手搜集資料的份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八單元,即第一單元“春景;第二單元“飛翔的夢”;第三單元“歡樂的村寨”;第四單元“你好!大自然”;第五單元“京韻”;第六單元“百花園”。第七單元“愛滿人間”。第八單元“花鼓樂”
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四、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
(2)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
(3)認識和了解音樂家貝多芬、比才及其音樂作品。
(4)了解歌劇以及歌劇音樂的作用。
(5)了解曲藝以及曲藝音樂的特點及作用。
(6)認識樂器柳琴、琵琶、嗩吶,并了解其音色特點。
2、能力目標:
(1)學生能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fā)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進行歌唱。
(2)通過學習,使學生會自制打擊樂器并為歌曲伴奏。
(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表現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以及合作進取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情意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fā)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guī)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進行簡單的音樂創(chuàng)造。通過學習,掌握相關的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
五、教材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注意演唱歌曲的準確性,并選擇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音樂。要適度而不夸張。
2、通過唱歌、欣賞、創(chuàng)編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音樂表現力。
3、通過音樂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豐富多樣性。學生自身體驗,培養(yǎng)學生舞蹈的創(chuàng)編能力。
教學重點
1、繼續(xù)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繼續(xù)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互相學習的能力。
六、措施
1、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興趣。
2、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fā)揮學生特長,以個別帶動整體,提高總體水平。
3、根據學生興趣特長,組織班級興趣小組。及時總結、反思,以促進教學。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4、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5、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6、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6
一、學生狀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些音樂基礎,是一個有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度時期,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長,大部分學生表現欲強烈,集體合作意識增強,體驗感受與探索創(chuàng)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識譜能力不強,歌曲的感情表達不是太好,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音記譜能力。部分學生對樂曲的曲式結構了解還不夠,對已學知識掌握不牢固。學生對常見的音樂術語符號較易混攪,如“漸慢漸強”、“升降號”等。
二、總體目標
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fā)音,清晰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斷提高唱歌的藝術技巧,在懂得音準的和節(jié)奏的基礎上提高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覺和造就音樂的"耳樂"。
三、改進教學
提高質量措施、在認真?zhèn)湔n的基礎上,運用范唱方式于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發(fā)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后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等內容。在教材中還增加了讀譜唱歌、二聲部合唱比例增大,難度提升了許多。在本冊中,歌曲難度、篇幅相對加大,歌曲內容較廣,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的音樂風格。通過學習合唱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音樂常識有:節(jié)拍的學習,小節(jié)、小節(jié)線、終止線、反復記號的學習,以及了解音樂家賀綠汀的故事。教材中的音樂童話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展現的機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整冊教材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的音樂特色,使學生感受各種不同的魅力,更加熱愛民族文化。
三、學生分析:
1、學生漸漸有自己的思想了,要加以正確的引導。
2、學生有一定的音樂基礎,要加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學習難點時更容易理解。
3、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及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
四、教學目標:
1、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關注并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3、培養(yǎng)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tài)度,增進群體意識,鍛煉合作與協調能力。
4、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5、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五、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齊唱或合唱。
(2)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3)能夠體會歌曲的風格特點,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
2、欣賞:
(1)不斷的給學生接觸國內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學習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來擴大音樂視野。
(2)通過欣賞把歌曲、樂曲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3、識譜:
(1)學習各種節(jié)拍,掌握其強弱規(guī)律。
(2)學習切分音、小節(jié)、小節(jié)線、終止線、反復記號、拍號及指揮方式等。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8
一、同學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同學的接受能力增強不少,對音樂也充溢了濃厚的興趣,同學在演唱時基本上能不喊唱,會用正確的方法演唱而且認識到了氣息的作用,演唱時也能滿懷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同學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局部同學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tài),音色也很優(yōu)美。這些同學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同學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局部同學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同學對音樂課雖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沛激發(fā)這些同學學習音樂,喜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示,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八六拍子和其強弱規(guī)律和指揮圖式、認識變拍子、倚音下滑音。
2、能力目標:同學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和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了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yǎng)同學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節(jié)拍、音色、音區(qū)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認識了解音樂家格里格、肖邦、黃自。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同學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yǎng)一定的齊奏、合奏和伴奏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同學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fā)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guī)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課,每課還包括“聆聽”、“扮演”、“編創(chuàng)與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局部,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同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fā)聲訓練局部:
在氣息控制下,力求做到聲音位置的統(tǒng)一。
在擴展音域中,謹慎地擴展低聲區(qū)音域。
在二聲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連貫、流暢,音色的豐滿、圓潤,聲部的和諧、統(tǒng)一
二、視唱、知識、練耳局部:
1、讀譜知識:認識升記號,降記號;認識波音記號、倚音、滑音記號,學習其唱(奏)法。
2、視唱局部:
復習所學過的音階和音程練習。
獨立或半獨立視唱單聲部歌曲。
視唱二聲部歌曲片段和有臨時變音記號的單聲部歌曲。
3、練耳局部: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節(jié)單旋律。
聽記2~4小節(jié)節(jié)奏。
聽辨和聲音程在協和與不協和程度上的差別。
聽辨歌(樂)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標志。
四、欣賞局部:
要求同學對各種音樂表示手段(包括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示作用有進一步的體會認識。能感覺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中表示情緒、氣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對作品中的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分析:
五年級的教材中已經有一些要求復習的內容了,但是這個階段又要學習不少的內容,所以,學習任務是繁重的。要處置好新舊知識的學習、復習、掌握。本學期要學習歌曲7首,每首都有一定的意義。要注重對同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同學開始變聲,要注意對嗓子的維護。
同學情況分析:
由于同學現在處于過渡期,年齡也大了,不再是小小朋友,已經是大小朋友。要盡量防止同學發(fā)生厭學情緒,要調動同學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的愛學愿學。對音樂知識的講解盡量防止枯燥乏味,要用多種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同學上好課做好充沛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同學。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同學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同學能夠充沛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溢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同學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同學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教學進度布置:
第一課朝夕3課時
第二課農家樂3課時
第三課足跡2課時
第四課可愛的家2課時
第五課故鄉(xiāng)2課時
第六課快樂地少年3課時
第七課快樂的節(jié)日2課時
第八課雨花2課時
第九課冬雪2課時
第十課復習2課時
第十一課復習3課時
第十二課考試2課時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9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68人,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并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后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八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系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chuàng)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huán)境。
三、教學目標
。ㄒ唬┏璨糠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jié)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jié)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ǘ┬蕾p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chuàng)編活動
五、教學設想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從中總結經驗。
六、教學課時
(略)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精神,培養(yǎng)同學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yǎng)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的能力。更要使一局部同學轉變思想(認為學習音樂無用,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切切實實提高同學的音樂素質。
二、基本情況分析
。何迥昙壨瑢W已是高年級同學,有相對的自制能力,課堂紀律總體不錯,音樂基礎相對較弱,但接受能力不錯,有一小局部同學音樂素養(yǎng)不錯,樂理知識的掌握,唱歌的狀態(tài),音色、樂感都可圈可點。中等生的人數占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同學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同學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這些同學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同學上課時亂叫,音不準,做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后,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局部
1、緊扣教材、課程規(guī)范,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沒節(jié)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范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后教師彈琴同學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jié)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同學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和時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使同學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ǘ、發(fā)聲訓練局部: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音高;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唱時堅持音高,聲音要豐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ㄈ⑿蕾p局部:綜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反思工作,為能使同學上好課做好充沛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同學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同學能夠充沛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溢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同學的積極性。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同學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度布置:
課次
周課題課時
第一課《朝夕》3
第二課《農家樂》4
第三課《足跡》4
第四課《可愛的家》3
第五課《故鄉(xiāng)》4
第六課
第七課《雨花》4
第八課《冬雪》4
第九課《對花》3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1
一、總體目標
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fā)音,清晰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斷提高唱歌的藝術技巧,在懂得音準的和節(jié)奏的基礎上提高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覺和造就音樂的"耳樂"。
二、改進教學提高質量措施
在認真?zhèn)湔n的基礎上,運用范唱方式于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發(fā)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三、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1歌曲《甜甜的秘密》《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欣賞《媽媽的紅頭巾》《愛的羅曼斯》11歌曲《步步高,新春到》,欣賞《步步高》
2歌曲《長成一座山》《螢火蟲》欣賞《愛之夢》《愛的祝愿》12歌曲《彩云追月》,欣賞《彩云追月》《山歌好比春江水》
3歌曲《快樂的嚓嚓嚓》《校園的早晨》,欣賞《微笑波樂卡》《赤足走在田埂上》《春之歌》13歌曲《什么結籽高又高》《五指山歌》,欣賞《軍民團結一家親》
4歌曲《把心兒種在春天里》《快樂的小隊》,欣賞《OK星期天》《祝你快樂》14歌曲《七子之歌》,欣賞《東方之珠》
5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彩色中國》,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地圖――
―聽間尋路》15歌曲《愛的人間》,欣賞《我們共同的世界》
6歌曲《美麗的星座》《我的媽媽叫中華》,欣賞《我的祖國》16歌曲《理解多好》,欣賞《春節(jié)序曲》音樂大篷車 我的創(chuàng)造
7歌曲《楊柳青》聽《楊柳葉子青》《情系江淮》17期末復習
8歌曲《打麥號子》,欣賞《打麥號子》《對花》18期末測試
9歌曲《對花》,聽《花鼓》《我為祖國守大橋》
10歌表演 我的創(chuàng)造 露一手 采集與分享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2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上冊音樂主題:音樂和我的祖國。以《愛的禮贊》、《多么好》、《彩色的版圖》、《情系江淮》、《南海風情》、《歡聚與期盼》六個單元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活動與展示的平臺。貼近學生生活,體現經典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二、教學重、難點
1、用歌聲肢體動作大膽的表達內心的感受。
2、歌曲意境的創(chuàng)設和表現。
3、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歌唱,感受祖國的美好景象,體驗不同音樂體裁所描繪的春景,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特點;
2、在“我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根據所學的音樂內容,用自己的音樂方式開展創(chuàng)造活動;
3、了解有關地方民歌的基本知識,增添對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課前準備、復查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相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課堂形式多樣,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能的讓課堂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3、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3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第九冊的音樂教學內容人為八個單元:朝夕、農家樂、足跡、可愛的家、故鄉(xiāng)、歡樂的少年、雨花、冬雪。這八個單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風景等各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全面地體會到不同的審美意識。這學期的教學主要以唱歌為主,同時結合欣賞、樂理知識。在此基礎上能進行歌曲創(chuàng)編與同伴之間的合作。
二、教學目標
1、要求學會唱課本上的8首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樂理知識:下滑音、前倚音、拍號等。
3、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
三、重點難點
1、至少熟唱教材中的八首歌曲。
2、掌握讀譜指示:音符、力度記號、裝飾音、拍號等。
3、掌握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四、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fā)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chuàng)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因此在今后在學習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培養(yǎng),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fā)、培養(yǎng)、發(fā)展他們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認真?zhèn)湔n,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系學生,經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六、進度安排
1—2周第一課《朝夕》
3—4周第二課《農家樂》
5—7周第三課《足跡》
8—9周第四課《可愛的家》
10—11周第五課《故鄉(xiāng)》
12—13周第六課《歡樂的少年》
14—15周第七課《雨花》
16—17周第八課《冬雪》
18周復習
19周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4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屆五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音樂教學,已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如:樂理、識譜、視唱等。演唱的技巧和聲音都日趨完整。并有一定的豎笛吹奏能力。能夠自覺的聆聽音樂。整體素質不錯,但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有待糾正。
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新的人音版教科書,沿襲了以往的以單元為單位的編寫風格,嚴格遵循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為基點的理念。加強了時間與創(chuàng)造,加強了綜合與滲透,把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與始終。教材中所選的歌曲或樂曲都能貼近學生生活,具有童趣。本冊教材共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了2首歌曲進行表演,另外2首作為聆聽曲。內容圍繞主題展開,如第2單元“農家樂”就選擇了富有農村氣息的歌曲和樂曲。如《蘋果豐收》,《趕圩歸來啊哩哩》為表演內容,《豐收鑼鼓》,《快樂的農夫》為2首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充分感受“農家樂”。而教材中的樂理知識,如:6/8拍,裝飾音,升降記號等的認識和運用則要求滲透于教學之中,讓學生領會和運用。另外,本冊教材加強了合唱的訓練,要求教師在每節(jié)課中都能滲透和訓練。
三 教學目標
。ㄒ唬 表現
①能充滿自信的獨立背唱2~4首歌曲。
②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表演合唱曲目。
、勰茏跃巹幼鳎c其他同學一起合作排演歌曲。
。ǘ 基本樂理知識
、倌苷J識6/8拍并了解強弱規(guī)律。
②認識“#”倚音,波音等音樂標記
③了解變拍子的含義
、苣芤暢鶎W歌曲的旋律。
。ㄈ 聆聽
① 能積極的聆聽教材中的樂(歌)曲,并隨著音樂的情緒進行情感的表達。
② 能用語言,線條,圖片描繪聽到的音樂
③ 了解中外著名音樂家的生平,如舒曼,格里格。
。ㄋ模 器樂
① 能獨立吹奏2~4首歌曲或樂曲。
、 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奏多聲部曲子。
、 能用豎笛為歌曲伴奏。
四 教學措施
1.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tài)度、參與程度納入考查范圍。
2.認真?zhèn)湔n,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3.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4.鼓勵學生課外學習音樂。
5.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多方位感受音樂。
五 教學進度
1 2周 第一課《朝夕》
3 4周 第二課《農家樂》
5 7周 第三課 《足跡》
8 9周 第四課《可愛的家》
10 11周 第五課 《故鄉(xiāng)》
12 13周 第六課 《歡樂的少年》
14 15周 第七課《雨花》
16 17周 《冬雪》
18 周 復習
19 周《音樂宮》
20 21周 考查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的人文素養(yǎng)。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同學對于他們來說,樂理知識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接觸,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內容:
發(fā)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控制下,力求做到聲音位置的統(tǒng)一。
2、在擴展音域中,謹慎地擴展低聲區(qū)音域。
3、在二聲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連貫、流暢,音色的豐滿、圓潤,聲部的和諧、統(tǒng)一。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認識升記號,降記號。認識波音記號、倚音、滑音記號,學習其唱(奏)法。
2、視唱部分:
復習所學過的音階及音程練習。獨立或半獨立視唱單聲部歌曲。視唱二聲部歌曲片段及有臨時變音記號的單聲部歌曲。3、練耳部分: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節(jié)單旋律。聽記2~4小節(jié)節(jié)奏;聽記和聲音程。聽辨和聲音程在協和與不協和程度上的差異。聽辨歌(樂)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標記。
欣賞部分:
要求學生對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包括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有進一步的體會或認識。能感覺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中表現情緒、氣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對作品中的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作簡單的分析。
四、教材分析:
課本從提供的《秋天的小雨》、《銀色的馬車從天上來啦》、《在葡萄架下》和《大紅棗》等等兒童藝術歌曲及民歌。通過這些瑯瑯上口的旋律,讓學生的音樂感覺得到提高,對以后大量的欣賞奠定基礎。聽賞方面,課本中也提供了聽賞與跟唱曲目《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聽賞曲目《故鄉(xiāng)的親人》,等等。而且課本中還增加了活動項目,比如說《擁軍秧歌》,《即興接唱》和《音樂七巧板》等,這些課程將從上述四個方面增加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和賞能力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六、教學進度安排:
課次
周次
課時
課題
第1課
1、2
3
朝夕
第2課
3、4
4
農家樂
第3課
6、7
4
足跡
第4課
8、9
3
可愛的家
第5課
10、11
4
故鄉(xiāng)
第6課
11、12
3
歡樂的少年
第7課
13、14
4
雨花
第8課
15、16
4
冬雪
【五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5篇】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2-25
音樂教學教研工作計劃12-10
五年級下冊音樂教學總結12-08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4篇12-25
音樂學期教學工作計劃12-09
五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計劃12-25
五年級音樂下教學計劃12-10
五年級上音樂教學計劃12-12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22
關于小學五年級音樂教學計劃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