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面積》這單元的概念比抽象,備課時,我分析了教材的邏輯關系,理順了教學內容間的關系,從大處上做文章,在小處中潤色,在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ㄒ唬﹦(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密不可分, “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雙邊活動過程。師生以什么樣的心境進入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面積這一概念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可能聽說過,但是要透徹地理解什么是面積卻不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在課前我就以拍手歌的形式導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接觸本節(jié)課的知識,將“面”在生活中的應用有趣化,貼近了學生的生活!昂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課的引入是比較成功的。另外,在教學中我關注到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維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環(huán)節(jié)設計張弛有度。
。ǘ┲庇^操作,理解含義。
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面、課桌面、藥盒面等出發(fā),引導學生“選擇身邊的一個物體,邊摸邊說說這個物體的一個面” 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借助身邊的'物體,選擇其中的一個面,來感受它的大小”感知“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選擇身邊的一個物體舉例子說說它一個面的面積”感知“物體表面的面積”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物體表面的的面積”這一概念。從實物紙板自然過渡到“封閉圖形”,從而觀察、比較出封閉圖形也是有大小的。這兩個基本概念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重中之重,也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所在。我在“物體表面的面積”一部分教學中花了大功夫,為后來教學“封閉圖形的面積”做好了鋪墊。我在引出和講解面積的概念和含義時,給學生在理解上留了很多個比較容易的思維臺階,讓學生能慢慢的拾級而上,理解并基本說出面積的含義和概念。
。ㄈ┖献魈骄,激活思維。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究的過程。任務驅動的設置,可以使學生迅速的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引發(fā)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沖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生的欲望!氨纫槐取敝,前兩組都非常容易比較,而第三組學具學生在觀察后卻不能統(tǒng)一意見,從而產生了矛盾,老師及時引導并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同學們小組合作,動腦筋,想辦法。通過他們的實踐探索活動,經(jīng)歷兩個圖形的面積的大小比較過程,從中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ㄋ模┯螒蛟O計,拓展延伸。
我覺得本課設計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比較成功,學生在第一個“比一比”游戲中鞏固了面積的概念,而且介紹了“觀察法”和“比較法”;在第二個游戲“猜猜看”中男女生分組看誰猜得準。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前一個練習中數(shù)方格時總結出了,方格越多面積越大,很自然的這個練習中學生會認為女生看到的16個格的面積大。不但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漲,而且還自然引出來“面積單位”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我想這與符合學生個性和心理的教學設計是分不開的。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面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面積》的教學反思03-29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面積》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0篇)11-02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四單元《面積》的教學反思(通用9篇)04-22
面積單元教學反思05-22
關于面積單元的教學反思08-30
《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學反思09-03
數(shù)學面積的含義教學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