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角的分類和畫角練習課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角的分類和畫角練習課的教學反思1
每一板塊的設計都很有層次性,突出每一板塊的主體。做到分層練習,層層遞進。大量的角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對角有更深的印象:通過第3題可以讓學生在折一折、看看的活動中,利用直觀形象來說明這三類角的關系,鞏固2個直角=1個平角,4個直角=2個平角=1個周角的認識;通過鐘面分針的轉動形成各種各樣的角,著重讓學生通過對角度數(shù)的了解,正確的進行判。第5小題是結合學生對五類角的認識及對它們度數(shù)范圍的理解,系統(tǒng)的概括角的分類,進一步明確分類的依據(jù)。第6、7兩題是讓學生對一些特殊角度數(shù)的了解,明確對于這類角可以用三角尺進行度量,通過對這兩題的對比,發(fā)現(xiàn)除特殊角度外,其余角度更需要量角器進行度量,并且鞏固練習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用兩副三角尺畫角學生比較有興趣,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畫圖不是特別較熟練,量角的度數(shù)不夠精確,需要多練;或者畫出來的角頂點不是尖的而是圓的。
通過不同類型題目的練習,學生能對角的相關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對如何求一些角的度數(shù)有了自己的方法,但是還不夠熟練。還有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將知識進行整合,讓學生估一估自己所畫的角是否正確。將內(nèi)外圈不分,將鈍(或銳)角畫成了銳(或鈍)角。
所以在教學中還要強調要求學生能夠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索,總結畫角的檢驗方法。學生當分不清量角器的內(nèi)外圈畫出角后,要馬上用學過的角的分類的知識回頭檢驗自己的角畫對沒,使學生形成及時估計、檢查的習慣。
角的分類和畫角練習課的教學反思2
本節(jié)課我利用活動角引出各種大小不同的角,幫助學生發(fā)展對角的認識,加深對角的理解。學生在操作活動角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來進行各種角的特征的學習,從而認識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提高學習效率。根據(jù)度數(shù),教會學生選擇適宜的工具畫圖,會用三角尺畫出一定度數(shù)的角,重點是掌握用量角器畫角,能初步估計角的大小。
教學“角的分類”時,我讓學生利用活動角,通過邊操作邊觀察,感受角有大有小,理解銳角、鈍角不是指某一度數(shù)的角,是指某一固定范圍的角。并能根據(jù)角的大小對角進行分類。在操作中體會1周角=2平角=4直角。
教學“畫角”時,先是根據(jù)上節(jié)課記住的三角板上的三個角來畫90°、30°、60°和45°的角,比較簡單,主要問題是部分學生的三角尺頭上磨圓了,所以畫出的角,頂點不夠尖。針對這一情況,要求學生先畫兩條邊,再把兩條邊延長,相交成一個點。接下來用量角器畫角,先讓學生嘗試畫60°的角,大部分學生根據(jù)量角的方法都能畫出來,引導學生總結畫角的`步驟:兩重合(中心點與頂點重合,射線與0刻度線重合),找刻度,連線,畫角這一環(huán)節(jié)也算是順利的,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容易把內(nèi)、外刻度線混淆,導致畫角錯誤。
教學“想想做做”第4題時,學生很容易就能準確判斷每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了什么角。但判斷1時、2時、5時、10時,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的度數(shù)時,還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我引導學生把12時看作是一個周角,而鐘面上有12個大格,3時和9時正好是直角90°,學生馬上想出可以計算每個大格的度數(shù),用360°÷12=30°,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量,只要數(shù)一下時針和分針之間是幾大格就可以了,但是部分學生空間觀念沒有形成,一定要有實物,學生才能準確計算。
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較好,但是概念較多,很容易遺忘或混淆,還需要多練習。
角的分類和畫角練習課的教學反思3
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兩個知識點:認識直角、平角、周角,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明確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角分為銳角、直角鈍角,會根據(jù)圖形或度數(shù)判斷是哪一類角。周角的認識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這節(jié)課,我們把“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作為判斷平角和周角的依據(jù),是對學生用角的組成來判斷角的.一個知識提升,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們把這節(jié)課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學生小組分工合作量角,根據(jù)角的讀數(shù)把角分為銳角、直角、鈍角并說出各類角的特征。
2、認識平角,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又分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質疑——引出平角——學生用活動角擺出平角——學生用量角器量出平角的讀數(shù)——探索平角和直角之間的關系——教師小結。
3、認識周角,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也采用了和第2環(huán)節(jié)相似的教學方法。為了突破認識周角這個教學難點,我們除了設計以上教學步驟還很好的運用了多媒體展示動態(tài)的角,和活動角操作來幫助學生認識周角。
疑問:在認識周角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yōu)榱俗寣W生感受隨著邊的張開角是由小到大變化的,在用動畫展示的時候,在180度和360度之間稍作停留,讓學生判斷這時的圖形是不是角,猜想一下它大于180度還是小于180度,通過判斷想加強學生對“兩條邊叉開的越大,角越大”這句話的理解,為周角的認識作鋪墊,讓學生知道周角是360度,而不是0度,也讓學生知道180度和360度之間還有別的的角存在(因為在另外一個班上課時,有很多學生認為180度之后就是360度,中間沒有別的角存在)。在評課時,有老師指出:增加這個環(huán)節(jié)有點超綱,給學生增加負擔,到底有沒必要增加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疑問。
不足:縱觀整節(jié)課,教學目標還是很好的完成了,但是還是存在很多不足:1、四人小組活動還是流于形勢,沒有實質性的訓練,學生不能很好的分配工作量,只是自己做自己的,不能很好的配合,這一點需要向生本教育的老師學習。2、時間控制不好,練習時間不足,量角的那個環(huán)節(jié)不應該在課堂上完成,應該提前要求學生回家完成,然后課堂上再小組活動按照角的度數(shù)分類即可,這樣就會節(jié)省很多時間。3、在判斷180度和360度之間的圖形是不是角時,教師沒有指著角的符號來提問學生,指向不明,導致部分學生出錯,這里浪費了一點時間。4、我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一年的新教師,在語言的組織方面還要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加鍛煉,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謝謝!
【角的分類和畫角練習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畫角的教學反思
6.旋轉與角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