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知識體系的艱巨性
初中學生由于認知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其通史知識相對而言較為薄弱,與中考復習所要求的學科基礎之間形成了矛盾。且由于歷史的開卷考形式,造成學生對歷史存在著思想上的不重視和許多不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利于知識體系的構建。
從近幾年歷史試題來看,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比較重視歷史體系及專題知識的考查,有縱向綜合的專題,有橫向比較的專題,有中外聯(lián)系,也有古今比較。針對這一特點,復習中要宏觀把握中外歷史大專題,也要微觀落實小專題的知識點。試題中無論是圖、表、文字、材料題還是問答題,都具有歷史專題的特點,都是對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對不同階段歷史現(xiàn)象發(fā)展過程的考查,因此,根據(jù)中考試卷歷史試題的特點和新課改的精神,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根據(jù)知識結構和知識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重新組合和梳理歷史知識,主要在對教材內容的重視及處理的把握程度上,建構歷史體系,形成歷史專題,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趣味性教學的必要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普通能依據(jù)課程改革的精神和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組織教學,比較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能力、覺悟的培養(yǎng),關注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話及關注熱點問題、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但在客觀上還存在讓學生死記硬背,歷史課成了大容量的復習—考試—講評課的現(xiàn)象,周而復始。原本在七、八年級為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而運用的圖片、音樂逐漸消失在課堂中,這不利于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所以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三維目標不可偏廢,是我們目前極需研究的一項內容。在教學中重視過程與方法,深入研究教材,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在實際趣味性教學的同時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
【中考歷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考歷史教學反思范文03-24
中考后的歷史教學反思07-03
歷史教學反思_歷史教學反思03-09
中考后的歷史教學反思(精選5篇)04-02
歷史的教學與反思07-04
歷史的教學反思10-07
歷史教學反思01-03
中考后的歷史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4-02
對歷史教學的反思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