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課文,趕考秀才的教育智慧在我的頭腦里凝成鮮明的風景,讓我有強烈的沖動:要做秀才那樣有智慧的教師!
秀才的智慧在于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那秀才隨便翻了翻米芾的字”,看似隨便,其實秀才在那一翻一看中就發(fā)現(xiàn)了米芾學字的弊端,也發(fā)現(xiàn)了米芾是一個求學上進的人。于是秀才在那么一瞬間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要我教你寫字,先要用五兩紋銀子買我一張紙去寫!边@也體現(xiàn)了秀才的智慧——善于“對癥下藥”。
我們在評價學生時,往往只能看到學生的不好,只是一味指責。經(jīng)常聽到老師抱怨一些孩子書寫很亂,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而后就是懲罰學生加倍抄寫,老師很少考慮學生“不好”的癥結在哪里,對此“癥狀”該如何“下藥”考慮得就更少了。
雖然我們在喊著素質教育,在喊著“減負”,然而現(xiàn)在的老師依然在考試的指揮棒下疲于奔命,不厭其煩地給學生布置成堆的作業(yè),機械地畫著對號、錯號,累了自己,也累了學生?晌覀兓仡^看教學效果,卻讓我們的眉頭無法舒展:學生寫了十遍的詞語,一遍不如一遍規(guī)范,并且出錯連連;學生做了十幾頁的練習題,書寫 “龍飛鳳舞”,數(shù)字抄寫錯的學生占了小一半;漢語拼音抄寫一行,從第一個錯到最后一個,學生只是在機械地“抄”,抄的是什么,根本就不過腦子……如此的作業(yè),對學生的學業(yè)進步能有多大的作用呢?我想正面作用沒有多少,負面作用卻不容我們忽視: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被“作業(yè)的重負”壓垮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花被“作業(yè)的重負”壓滅了;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被剝奪了;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失去了……
試想:如果那秀才也規(guī)定米芾一天必須寫多少字,以量而定,不以質取,米芾還能有后來的造詣嗎?
我們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也要講“質”而不是論“量”。我們關注學生寫作業(yè)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生寫作業(yè)的過程,力求讓學生寫作業(yè)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過程。
【四年級《米芾學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米芾學書》課程教學反思06-14
《米芾學書》課文教學反思02-14
《米芾學書》教學設計01-16
四年級下冊《米芾學書》教學反思07-20
《米芾學書》教案07-04
《米芾學書》教案08-31
S版四下《米芾學書》課文教學反思06-14
《米芾學書》語文教案07-05
《米芾學書》讀后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