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主題教案變變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主題教案變變變1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比較出紙棒的不同之處如花紋、粗細、長短等特征。
2、通過比較對紙棒進行發(fā)散思維的想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
3、能用肢體語言進行藝術表演,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大小不一的紙張。
2、幼兒觀看過電視節(jié)目《超級變變變》。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制作紙棒,并比較紙棒的不同。
1、幼兒制作紙棒。
請你用紙做一個紙棒。
2、比較紙棒的不同。
你做的紙棒和別人一樣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紙棒有長短、粗細、花紋間的不同)二、啟發(fā)幼兒想象,并嘗試用紙棒進行表演。
1、啟發(fā)幼兒想象。
你做的紙棒像什么?
(幼兒發(fā)揮想象,討論并上臺表演。)2、鼓勵幼兒嘗試表演。
我們現(xiàn)在來玩一個“猜猜看”的游戲,請你不要用嘴告訴我們把紙棒變成了什么,而要用你的身體、動作來告訴我們,好嗎?
三、小組共同合作表演,培養(yǎng)幼兒合作能力。
1、提出要求。
現(xiàn)在我們知道可以用身體動作和一些道具來進行有趣的表演,我們來進行一個“紙棒變變變”的表演比賽好嗎?請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來表演。想好要表演什么,應該設計怎樣的動作。
2、幼兒結伴討論,分組排練,教師巡回了解幼兒的想法,適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鼓勵幼兒互相合作。
3、集體交流。
四、集體玩紙棒游戲。
紙棒除了可以表演,還能做游戲呢?想一想,你的紙棒可以做什么游戲?
(幼兒討論,集體做游戲)
活動反思:
在我園開展《幼兒園因地制宜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模式的研究》課題實施中,為了提高幼兒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寓體育鍛煉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園各個班級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制作了不同的體育器械,比如:飛盤、保齡球、布袋等許多幼兒喜愛的器械材料,讓幼兒放開手腳去探索、去嘗試,從而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運動經(jīng)驗。結合中班幼兒的生活體驗,我選擇了孩子們比較喜歡的紙棒作為活動材料,報紙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是一種可以廢物利用的材料,它取材方便而且比較安全。
整個活動我以“棒”為主線,采用了愉快、輕松的活動節(jié)奏,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探索、活動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去嘗試,讓幼兒在與器械、同伴、老師的積極互動下,了解紙棒的各種玩法,擴展了幼兒的運動思維,提高了幼兒運動興趣與能力。
本次活動,我作為一個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盡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設計了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讓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及時的給予鼓勵和表揚。當然,由于活動中人數(shù)較多的因素,再加上又是借班上課,所以在關注個體差異方面我做得還不夠好。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jié)課,我會讓幼兒更加自由大膽的發(fā)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充分的利用幼兒無暇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這節(jié)課更加生動活潑。
大班主題教案變變變2
設計意圖:
報紙是幼兒經(jīng)常能見到的,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但具調查了解一般孩子家中舊報紙的再用率并不高,孩子們也不會意識到,廢報紙還有很有趣的用途。基與以上原因,我設計了《報紙變變變》,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yǎng)初步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為,知道"變廢為寶"再利用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知道廢報紙能再利用,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嘗試利用廢報紙與爸爸、媽媽一起合作進行報紙衣服的創(chuàng)作,體驗廢報紙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3、報紙時裝秀,能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體驗表演的樂趣。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收集廢報紙。
2、幼兒觀賞作品若干幅。
3、雙面膠、透明膠、剪刀等工具。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初步認識報紙。
1、教師:你們見過報紙嗎?報紙是什么?報紙有什么作用?(幼兒討論)2、報紙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它也有神奇的一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神奇的報紙。首先我們來聽聽報紙的自述吧!
二、欣賞故事:《一張報紙的自述》
1、報紙是從哪里來的?誰變成的啊?
2、設問:假如你是這張報紙,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3、報紙除了能讓人們及時的了解到新聞和一些信息,報紙還有其他什么作用嗎?
三、欣賞故事:《神奇的報紙》
1、早晨,在吃早飯的時候,寶寶碰到了一件什么神奇的事情?
2、報紙跟他說了什么?
3、聽了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4、報紙作用很大,我們把它變變變,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寶貝呢?
總結:是啊,報紙的作用可真大!日常生活中,它給我們帶來豐富的信息和知識。在完成它的使命后,心靈手巧的人還可以想出很多方法來利用它,把它變廢為寶,起到保護森林資源的作用。我們幼兒園馬上要舉行"愛爾杯時裝秀",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回時裝設計師,用這些報紙來做一件漂亮的時裝,參加時裝秀表演,好嗎?
四、親子合作,設計、制作報紙時裝。
1、教師提供各類工具,寶寶與爸爸或媽媽一起參與設計,媽媽負責裁剪,粘貼,寶寶做助手,配合媽媽或爸爸完成報紙時裝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給需要幫助的家庭提高技術性指導。
2、互相欣賞與交流,說說你們是怎樣設計時裝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有什么特殊意義嗎?
3、小結:
一張張普通的報紙在我們的巧手下變得如此神奇!我相信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一定能將身邊更多的東西變廢為寶五、"愛爾杯時裝秀"表演跟著音樂展示自己的報紙時裝,充分展示自己時裝的亮點!
大班主題教案變變變3
活動背景
每次出游,孩子在“消滅”了滿背包的食品之后,留在場地上的食品包裝盒,總是一片狼藉的景象。盡管在離開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收拾,卻也手忙腳亂,不夠有序從容。
一次,在收拾快餐盒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盒子可以做游戲,于是就收集好帶回幼兒園。一路上在想:可不可以讓孩子不隨意丟棄這些廢包裝,來一個化廢為寶,同時間接地保護環(huán)境呢?
于是,就有了本活動。
活動前可以帶孩子感受污染環(huán)境所帶來的不方便,如參觀臟亂的市場等等。
內容與要求
1、了解亂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保護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
2、嘗試用不同的粘連方法制作玩具。
活動準備
1、小動物“春游"的.情景表演。
2、河水被污染的錄像或蚊蠅亂飛的圖片。
3、各種包裝紙盒以及粘連材料。
過程與指導
1、看表演:斑馬老師帶小動物們去游玩。中午,大家在小河邊的草地上,邊說邊吃。小猴把牛奶盒扔在草地上,小兔把橘子皮扔到了小河里。
——用童話表演來表現(xiàn)孩子生活中的問題,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的關注,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2、討論:
(1)過幾天,這里會發(fā)生什么事?用河水被污染的錄像或蚊蠅亂飛的圖片引導討論。
——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用表演中的角色,進行引發(fā),如斑馬老師“這里怎么變成這樣啦”等等。
(2)你還看見哪里有污染?
——把視線引向孩子的周圍生活,使討論的話題變得有現(xiàn)實意義。
(3)怎么樣才不讓污染出現(xiàn)?(可以用小猴等來引導討論)
小動物表演:
老師(小結)環(huán)境污染的害處,并按大家討論的結果,處理和收 拾這些包裝盒等垃圾。
二、利用廢物,嘗試制作
斑馬老師出示用紙盒制作的玩具(貓頭鷹),引發(fā)興趣:這是用 什么做的?
討論制作方法:這么多盒子是怎么變成玩具的?
介紹:這里有許多我們游玩時收集來的包裝盒,你們也試試做 個玩具,這里還有許多膠水、玻璃膠、雙面膠、圖釘……你試試哪些 是你用得著的。
幼兒制作,老師引導。
——引導孩子無意識的制作,變成有目的的制作,因為,有的中班孩子,還會目的不明確地做到哪里算哪里,如受到“這兩個盒子蠻像小豬的耳朵”的暗示,就制作小豬了。
另外,提示孩子粘連得盡量牢一些。
三、玩具展覽
1、將做成的玩具放在一起展覽。
2、介紹自己的玩具名稱、材料。
3、介紹并討論:怎樣粘連才會更牢一些。
——這個活動后,幾乎每天都有孩子將家里的廢包裝帶到幼兒園來,于是,教室里多了一個大筐,供孩子收集、儲存使用。
大班主題教案變變變4
設計背景
在一次數(shù)學活動《認識圖形》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孩子對給圖形添畫很感興趣。于是我就有了讓孩子再進行此類活動的想法,在孩子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難度,讓孩子既能復習又能掌握新的知識。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在同伴原有繪畫形象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嘗試為同伴的作品增添畫面。
2、體驗交換作畫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重點難點
嘗試為同伴的作品增添畫面。
活動準備
1、 由圓形變出的各種圖案。
2、幼兒繪畫工具、畫有各種圖形的畫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 圓形寶寶變魔術。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快速在圓形上進行想象添畫。
師:瞧,圓形寶寶變出了什么?
二、 幼兒自己嘗試為圖形進行想象添畫,引導幼兒大膽添畫。
1、 師:圓形寶寶可以變出XX,還能變出什么?(幼兒自由講述)那么長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半圓形呢?你們想不想當魔術師,也來幫圖形寶寶變魔術?
2、 師:在幫圖形寶寶變魔術時聽到教師說“圖形寶寶不變了”就停止畫畫,把筆收好。
3、 幼兒進行添畫,教師指導。
三、 幼兒進行“我們一起變變變”的繪畫游戲。
1、師:在幫圖形寶寶變魔術時聽到教師說“圖形寶寶不變了”就停止畫畫,把筆收好。
2、請幼兒和同伴交換位置,但不能拿走畫紙。
3、師:看看,換座位后你面前的畫紙上其他小朋友畫的畫,請你先觀察和想象,然后為小朋友的畫按自己的設想改畫或者增添畫。添畫的時候請用彩色筆。
4、 幼兒添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和大家不一樣的畫。
四、 幼兒坐回原位,欣賞同伴的添畫。
五、 展示所有孩子作品,共同欣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數(shù)學活動的延伸活動,在活動中孩子能根據(jù)教師的引導進行游戲及大膽想象,大膽動手作畫,不足就是教師的準備不夠充分,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的語言引導不夠精煉。在以后的活動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及語言引導要精煉準確。
【大班主題教案變變變】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圖形變變變》教案03-2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繩子變變變》03-03
大班美術教案會變的樹03-18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顏色變變變》09-22
大班主題春天教案03-22
青青校園變變變12-09
幼兒園大班優(yōu)秀科學說課稿《顏色變變變》含反思03-22
中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肥皂變變變》09-22
同桌變變變作文03-04
大班主題教案京劇臉譜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