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jié)成功的活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多次的磨課、反思、再上課一點點成功的,對于我組織的數學活動《小熊請客》我從以下四方面總結。
一、反思目標制定與達成
目標一:能手口一致的點數五以內的實物,并說出總數。在活動中幼兒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出蘿卜4個、小魚3個、骨頭2個以及點卡上的總數并說出來。
目標二:能給1-5的實物進行點卡匹配。剛開始我問孩子你怎么知道這個點卡上是4的孩子回答不上來,他們只是大概的說這邊兩個,那邊兩個所以總共4個,其實也是一種總結的方法,最后也有孩子能夠回答上來是用點數的方法確定是4個點對應4個蘿卜。
目標三:能按照活動的規(guī)則進行操作,并樂于講述。1、在最后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我讓孩子們每人拿一個操作單時有的孩子找不到操作單,有的孩子竟然操作了兩張。但是最終原因還是因為我沒有說清楚,如果確定每組的人數孩子再去操作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2、孩子能夠按照我說的要求點數操作單上的小動物的數量再找相對應的點卡,這點目標是達成了。3、在操作結束后幼兒能夠大膽講述,例如我請子鳴講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卡片,都有什么的時候,他能清楚表達他拿得是小狗的操作單,有三個骨頭,對應的是三個點。
總的來說第一和第二個目標達成了,而第三個目標達成不太好。
二、反思教學準備
本次活動總共準備的教具有小兔子、小狗、小貓各一個,骨頭、蘿卜和小魚的圖片各一張以及相對應的點卡一套。學具有沒人一張操作單和對應的點卡。整體來說準備不充分,沒有1和5相對應的`實物和點卡,不算完整的5以內的數物對應。
三、反思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過程整體很流暢,但是有三點需要進一步的提升。
1、在集體操作環(huán)節(jié),請孩子操作后我試圖讓孩子說出自己是怎么確定這張點卡對應的是相應的物體的時候,孩子怎么都說不出來,這個時候我缺乏相應的引導,最后有的孩子已經說出來的時候我缺乏對這次經驗的總結,這是做的不到的地方。
2、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操作結束后幼兒講完自己的操作單過渡到一起參加舞會很突然,銜接不好,給人一種看不明白的感覺。
3、操作后如果能把操作單都粘貼到相對應的小動物的下面然后再進行舞會的話整個活動會稍顯完整。
四、反思師幼互動情況
本次活動我利用幼兒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和情景的方式導入,能很大程度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集體操作環(huán)節(jié)孩子很容易被情結吸引,跟著我的思路進行,操作后幼兒找伙伴一起參加小熊的舞會極大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動靜交替也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只有經過不斷的反思和磨練才能組織好一節(jié)活動,相信經過我不斷的反思總結我一定會組織好這節(jié)活動。
【《小熊請客》教學反思的】相關文章:
教學的反思小熊請客07-14
小熊請客教學反思06-04
小熊請客教學反思05-20
《小熊請客》教學反思示例06-24
小熊請客教學活動反思06-24
小熊請客教學反思范文12-11
小熊請客反思08-19
小班語言《小熊請客》的教學反思06-24
小學數學《小熊請客》教學反思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