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在欣賞活動中,是人類精神文明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也是完成音樂藝術第三度創(chuàng)造的不可忽視的方面。
在前幾天欣賞課中,我和學生一起欣賞了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彼得與狼》是一首交響童話,全曲長27分鐘,這么長的一個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課堂中完成,顯然是很困難的。所以我根據(jù)實際情況,把樂曲根據(jù)片斷剪輯了幾個短小的'音樂片斷,配上簡單的動畫形式,讓學生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在興趣激昂的情況下不知不覺的感受音樂,了解音樂,并掌握樂器的音色特點。我采用講故事的手法,用情境導入,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表現(xiàn)的不同人物,重點讓學生區(qū)分出不同音色的特點。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樂器在節(jié)奏、音色、旋律、速度及不同的音區(qū)所表現(xiàn)出來的音樂形象,并能概括出各角色的形態(tài)和性格:彼得——性格勇敢、聰明、機智; 小鳥——活潑、機靈;鴨子——行動搖擺、反應遲鈍;貓——動作靈活、行動敏捷;爺爺——言語嘮叨、行動遲緩、做事嚴謹;狼——性格貪婪、兇殘、陰險、恐怖,
在這堂課的教案中我準備了聽、說、講、演、創(chuàng)作等幾個環(huán)節(jié) ,但實際課堂中,我沒有讓學生出來表演一下,也許是時間的關系,我怕時間不夠,所以本來設計好的請學生到前面把貓、小鳥、狼、爺爺?shù)冉巧谋硌萏^了,后來想想很是遺憾,其實簡單的表演更能增加學生對樂器音色的掌握,了解每樣樂器所表現(xiàn)出的人物性格特點,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這可以作為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自己進行想象,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路和創(chuàng)新意識。
【音樂《彼得與狼》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彼得與狼》教學反思09-23
《彼得與狼》音樂課教學反思03-14
彼得與狼教學反思11-26
彼得與狼教學反思12-22
《彼得與狼》教學反思07-28
《彼得與狼》的教學反思11-24
彼得與狼》教學反思03-29
《彼得與狼》教學反思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