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節(jié)課,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算一算、估一估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質量單位噸。
1.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經驗很少,接觸這些質量單位的機會更少。針對這種情況,光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課件,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主動接受信息,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2.結合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學生認識了噸,掌握了噸與千克的關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例8,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同學或老師的體重。
2.講故事。
張伯伯的農場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收獲了好多的大米,張伯伯要把這些大米裝在袋子里,準備運到城里出售,他會選擇什么樣的車呢?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游戲和故事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師生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噸。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張伯伯要運送大米,選擇集裝箱和火車運送,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學生看車廂上的數,說出它們的載質量)
(2)1噸到底有多重呢?還是讓這些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課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學生通過計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課題:這10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噸是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板書:1噸=1000千克)
2.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1)在班級里找到一名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問:1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多少千克?
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呢?(指出: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1噸。然后讓班級的40名同學到前面站成密集隊形,體會1噸的視覺效果)
(2)讓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卡,豐富對噸的感性認識。
(3)聯系生活實際,找一找質量是1噸的物體。
(4)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計量鯨、大象的體重,計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質量等)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最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8-26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06-20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09-27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19
新課標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7-22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07-09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5篇06-21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2篇)12-16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