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
教后記這篇課文通過螞蟻冒著炎夏烈日搬運食糧,蟈蟈則乘涼、唱歌、睡覺,待到嚴冬來臨時螞蟻安然越冬,蟈蟈又冷又餓的對比描寫,深入揭示了只有辛苦勞動,才干換來幸福生活的道理,既富有教育意義,又適合學生表演。
開始設計時,我原想讓學生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說清圖意中,自然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句子,但真正學習課文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反而更善于、更愿意用肢體語言去表現(xiàn),于是我利用課文中的幾處空白讓他們做一做文章,如:“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課文一語帶過,所以我領導學生先看第二頁圖上蟈蟈的神態(tài)和動作,想象蟈蟈可能會笑話螞蟻什么?想想它們會說些什么?學生們有的說:“幾只蟈蟈看到了,譏笑螞蟻說:這么熱的天,還在搬食糧,真傻!”還有的說:“螞蟻啊螞蟻,瞧我們,多舒服呀!”又如:“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闭n文也沒有具體描寫,所以我知道學生再翻回第一頁看圖上蟈蟈的神態(tài)和動作,相象螞蟻在洞里安然過冬,那么蟈蟈過得怎么樣?這時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學生們有的說:“真冷啊,我快冷死了!”有的說:“我好餓!”還有的說:“我不該譏笑螞蟻。要是我也搬好食糧,就好了!边@些既充實了課文內(nèi)容中蟈蟈的話語和舉動,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當然,還一些有遺憾之處:如學生光注意表演、說話,甚至玩了起來,卻沒能很好地進入課文情境,有聲有色地朗讀。所以我認為在“要我讀”變?yōu)椤拔乙x”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去摸索的。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2
經(jīng)過多次磨講《螞蟻和蟈蟈》,坐下來想想,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去反思,讓自己從中找出不足之處,以在以后的教學中便改進。
一、“三步導學”引領整個課堂。
整堂課圍繞“三步導學”這一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有了這理論基礎,使整堂課上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二、采用適當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年級的孩子更喜歡直觀的感官刺激,根據(jù)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用他們?nèi)粘I钪斜容^熟悉的一棵“智慧樹”的成長貫穿全文的教學,這樣既調(diào)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給學生一定的自然知識,還很好地解決了第一課時要求瑣碎,不容易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我在這堂課中設置了新異的情境,達到聲光同步,視聽結(jié)合,給學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學生帶入生動的意境中,獲取豐富的表象,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
三、切實過好認讀關,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因為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所以特別注意了這一點。學生讀了一篇課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讀準確,句子讀得通順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生字會認、會記、記得牢,會寫并寫得漂亮。這些應是一年級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課時,我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開火車檢查詞組、長句子的認讀情況。在記生字、寫生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住字形,又通過我的寫字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從中悟出怎樣寫才好看,并在課堂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較好地落實了識字、寫字的內(nèi)容,并堅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寫字、朗讀相結(jié)合的原則。
四、注重課堂評價。
一年級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激勵性的評價,他們剛剛進入小學學習,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最怕的是在學生最開始學習就給他大的受挫性打擊,這樣會影響到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激勵性的評價不僅會使他在這一堂課上更加積極,而且也會鼓勵他在今后的學習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和熱情。所以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及時通過運用適當?shù)募钫Z言適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
不足的地方:
駕御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課堂生成的東西還是有限。
總之, 隨著課程標準頒布和實施,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盡其所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樂學、善學,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交往,構(gòu)建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氛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對于課堂的駕馭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積累,對“有效教學”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我相信只要有一顆不斷向上的熱情和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會越來越好的!
液壓學校 曹燕平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3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內(nèi),兩種昆蟲、兩種結(jié)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上這節(jié)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在讀讀、寫寫、演演、說說中,學的比較扎實,比較輕松。最大的收獲是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以下是我這節(jié)課的幾點收獲和體會:
一、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在教學《螞蟻和蟈蟈》這一課時,第一步就是激趣:通過現(xiàn)代教育的多媒體手段展示全課文的動態(tài)畫片,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產(chǎn)生主動閱讀的要求;第二步:將夏天螞蟻勞動、蟈蟈休息;冬天各自得到不同結(jié)局的畫面,配合課文出示,激發(fā)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
二、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自主探究。
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學生進行表演體,通過自己的主體體驗,學生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螞蟻搬著重重的糧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fā)出由衷的贊揚。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探求拓展學習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語文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方面,擔負著重要的角色。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一就是: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螞蟻和蟈蟈》一課中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這里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余地。這個故事的結(jié)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nèi)在心理。兩次想象對比,相異而豐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受到自主教育求得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這類發(fā)展創(chuàng)造想象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縱深發(fā)展,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積累運用語言文字,加深內(nèi)心體會
教學到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編了一篇三字經(jīng), 內(nèi)容如下: 烈日下,小螞蟻,搬糧食;綠蟈蟈,忙乘涼。
北風吹,勤螞蟻,多幸福;懶蟈蟈,被餓死。
小朋友,學螞蟻,愛勞動;展未來,生活美。
學生在學習三字經(jīng)的同時再次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還注重成語的積累,借助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我結(jié)合《練習七》教學了幾條成語,“有備無患,防患未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利用故事情節(jié),學生輕松地懂得了成語的意思,也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涵的理解。
隨著課程標準頒布和實施,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盡其所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樂學、善學,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交往,構(gòu)建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氛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4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細細品讀課文,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中,兩種昆蟲、兩種結(jié)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配上直觀的圖片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nèi)容。
在教學設計時,我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訓練,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jié)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yōu)和劣。激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調(diào)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悟讀、演讀文本。
一、為說話訓練搭建平臺
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請學生觀察畫面,想象小螞蟻們還會怎樣搬糧食?推、拉、抱、扛等詞都學生都說了出來,我順勢出示“有的??有的??,個個??”的句式,讓學生練說。在說話練習之后,讓孩子們親自表演出來,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體驗,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螞蟻搬著重重的糧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fā)出由衷的贊揚。
在后面理解蟈蟈們在炎熱的夏天休息時也是一樣。在說話訓練中讓孩子們充分明白蟈蟈自由自在、懶惰的本性。接著,我還結(jié)合孩子日常的活動,讓他們練習“下課了,同學們有的??,有的??,個個??”和“大掃除時,同學們有的??,有的??,個個??”的說話。就這樣,在觀察、練說、表演、朗讀中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為語言積累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在本單元的讀讀背背中,讓孩子積累的是“有備無患 防范未然”、“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這恰好是對本課中螞蟻勤勞身影的真實寫照。在學生的讀、思、議、說之后,我適時地出示以上及“未雨綢繆 、得過且過”等詞語,讓孩子在語言環(huán)境中積累、豐富語言,這樣的積累,他們很容易在具體生活中調(diào)動積累。
三、為想象力插上翅膀
為了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訓練,我抓住課文最后一處: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而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補充文本: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間到了第二年夏天,蟈蟈又見到螞蟻在搬糧食……在孩子們的想象中,有不思悔改,終于沒能熬過第二年冬天的蟈蟈;有知錯就改,也開始儲存糧食的蟈蟈;還有沒有儲存糧食,但和螞蟻成了好朋友,與朋友一起溫暖過冬的蟈蟈??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語言訓練的平臺。我一直在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搭建學習的平臺,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5
1. 創(chuàng)設情境,讓每個同學都能踴躍參與其中,并能在參與中表現(xiàn)自我,提高自己。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將“趣”放在首位,以趣為導、以趣促動:看著噴火的大太陽,孩子們把那句“夏天真熱”讀得淋漓盡致;親身體驗一回小螞蟻搬糧食,他們終于知道了勞動的辛苦;分別走進螞蟻和蟈蟈的“家”,讓他們看一看、聽一聽,勞動與懶惰的差異已不言而喻。生動有趣的環(huán)境布置將孩子成功地引領到情境中去,同時也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說話的氛圍。
2.抓住課文中“有的——有的——有的———,個個——。”這個句式,先讓學生說說螞蟻是怎樣搬糧食的?再讓學生根據(jù)插圖想象:螞蟻勞動時還會有哪些動作?并表演這些動作。這樣學生既可以練習說話,又真切感受到螞蟻在夏天搬糧食是多么辛苦和艱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3.教學時對蟈蟈“笑螞蟻是傻瓜”只是一筆帶過,沒有具體描述。于是,我指導學生看圖上蟈蟈的神態(tài)和動作,想象蟈蟈可能會笑話螞蟻什么?想想它們會說些什么?這樣,教師啟發(fā)學生觀看插圖和想象,充實了蟈蟈的話語和行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4.教學時我還將課文進行拓展。在帶領學生理解課文含義后,我將書本歸還于學生,拋出一個問題:“第二年夏天到了,如果這幾只蟈蟈僥幸沒有餓死,它們會怎么樣做?”由于教學時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所以對于這個問題我只做了適當了點撥孩子們就表現(xiàn)得很出色。
遺憾之處:
。1)教學中,雖然我注重了朗讀地指導,留出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朗讀,但如何讓學生去觀察、體會,從而使學生能夠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讀,切實地把“要我讀”變?yōu)椤拔乙x”,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去探索的。
。2)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聯(lián)系得不夠緊密。生字的教學應隨課文進行,而不是學完課文后才來學習生字。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有遺憾才會不斷有新的起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不斷地吸取更多的經(jīng)驗,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進一步地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6
上這節(jié)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在讀讀、演演、說說、寫寫中,學的比較扎實,比較輕松。最大的收獲是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摘蘋果復習詞語;聽聽風聲感受冬天的寒冷。在生動、形象、逼真的環(huán)境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探索語言的熱情,對學習課文有著極其重要的情緒影響。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說、去思、去讀,給予他們思維、說話、讀書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運用多媒體手段再 現(xiàn)螞蟻搬糧食的情景,學學螞蟻搬糧食的樣子,實現(xiàn)了“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愿望,有效的喚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纯磮D片,再引導交流,使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和感受語文。為師生、生生與文本之間的相互對話奠定了基礎,從而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感情朗讀也水到渠成。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從課文和 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有效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了學習效率,也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7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我圍繞朗讀和說話組織展開教學。
一、在情境中朗讀
本文是一個情境性很強的童話故事,低年級的孩子往往通過感性認識獲得表象,運用表象進行“形象思維”,因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在教學中十分必要,它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從感受形象開始學習,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能有效的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情緒,使學生進入角色,興趣盎然。如課文開頭第一句“夏天真熱!蔽依枚嗝襟w結(jié)合課文展示了一個夏天野外太陽火熱照著大地的鏡頭,通過“從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通過朗讀讓人感受到夏天的炎熱嗎?”兩個小問題,學生自然而然的在指讀、賽讀和互評中讀好了這句話。
又如讀“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這句,我邊描述:“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炎熱的夏天過去了,寒冷的冬天來到了,聽,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边叧鍪径斓漠嬅娌シ盼鞅憋L的錄音,當學生都沉浸在情境中時,我出示句子順勢說:“能讀好這句話讓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嗎?”學生的感情很容易就讀出來了。
二、在想象中說話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想象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他們的思維具體形象,而語文教材的情境性更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象點,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如課文中“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
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這里提供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我抓住契機,多媒體出示畫面,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蟈蟈的表情、動作,啟發(fā)想象。
學生說:“你們這么熱的天還搬糧食,不知道休息,真是傻瓜!薄罢媸且蝗荷倒,搬糧食多累!瞧,我們在大樹下乘涼、唱歌,多快樂!”這個故事的結(jié)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币步o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讓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學生說:“真冷啊,我快冷死了!”“我好餓。 薄拔也辉摮靶ξ浵。要是我也在夏天搬好糧食就好了!
兩次想象對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明白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8
四月十六日,聽了倪老師的一課《螞蟻和蟈蟈》,倪老師教學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巧妙自然,也給了學生充分的說話訓練的機會。從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老師的精心設計,細心準備,對于課文的解讀很細致,但是,因為對每個細節(jié)都很關注,面面俱到,所以感覺有些瑣碎。張校長對此提出了“大開大合”的教學理念,從整體入手進行教與學。在同組老師的共同幫助下,我對《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的教學重新進行了設計,把目標精簡為兩個:一個朗讀,一個表演,舍棄了零散的枝節(jié)。
在教學過程一開始,我就從一個大問題入手,讓學生聽示范錄音,思考“螞蟻在干什么,蟈蟈在干什么?”學生在聽的時候也受到了任務的捆綁,讓他們有事可做。這個大問題正好引出課文中的兩個重點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必要的講解還是需要的,所以我對這兩個重點句子進行了講解,讓學生對這兩個句子的留白處進行補足,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表演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在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圖片,讓他們的想象有一個方向。他們能看著圖片說出“推、扛”等動作,能想象出螞蟻會搬米粒、搬蟲子等。經(jīng)過提醒,注意到是夏天搬糧食,食物很重,學生能說出螞蟻可能會說“天氣真熱呀”,“好累啊”,一邊說,一邊還加上了擦汗的動作。在討論蟈蟈會怎么嘲笑螞蟻的時候,學生也很起勁,說出了會嘲笑螞蟻“你們真傻啊”,“真是一群傻瓜”等句子,邊說還邊加上了動作。我又及時讓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學生基本上把講到的動作都表演出來了,看來,學生真的是理解了這兩個句子。蟈蟈的結(jié)局讓蟈蟈很后悔,學生也能說出他們后悔當初沒有和螞蟻一起搬糧食等。
接下來,我讓學生做一回小演員,表演故事。學生愛表演,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我先讓學生討論怎樣演好螞蟻和蟈蟈這兩個角色。在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提前給每一組設了一名組長,負責分配角色,指導表演的任務,避免出現(xiàn)分組表演時候因為角色不清,或者幾個學生爭演某個角色而出現(xiàn)的混亂。通過討論,我們得出了表演的幾條評價標準,給學生表演和評價提供了依據(jù)。第一組表演完,我讓觀看的學生做評委,提出改進意見,我給學生及時總結(jié)這些不足:比如,第一自然段雖然只講到螞蟻,但是螞蟻在搬糧食的時候蟈蟈已經(jīng)到大樹下乘涼了,他們是同時的;蟈蟈在嘲笑螞蟻的時候,螞蟻應該繼續(xù)背著糧食往前走,不應該停下來;做旁白的學生也應在適當?shù)牡胤酵R幌,給小演員自己發(fā)揮的空間,把螞蟻和蟈蟈的對話加進去。接著,又針對這些意見進行小組練習。每一個學生都進入到表演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了。在此基礎上,我又請一組學生上來表演,這一次比第一組有了進步。螞蟻和蟈蟈的表演同時進行,表演中也能加上一些自己的語言。說明剛剛的學習是有效的。在表演過程中,我也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學生伴著音樂進行表演,興致頗高。在表演中體會到夏天,螞蟻和蟈蟈對待勞動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冬天他們不同的結(jié)局。
這篇課文中蘊含著一個道理: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但是直接把道理灌輸給學生的方式并不理想,課文內(nèi)容淺顯,我覺得學生通過上面的學習和表演,能夠自己把這個道理領悟到了。于是,我讓學生續(xù)編故事,找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各一名上來續(xù)演故事:第二年夏天,螞蟻和蟈蟈遇到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學生的表現(xiàn)比較理想。螞蟻說:“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毕X蟈說:“謝謝你提醒我,小螞蟻,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弊詈,我讓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分別對小朋友們說一句話。蟈蟈代表說得比較深刻:“小朋友,我們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以后就要像蟈蟈一樣挨餓。如果你現(xiàn)在改過來還是來得及的。”她已經(jīng)把課本中的道理遷移到了學習中來。那我們老師什么都不用多說了,學生自己已經(jīng)明白了這個道理。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9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本文圖文并茂,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nèi)容。小結(jié)課堂教學過程及各位老師的點評,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一、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根據(jù)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時我充分運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加以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比如夏天螞蟻辛勤地搬糧食,蟈蟈自由自在地玩樂;冬天螞蟻們在洞里安然過冬,蟈蟈們又冷又餓,下場悲慘等等,都已圖片示之,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加工,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會,進而在讀出感覺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
二、抓住教學重點,有目的進行教學,多種形式朗讀
課文主要通過螞蟻和蟈蟈的對比展開,特別是對于夏天里螞蟻和蟈蟈的對比,應該成為教學的重點。本課中我圍繞此部分,進行讀相關段落,找相關語句,做相關動作等方式幫助學生感悟螞蟻的勤勞和蟈蟈的懶惰。并且將語言文字的理解與相關語境相結(jié)合,如理解“自由自在”時,我讓學生找出蟈蟈的相關動作,再想象還會有什么樣的動作,這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這就是——自由自在。
本節(jié)課中,學生進行了多樣的朗讀,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賽讀,齊讀,表演讀,教師范讀等,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提高了朗讀水平,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找出課文中的留白,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螞蟻和蟈蟈》一課中,有多處情境可拓展學生思維,如:課文中描寫螞蟻搬糧食的動作的詞只有“背”、“拉”,寫蟈蟈自由自在樣子的也只有“唱歌”、“睡覺”這兩個,事實上,圖中所畫或者它們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因此,教學時,我讓學生動腦筋去想一想,螞蟻還會用什么動作搬糧食?蟈蟈還會干什么?如: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你還能想出它們會有哪些動作,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在學做螞蟻的背、拉動作后,再讓學生邊做小螞蟻搬糧食的動作邊讀句子。我讓學生來夸夸小螞蟻,有的孩子說勤勞,有的說吃苦,有的說勇敢,不懶惰等。同樣我在教學完蟈蟈夏天的表現(xiàn)以及學完全文后也安排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尤其在學完全文后,我設計了這樣的說話練習:你想對螞蟻、蟈蟈或是自己說點什么?孩子們不僅有對螞蟻的夸獎,對蟈蟈勸說,還有對自己的鼓勵——向螞蟻學習,做一個勤勞的好孩子。
教學中也還有一些地方?jīng)]有進行設計或處理不當。
1、沒有完全抓住教材中有重點詞語進行教學
《螞蟻和蟈蟈》一課中有這樣幾句話“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教學中我沒有引導學生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以此來感受蟈蟈夏天里的神氣,所在直到課文學完后,仍有學生不能明白為什么課文結(jié)尾會說蟈蟈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鄙駳狻币辉~也是文是比較重要的詞語,而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進行思考。
2、對學生的評價要用鼓勵性的語言
進行小組賽讀時,我有這樣的話:你們小組的螞蟻能讀得更勤勞些嗎?我的語言表面上是在激發(fā)這組同學,讓他們讀出相關語氣,可是對沒有關注到其他同學的感受。
3、語言不夠簡練
教學中對于學生回答聽問題,我總是在不斷地進行重復,不管學生說得準確與否,準確的,我會重復,不準確的我也重復,不斷地重復學生的回答,這樣做會讓學生更加關注到老師的話,而忽視了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4、對于有難度的問題,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教學中我進行了幾次語言的訓練:如這是一只()的螞蟻。進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訓練,這些問題學生能夠通過思考進行回答,但是教師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教學中我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思考急于讓學生回答。雖然孩子勉強回答了出來,但是是在我的提示下進行的。相信如果孩子的足夠的時間,他們會說得更好!
5、學生的學習方法訓練不足
教學蟈蟈在夏天的表現(xiàn)時,我讓學生進行自學。在此之前,我沒能對螞蟻的表現(xiàn)部分的學法進行小結(jié),只是簡單的借助黑板上的幾個字進行了要求,有的學生沒有完全領會老師的意思,沒有按要求進行學習。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進行細致地訓練,幫助他們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以,促進他們的學習。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0
以“我要爭奪聰明花”這一激勵手段為切入點而設計的這節(jié)識字課,充分體現(xiàn)。
、拧敖處,放心地放手吧!”在新的課改形勢下,教師必須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甘于寂寞,學會等待,懂得賞識。把點撥、啟發(fā)、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質(zhì)疑、理解、感悟、探究還給孩子們。
⑵“孩子們,看你的!”陶行知先生說過:“只要把兒童解放出來,小孩能辦大事!闭n堂是孩子們的。他們不再是被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主動探索知識的主人。只要有機會讓他們自主選擇、自讀自悟,他們就能自主地獲取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xiàn)問題,體悟情感。
⑶“課堂,越發(fā)開放了!”課堂的開放除了在師生觀念上的轉(zhuǎn)變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也體現(xiàn)在課內(nèi)向課外的開放。社會是大課堂。在識字這一小課堂上,憑借一雙“慧眼”。把識字與生活之間 “契合點”挖掘出來,將識字與“鏈連”起來,使孩子們的學習進入更加開闊的天地。如:當生字寶寶學會了,讓孩子們到課外書中,到社會中去尋尋他們的蹤影,跟他們聚聚舊情。孩子們在“尋”的過程中獲得比教材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取凹睿阏嫔!”“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奮!薄俺晒Φ目鞓肥且环N巨大的情緒力量!币浴盃帄Z聰明花”為線索貫穿整堂識字課,充分利用低年級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營造了鮮活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孩子主動積極參與到識字活動中去,點燃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培養(yǎng)競爭意識,感受成功的快樂。再加上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優(yōu)美自然的體態(tài)語,來一個滿意的微笑,贊美的眼神,默許的點頭,溫柔的撫摸,使孩子們感到器重、關切、愛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充滿賞識,充滿愛的識字課堂里,孩子們的識字熱情怎能不高漲呢?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反思06-12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反思11-29
教學《螞蟻和蟈蟈》的反思06-12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4-10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1-03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8-21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10-30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8-03
《螞蟻和蟈蟈》課后教學反思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