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要下雨了》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本教學解讀
《要下雨了》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燕子低飛、魚游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介紹了下雨前燕子、小魚、螞蟻這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發(fā)生這些現象的原因。課文共9個自然段篇幅較長,但層次清晰。學生可以圖文對照讀故事,在朗讀中了解下雨前動物們的一些活動現象,同時激發(fā)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1.識寫生字。
本文共有13個生字要求會讀、7個生字要求會寫。
13個生字都是合體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可以利用形聲字的規(guī)律識記字形,并在讀文中隨文識字。多音字“空”,文中出現了不同讀音組成的詞語“空氣、有空”,要指導學生將字音讀正確。
認讀“腰、伸、搬”3個字,宜在詞語里認識。在自己身體上找一找腰部的位置,做一做“伸腰、搬東西”的動作,從而將音、形、義結合起來進行學習。
認讀“坡、沉、響”3個字,宜聯(lián)系生活識記。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語境組成“山坡、下坡、坡路”等詞語讀一讀,聯(lián)系生活并借助圖片感受“陰沉沉”,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響”的意思。
認讀“潮、濕、消、息”4個字,宜在詞語中認讀。引導發(fā)現“潮濕”都是“三點水旁”,再說說生活中潮濕天氣的具體現象有哪些,進一步了解詞語的意思!跋ⅰ钡摹跋ⅰ痹谠~語中讀輕聲。
認讀“悶”字,這個字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觀察字形發(fā)現與“心”有關,通過溯源了解“悶”外形很像一扇門,里邊的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出示“悶氣、悶熱”等詞語認讀,強調字音“mēn”。
認讀“呢”字,這是一個輕聲字,宜在句子中認讀。
“直、呀、邊、呢、嗎、吧、加”7個要寫的生字,有5個是帶有“口字旁”的生字!翱谧峙浴彼谖恢貌煌瑫鴮懸灿袇^(qū)別!把、呢、嗎、吧”的“口字旁在左邊略小。書寫在左上格,封口橫壓橫中線;“加”的“口字旁”在右邊略大,位置居中!澳亍敝攸c指導第7筆撇收筆在豎中線,第8筆豎彎鉤貼近豎中線起筆。“直”不宜寫太寬,中間三個短橫間隔均勻且不能碰到橫折,末筆長橫要寫得長而穩(wěn)。
2.朗讀課文。
鼓勵學生嘗試借助拼音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好“呀、呢、嗎、吧”這4個語氣詞,以及其所在的問句和感嘆句,在朗讀中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及情感,從而讀出所要表達的語氣。另一個朗讀重點是分角色讀好小白兔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對話。關注提示語“大聲喊”及小兔子的動作“跑過去、一邊跑一邊喊”等詞語,也可以從體會小白兔的心情入手,如:從跟燕子對話時疑惑不解,到跟小魚對話時半信半疑,再到與螞蟻對話時完全相信,最后往家跑時十分著急。語氣由心生,把自己當成童話中的小動物體會動物當時的心情,每個角色在說話時就有了自己的特點。
3.遷移運用。
《要下雨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的層次,通過小白兔與燕子、小魚和螞蟻的三次對話展開故事情節(jié)。三段對話的表達方式基本相似:“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問一問螞蟻:“螞蟻,螞蟻,呀?”再如燕子和螞蟻回答小白兔的句式:“我正忙著捉蟲子呢!”“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誰)正忙著(干什么)呢!”在理解帶有“呀”的問句和帶有“呢”的感嘆句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或者補充閱讀其他動物下雨前的表現,試著用這樣的詞語說幾句話。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學寫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空”的讀音,積累詞語“彎著腰、陰沉沉的、潮濕、悶得很”等。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在故事情境中分角色朗讀,讀好對話中問句和感嘆句,并聯(lián)系生活嘗試運用。
3.借助插圖,用圖文對應的方式,在對話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發(fā)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提取信息,讀通課文
1.聽教師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故事里有誰?他在哪?在做什么?
預設一: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
。1)出示山的圖片。結合圖片找到哪里是山坡。
(2)看字形,發(fā)現“提土旁”,出示詞語“上坡、下坡、坡路”結合圖片讀詞。
。3)識記“腰”:指一指身體哪個部位是腰部。
。4)指導朗讀。
要點:師問生答,讀順長句。
小白兔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
小白兔在哪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怎么樣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
預設二:天陰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1)出示下雨前烏云密布的圖片,感受下雨前天陰沉沉的景象。
。2)讀這個分句,把天空陰沉沉的情景讀出來。
。3)做一做彎腰和伸腰的動作。
提示:通過做動作感受兩種動作不同,理解“伸”的意思。
。4)指導朗讀。
提示:學生先一個分句一個分句練習讀,再朗讀一個整句。
2.繼續(xù)聽讀課文,圈畫動物名稱。
。1)聽教師接著讀課文,把課文中出現的小動物名稱用橫線畫出來。
。2)交流課文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3.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梢园炎约合矚g的小動物的那段話多讀幾遍。
板塊二分角色朗讀
1.讀小白兔與燕子的對話(第2、第3自然段)。
要點:
。1)關注小白兔說話的語氣——大聲喊。聯(lián)系生活經驗體會“大聲喊”。
。2)讀出小白兔心中的疑問,可以拿小燕子圖片在學生頭頂飛過,請學生當小白兔問一問燕子,從而讀好“呀”的問句。
。3)識記“潮濕”,觀察偏旁,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還有哪些地方有“潮濕”的現象。
。4)分角色讀課文,讀出燕子低飛與下雨之間的因果關系。
2.讀小白兔與小魚的對話(第4、第5、第6自然段)。
要點:
。1)“是要下雨了嗎?”讀好帶“嗎”的問句,讀出小白兔滿心的疑問。
。2)強調“有空”中“空”的讀音。
(3)識記“悶”字,觀察字形,發(fā)現“悶”外形很像一扇門,里邊的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
。4)分角色讀課文,讀出小兔子和小魚對彼此的關心。
3.讀小白兔與螞蟻的對話(第7自然段)。
。1)強調“消息”的“息”在詞語里讀輕聲。
。2)識記“搬”字,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3)分角色讀課文,并嘗試說說小白兔與螞蟻的問話。
小白兔看到路邊有一大群螞蟻,他連忙跑過去問:“……?”
4.讀一讀,演一演。
。1)出示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對話場景,同桌分角色練習讀課文。
提示:回顧剛才讀文時“疑問”“感嘆”的語氣,把自己當成故事里的動物。
(2)小組合作讀,評一評,哪個小組讀得好,總結經驗,找出不足。
。3)帶頭飾,加動作,配合課文插圖演一演。
板塊三拓展閱讀,遷移運用
1.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預報天氣的'本領?
2.補充“蜘蛛、青蛙、雞”等動物在下雨前的一些行為表現。
。1)蜘蛛預報天氣——蜘蛛會趕在下雨前結個豎著的網,因為平掛著的蜘蛛網容易被雨沖壞。你如果發(fā)現蜘蛛編織豎著的蛛網,就預示著可能要下雨了。
。2)青蛙預報天氣——青蛙喜歡陰涼潮濕的地方。天快下雨的時候,氣壓下降,濕度增加,空氣中的水分多,青蛙的皮膚得到充分濕潤,它覺得特別舒服,經常會“呱呱呱”叫起來。
。3)雞預報天氣——雞因為沒有汗腺所以很怕熱。下雨之前往往比較悶熱,這時候雞喜歡待在涼快的地方。如果發(fā)現雞不出窩或待在樹陰下,十有八九要下雷陣雨了。
3.想一想如果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這些小動物,他會怎樣向他們提問,這些小動物又會怎樣回答小白兔呢?同桌之間練習用這樣的句式問一問,答一答。
“蜘蛛,蜘蛛,呀?”“要下雨了,。”
4.指名展示,評一評。
要點:根據動物下雨前的行為表現提出問題;卮饡r能說清楚動物有這樣表現的原因。如:
“青蛙,青蛙,你為什么呱呱叫呀?”
“要下雨了,空氣中的水分加多,我的皮膚得到充分濕潤,真是太舒服了!”
板塊四鞏固識字,學寫漢字
1.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開火車讀一讀。
2.試著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一句話。
3.指導書寫。
。1)范寫“直”,教師邊示范邊提示書寫要領,強調字的整體不宜寫太寬,中間三個短橫間隔均勻且不能碰到橫折,末筆長橫要長而穩(wěn)。
。2)范寫“邊”,提示“力”要偏右。“走之”注意平捺不要寫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右邊的“力”字。
。3)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儆^察“呀、呢、嗎、吧、加”,發(fā)現“口字旁”的位置不同,書寫也有區(qū)別。
②提示“呀、呢、嗎、吧”的“口字旁”在左邊略小,書寫在左上格,封口橫壓橫中線;“加”的“口字旁”在右邊略大,位置居中。
、鄯秾懼笇А澳亍钡7筆撇收筆在豎中線,第8筆豎彎鉤貼近豎中線起筆。其他4個生字可以自主嘗試書寫。
【《要下雨了》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要下雨了》公開課優(yōu)質教案設計11-12
要下雨了教案03-31
《要下雨了》教案03-18
《要下雨了》教案11-28
《要下雨了》的教案11-09
《要下雨了》教案08-17
公開課要下雨了教學設計07-01
《要下雨了》優(yōu)秀教案03-29
要下雨了優(yōu)秀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