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

2021-12-29 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容:國土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shù)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數(shù)據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shù)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體會某些數(shù)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shù)。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1.教學時師可以出示一組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數(shù)據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據改寫的必要性,體會數(shù)據單位的改寫是為了數(shù)據記錄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國土的面積,讓學生讀一讀。

  (1)將上面的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2)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shù)據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3)可能學生會改寫成以“百”、“千”、或“萬”作單位,只要學生能改寫得正確,教師都應充分地肯定。

  (4)將一些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據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數(shù)據改寫中的基本特點,從中發(fā)現(xiàn)改寫的基本方法。

  3.對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shù),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改寫中逐步發(fā)現(xiàn)改寫的方法。

  二、實踐練習。

  第10頁“練一練”中第1題,數(shù)據單位的改寫是實際生活中記錄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選擇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而不要將數(shù)據單位的改寫成為單純的為改寫而改寫的局面。

  練習本題時,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體的各地區(qū)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作單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區(qū)的其他信息,以供學生間互相進行改寫。

  第2題,在練習“海洋資源”時,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qū)域等。接著出示有關的數(shù)據,讓學生讀一讀。然后討論這些數(shù)據如何進行改寫?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體會到這些數(shù)據改寫成以“億”作單位比較方便。

  板書設計:

  大數(shù)的改寫

  為了讀數(shù)、寫數(shù)方便,有時需要把整萬、整億數(shù)

  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shù)。

  9600000=960萬

  10000000000=100億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電子計算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shù)目的四則運算

  2、會根據題目特點,有選擇性地使用計算器;

  3、讓學生經歷用計算器探究簡單數(shù)學規(guī)律的過程,從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概括、推理的能力;

  4、能初步體會:計算器只是一種計算工具,人腦與之相比,有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

  5。進行數(shù)學文化的教育

  重點難點:

  會根據題目特點,有選擇性地使用計算器;

  能用計算器探究簡單的數(shù)學規(guī)律,并初步體會計算器只是一種計算工具,人腦與之相比,有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

  教學準備:

  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請看一段錄象(計算工具的發(fā)展)

  師:剛才這段錄象提到了哪幾種計算工具?(示算籌圖算盤圖)

  師:1945年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誕生了,1977年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在日問世以后計算機就成為了人們計算經常用到的工具。

  (課件出示各種常見的計算機)

  師: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有人使用計算器?你會用嗎?

  二、使用計算器

  1、 計算器介紹

  你知道計算器上各中按鍵的名稱和功能嗎?請同座相互說說介紹。(然后叫一人上臺用展示儀演示數(shù)字鍵、符號鍵、功能鍵。ON、OF、AC、CE、C的功能是什么?如果要進行計算怎樣按?數(shù)字——符號——等號——清除)

  我們都知道了計算機的使用方法,那這節(jié)課咱們就用計算器來計算。(板書課題)

  2、嘗試練習,規(guī)范操作

  (電腦)銀盆嶺小學在校學生775人,如果每人每天節(jié)約用水1千克,一天可節(jié)約用水775千克,一年(365天)共可節(jié)約用水多少千克?

  (1)指名口頭列式

  (2)學生試算

  (3)匯報結果,糾錯

  (電腦)一年節(jié)約 282875千克,如果缺水地區(qū)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這些水夠他們用多少天?

  學生試算

  (電腦)每年按365天計算, 115131天是多少年?

  學生試算

  師:通過我們做的題目的數(shù)字這么大,但是你感覺難不難?你認為使用計算器計算有什么好處?

  3、靈活運用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學生計算,教師巡視、輔導

  219×35= 41600÷128= 24÷6= 125×8= 138976-138970= 1379+34089=

  (2)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師:這些題都是用計算器算的嗎?哪些沒有用?為什么?

  (3)歸納總結

  師:你認為什么樣的題適合用計算器計算?

  三、能力提升

  師:想不想算一個又大又難算的題目?下面我們就做一個挑戰(zhàn)極限的游戲。

  我們就用9作為乘數(shù)吧。你準備幾個九相乘?小了,8個九吧

  999999999×999999999=

  試算

  報得數(shù)

  你認為計算結果正確嗎?

  在計算器上你看到了什么不一樣的?E對了,他是英文單詞錯誤的縮寫,你知道這個單詞是什么意思嗎?錯誤!

  師:那老師不看這個E也可以知道這個結果上錯誤的,你知道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嗎?

  師:是的,因為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現(xiàn)在用我們的手中的計算器因為為數(shù)少了,看來這個題目沒有辦法做了。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不著急,這個數(shù)字大了,那如果小一些我們能不能算?那我們就從簡單的做起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一些什么?

  計算: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有很多同學舉起了手,你想說什么?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得出結論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8000000001

  做了這道題目,你有什么想法嗎?

  師、是呀!計算器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用自己聰明的頭腦解決,為自己驕傲吧!但是在剛才的計算過程中我們計算器就沒有一點作用嗎?

  師:是的,他可以幫助我們探索規(guī)律的工具。其實,我們手中的計算器因為位數(shù)少不能計算,但是還是有工具可以計算出的,比如我們教室現(xiàn)在就有的——電腦師演示

  師、現(xiàn)在64位計算器已經在許多行業(yè)使用。盡管這樣,是不是計算器就能夠解決所以的問題呢?

  師: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需要不斷發(fā)展。看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智慧才是天敵下最偉大的力量。(出示培根的名言)

  希望同學們做個充滿智慧的人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上體會數(shù)的意義,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2.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初步體會數(shù)序的含義.

  教學重點

  正確數(shù)出物體的個數(shù).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數(shù)字.

  教具、學具

  數(shù)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ㄒ唬┮

  教師談話:開學這幾天,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1.同學之間互相介召、互相說.

  2.指名回答.

  教師提問:有認識一位新朋友的嗎?誰認識了兩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嗎?

  這2個新朋友是誰?

  教師板書: 1 2 3 4 5 (根據學生所說的板書)

 。c評: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數(shù)學,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通過“介紹新朋友”的情節(jié)引入,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教師談話: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氣”,他也認識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氣”

  請“笑笑”到家里做客.

 。ǘ┏鍪局黝}圖

  教師提問

  1.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些什么?

  2.他們在玩些什么玩具?請你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引導學生說出圖上的物體數(shù)量.

 。▽W生:他們在玩玩具,有5個積木、4輛汽車、3個皮球等等)

 。c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數(shù)數(shù),從而感受到數(shù)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應用廣泛,

  同時也激發(fā)學生數(shù)數(shù)、用數(shù)的積極性.)

  二、嘗試探索.

 。ㄒ唬┙處熖釂

  1.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物體的數(shù)量的?(數(shù)出來的)

  2.你是怎樣數(shù)的?(一個一個的數(shù)、兩個兩個的數(shù))

 。ǘ┲该麛(shù)一數(shù).說一說.

  1.小組討論:你認為怎樣數(shù)數(shù)比較好?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體,又可以怎樣數(shù)數(shù)呢?

 。ㄈ齻三個的數(shù)、五個五個的數(shù)、十個十個的數(shù)……)

  2.小組合作:數(shù)出鉛筆盒里文具的個數(shù).(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請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準備怎樣做?

  學生1:我準備拿2個洋娃娃請好朋友玩.

  學生2: 我準備拿4輛小汽車請好朋友玩.

  學生3: 我準備拿5把玩具請好朋友玩.

 。c評:通過觀察實物,使學生體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感悟出數(shù)物體的數(shù)量時要一一對應,為數(shù)更多物體數(shù)量進行滲透.同時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進一步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對數(shù)學逐漸產生親切感.)

  (三)揭示課題

  教師談話:剛才同學們準備了那么多的玩具,你們真是一個好客的小主人.同時我也聽出來了,你們說出了許多數(shù)量是1 、2、3、4、5的物體.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教師板書:玩具 (1、2、3、4、5)

 。ㄋ模┲笇鴮懀

  教師談話:我們會數(shù)出數(shù)量是1、2、3、4、5的物體,這些數(shù)該怎么寫呢?誰會寫 1 ? 2怎么寫?

 。ㄖ该鍟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他們寫的怎么樣?那么怎樣寫才能寫的又漂亮又規(guī)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師提問:看到這些字你有什么感覺?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練習怎么寫的.(生描示范字,師巡視指導.)

  比較:你認為哪兒寫的比較好?還有什么不足之處?

 。c評:先引導學生觀察數(shù)的寫法,有了認識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寫,這樣的過程實際上在不知不覺的演示過程當中學會了書寫.)

 。ㄎ澹┍容^數(shù)序.

  1.看圖數(shù)數(shù).

  教師談話:“淘氣”和“笑笑”玩的高興及了,媽媽給他們準備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圖

  教師提問: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個?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明確:1、3、5叫單數(shù),2、4叫雙數(shù).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這些數(shù)字?它們有什么用?

 。c評:通過觀察實物,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字之間的大小關系,同時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進一步增加學習的興趣,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4.數(shù)序

  教師談話:2個好朋友剛吃過水果,動畫片開始了.

  出示火車圖

  教師提問:他們在干什么?“淘氣”說老虎在第一節(jié),“笑笑”說熊貓排第一節(jié),他們誰說的對?小松鼠在第幾節(jié)?大象呢?

  三、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最高興的事是什么?

  點評:

  1.本節(jié)課,讓學生在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當中,進一步體驗、感悟一些數(shù)數(shù)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力求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提供學生參與學習的各種機會,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增強了應用意識,感受到了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還可以應用于生活.

  2.數(shù)學的學習不僅在課上、課下,也不應該局限于教師的“引”與學生的主動探索,還應該利用恰當時機進行拓展.如數(shù)數(shù)的方法,以及單數(shù)與雙數(shù)的概念,教師巧妙的設計,把他們引入課堂,通過做游戲的形式,使學生感悟、理解,同時也為今后的加減法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上冊第26頁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

  例題中只呈現(xiàn)加減法計算的例子,按鍵數(shù)字和屏幕顯示的結果對應出現(xiàn);乘除法式題要由學生自己嘗試操作。在用計算器進行大數(shù)的運算的同時讓學生探索計算的規(guī)律,把計算和探索規(guī)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讓學生學習了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數(shù)學奧妙的興趣,還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利用計算器計算

  1、師:誰會使用計算器計算?

  學生介紹使用方法:按on/c鍵,顯示:0 輸入題目,按=鍵,顯示結果,再按on/c鍵,清屏。

  2、出示:386+179=,學生嘗試使用計算器計算。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顯示結果565。)

  試試CE鍵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試試看

  26×39= 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數(shù),別摁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屏。

  5、計算。

  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

  再計算。

  946×57×0= 100÷5= 3028-2965=

  估算:99+199≈

  計算后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

  (并不是任何時候用計算器計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簡算的題目,就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了。)

  6、看誰算的快,練一練。

  7、做第26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觀察發(fā)現(xiàn)

  1、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觀察上面的算式和結果,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師:根據你們的發(fā)現(xiàn),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答案嗎?

  9999×5= 9999×7= 9999×9=

  師總結:碰到9999乘9以內的自然數(shù)(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shù),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shù)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shù)都是9。

  3、完成第27頁的“做一做”。

  三、練習

  (一)基礎練習

  1、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

  1111111×1111111=?

  2、神奇的198。

  321-123= 654-456= 987-789= 951-753= 357-159= 9856-9658= 8745-8547=5412-5214=

  (二)鞏固練習

  1、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研究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

  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滴12千克的水,這些水就這樣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這樣計算,一個沒關緊的水龍頭一年(按365天計算)要浪費______千克。

  ◆把這些水裝在飲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計算),這些水大約能裝______桶。

  ◆如果一個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這些水夠用______個月,約合______年。

  (1)學生用計算器輸入數(shù)據,計算得數(shù),再指名匯報結果。教師提醒學生要做到:看清數(shù)據、正確輸入。

  (2)看完這些數(shù)據,你想說點什么?

  (3)小結:節(jié)約用水要從點點滴滴開始,有這樣一句廣告詞:“當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時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淚!”讓我們從自己做起,爭當一個節(jié)約的好孩子,為創(chuàng)建和諧節(jié)約型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

  2、練習三第12題。

  要求先筆算,再用計算器驗算。注意學生計算后填表時相應數(shù)據填寫得是否合適、是否正確。

  3、練習三第14題。

  這是有規(guī)律的計算題,用簡便方法計算比計算器還要快,體現(xiàn)了計算方法的靈活性。

  (三)拓展練習。

  8765-32×21的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操作的?

  1、學生獨立操作,指名匯報。

  2、教師介紹“M+”、“MR”的使用方法

  先按32×21,得數(shù)是672。然后按下“M+”,這樣就可以把這個答案保存下來,然后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剛才的672調出來了,最后我們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練習三第11、13題。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用多種方法表示等量關系的活動中了解等量關系,知道同一等量關系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2、初步體會等量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找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

  尋找和表達等量關系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xiàn)目標

  白板出示教科書中連環(huán)圖。提出問題:你能說出三幅圖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嗎?蹺蹺板怎樣就平衡了?你能嘗試表示這組相等的關系嗎?

  強調這個等式,就是一個等量關系式。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學情況

  活動一:姊妹倆和姚明身高的關系,找出等量關系。

  看書回答問題:

  1、我比妹妹高20厘米,有哪兩個量?如何表示?

  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有哪兩個量?如何表示?

  3、根據對話畫出線段圖。

  活動二:看書(他們還找出了這樣的等量關系,你能看懂嗎?)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與笑笑身高的關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1、明確3個等量關系。

  2、哪些是同一等量關系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一)小組展示成果,適時導學

  1、組內交流收獲和疑問.

  2、小組匯報。

  三、達標反饋

  1、長方形的長、寬、周長、面積分別用a、b、C 、S表示,你能寫出那些等量關系?

  2、完成教材第65頁1、2、3題練習

  1、第1題:什么時候相等?你能說出等量關系嗎?

  100克+一個櫻桃重量=一個蘋果的重量

  2、第2題:請你表示下列數(shù)量間的等量關系。

  指名說出等量關系。

  一個蘋果重量+一個梨的重量=200克+100克

  一個雞蛋重量×2=100克

  一本<數(shù)學故事>的單價×3=15.6元

  3、第3題:學生讀題,了解題意。

  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等量關系式,學生可能只寫一個,告訴學生同是三個數(shù)量可以寫出不同的數(shù)量關系式。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業(yè)

  1、當堂作業(yè):省略。

  2、課后作業(yè):練一練第4、5題。

  板書設計:

  等量關系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與笑笑身高的關系是: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蹺蹺板和天平能夠左右平衡的原理來講解等量關系,讓學生能夠根據圖中意思列出一條用文字表示的等量關系式子,在整堂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看天平列等量關系式的題目能夠容易寫出,可是對于純文字的題目,要求從里面找出等量關系,學生很多確是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么去寫,說明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對文字題目的意思進行分析,在這一塊確實需要再進行強化訓練,要讓學生多讀題,學會找題目的中的關鍵量,然后再用題目中給出的數(shù)字條件用合適的運算符號跟關鍵量準確的串聯(lián)起來,列出我們需要的等量關系,列出其中一條等量關系后,要善于提問學生,讓學生學著自己去列出不一樣的等量關系式,這樣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容:

  億以上數(shù)的改寫(教科書第20頁例3,21頁例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掌握將整億數(shù)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shù)的方法,并能正確地改寫。21世紀教育網

  2、理解、掌握將非整億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shù),并能正確地改寫。

  3、進一步理解“改寫”和“略寫”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交流優(yōu)化寫法,正確改寫。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地探索并理解數(shù)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學重點:

  整億數(shù)的改寫,非整億數(shù)的略寫。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四舍五入”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把下面各數(shù)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

  250000 20000000 581200000

  (1)由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個別學生的改寫結果。

  (2)你是怎樣改寫的?這樣改寫,原數(shù)的大小變了嗎?

  引導回顧

 、傧日覝省叭f”位。

 、诳辞簧系臄(shù),以五為準,按照“四舍五入”原則改寫。

 、圩⒁狻啊帧碧柕氖褂谩

 、茏詈筇砩稀叭f”字。

  二、探究新知

  學習億以上數(shù)的改寫。

  1、出示例3:(1)200000000=()億

 、賹W生嘗試獨立完成。

 、谡故尽⒔涣鞲膶懛椒。

  ③歸納方法: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shù)和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的方法相類似。

  練習:1000000000=()億530500000000=()億

  小結:改寫整億數(shù),先分級,再找到億位,然后把億位后面的8個零去掉,改成“億”字。

  (2)完成20頁做一做第3題。

  2、學習例4

  1034500000≈()億

 、賹W生嘗試改寫。

 、谡故、交流改寫方法。

 、蹫槭裁匆谩啊帧

  3、非整億數(shù)的改寫方法

  (1)分級,找到億位上的數(shù)。

  (2)看億位右邊的數(shù)是比5小,還是

  大于或等于5,進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數(shù),寫上“億”字,寫上約等號。

  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shù)。

 、賹W生獨立完成。

 、诮處熝惨暋⒅笇。

 、壅故窘涣鳌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1頁的“做一做”。

  2、自主設計練習。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改寫和省略,對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11、12頁。

  板書設計:

  億以上數(shù)的改寫

  整億數(shù)的改寫:先分級,再找到億位,然后把億位后面的8個零去掉,改成“億”字。

  非整億數(shù)的改寫方法

  (1)分級,找到億位上的數(shù)。

  (2)看億位右邊的數(shù)是比5小,還是大于或等于5,進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數(shù),寫上“億”字,寫上約等號。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率。

  2、初步學習用乘法分配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率。

  教具準備: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教師出示亂砍伐破壞環(huán)境的片段,讓學生說一說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嚴重的后果,提問學生到前邊說說,教師歸納,然后問學生們應該怎樣保護環(huán)境呢?學生回答植樹造林從我作起,從現(xiàn)在作起。

  教師出示主題圖和例3,讓學生分小組編一道完整的題。此題是,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兩人負責抬水,澆樹。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2、探究新知

  師:參加植樹活動的有哪些人呢?

  生:挖坑,種樹的,抬水,澆樹的。

  師: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分小組討論,用多種方法去解,比一比,誰聰明,每位同學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說給你的同學聽,教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

  生1、我先算出每一組植樹的人數(shù),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shù)。

  即:(4+2)×25=6×25=150(人)

  師:你為什么要將(4+2)打上括號呢?

  生1:只有打括號才能先算。(教師肯定,大家鼓掌鼓勵)

  生2:我分別算出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shù)和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shù)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shù),即;

  4×25+2×25=100+50=150(人)

  師:孩子們,你們同意他的做法嗎?

  生:同意

  師:將生1、生2的兩種做法板書在黑板上

 。4+2)×254×25+2×25=6×25=100+50=15(人)=150(人)

  師:真奇怪,兩個不同的算式,得數(shù)怎么相同啊!大家再檢查一下他們做得對嗎?

  生:對。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分小組討論。

  生1:我發(fā)現(xiàn)(4+2)×25=4×25+2×25這兩個算式相等。

  師:為什么?

  生1:因為他們的結果相同,所以算式就相等。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2:我發(fā)現(xiàn)根據左邊的算式就能推出右邊的算式,既:

 。4+2)×25=4×25+2×25

 。ń處熥寣W生到黑板上給大家演示。)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假如25×(4+2)你又能推出等號右邊的算式嗎?

 。暺,有同學舉手,還有私下說出做法的。)

  生3:25×(4+2)=25×4+25×2

  生: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舉例(3+4)×2643×(10+5)

  你們能推出右邊的算式嗎?(提問兩個同學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師:你能給你的同桌出兩道這樣的題嗎?(學生出題,同桌互算。)

  師:你能用符號或字母寫出他們的規(guī)律嗎?

  板書:

 。╝+b)×c=×+×

  a×(b+c)=×+×

  (提問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做)

  師:你能用語言敘述這樣的公式規(guī)律嗎?分小組或同桌互相敘述,教師問,學生說,教師再歸納:

  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他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率。

 。▽⒊朔ǚ峙渎首x三遍,理解其意。)

  3、鞏固提高

  (1)做一做,下面那個算式是對的,正確的畫√,錯的畫×。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3)×64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9+9×5=(4+5)×9

  36×(4×6)=36×6×4

  (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提問,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如果是錯的請說出原因。)

  1、師:學了這么多的運算定律,你能將它們區(qū)分開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什么是加法交換率和乘法交換率,什么是加法結合率和乘法結合率?什么是乘法分配率?可用語言描述,也可以列公式。

  2、說一說你學了這一單元或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評一評本節(jié)課哪些同學哪些組表現(xiàn)的,掌聲鼓勵他(她)們

  課題:簡便運算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8

  一、教材

  《三角形邊的關系》這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導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接著介紹以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而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原理。教材篇幅簡短,但思路清晰,要點突出,教法學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師教學。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編寫者力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收集、整理和分析數(shù)據的探索過程,自己發(fā)現(xiàn)和得出結論。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的感受和體會,我遵循編寫意圖,對教材還做了適當?shù)臄U充處理,增加了一些環(huán)節(jié),讓教學過程更顯層次性和動態(tài)性。這一內容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穩(wěn)定性特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另一個重要特性,豐富三角形的知識。同時,也為以后繼續(xù)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它多邊形的關系打下基礎。

  二、教法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貫徹直觀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原則。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我將實踐性原則擺在重要位置,將教學過程設置為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實驗法、演示法、發(fā)現(xiàn)法等。教學中我將把這些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期望實現(xiàn)最佳效果。

  三、學法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遵循這一理念,考慮與上述教法相適應,突出主體性和實踐性,本節(jié)課我引領學生立足“三自”,主動學習,即:自由探究,自我總結,自主運用。安排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登封操作活動,探索并發(fā)現(xiàn)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規(guī)律。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分析數(shù)據,體驗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三角形邊的關系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及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探索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引導學生樹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之間的關系

  難點: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

  六、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以“讓學生主動學習”為教學指導思想,為突出重,突破難點,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勗拰

  1.出示一個三角形。(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

  2.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強調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

  3.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條邊有什么關系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

  來研究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板書課題)

 。ǘ┳灾魈剿鳎献鹘涣,學習新知

  1.合作用小棒擺三角形

  請同學們將我們課前準備好的四組不同長度的小棒拿出來,同桌兩個相互合作,看看哪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哪組小棒擺不成三角形?

  2.小組匯報

  3.小組討論:

  同樣是用三根小棒來擺三角形,為什么有的能擺成,有的卻擺不成呢?觀察、比較一下這兩組實驗結論,你能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全班交流

 。1)怎樣的三根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呢?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一下你們組的發(fā)現(xiàn)。

  組1:三根長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2:兩邊長度加起來大于第三條邊的長度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3:…………

  根據學生回答,舉出反例:引導學生辨析,逐步完善學生認識,達成共識: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板書)

  (2)這邊的各組小棒為什么不能擺成三角形呢?(強調“任意兩邊的和”)

  5.教師小結

  同學們,祝賀你們探索和發(fā)現(xiàn)了三角形邊的關系,讓我們自豪地再說一遍這個結論。

 。ㄈ┛磿柟套约嚎唇滩牡27頁的內容

  (四)拓展應用

  1.教科書第28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2.出示小明上學的路線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上學可以怎樣走?有哪幾條路線?在這兩條路線中,走哪條路線最近?請你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現(xiàn)象。

  集中分析,總結匯報

  3.課本第28頁練一練第2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贾米鳂I(yè)課本28頁練一練第3,4小題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經歷操作活動的過程中了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基本功能;能正確、熟練地運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簡單必要的計算,能運用計算器探索并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在經歷操作活動的過程中體驗使用計算器計算的優(yōu)越性,感受使用計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較廣泛的應用價值,了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歷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探索意識,發(fā)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養(yǎng)成自覺、及時驗算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經歷操作活動的過程中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能運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簡單、“必要”的計算。能運用計算器探索并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會利用計算器進行大數(shù)目的計算,探索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學準備:

  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1.師:上課前,讓我們來進行一次計算比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完成,把答案寫在練習紙上?凑l算得又對又快。開始!

 、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

  2、有的同學為什么會計算得這么快?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嗎?小結:看來,在進行像這樣的比較繁雜的計算時,我們可以請計算器來幫忙。

  3、計算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越來越普及了,人們經常會在什么時候使用計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業(yè)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計算器,特別是商業(yè)中(圖片)。除了專門的計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計算器(出示手表)。還有哪里也有計算器?(電腦、手機、遙控器、電子秤等)

  4、師:使用計算器有哪些優(yōu)點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計算器的本領嗎?(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5、師:你認識計算器嗎?先向你的同桌介紹計算器。師:誰愿意當小老師向大家介紹計算器?

  二、觀察認識

  1、整體認識

  這是一個常用計算器的面板(出示圖片),上面部分是顯示器(板書:顯示器),下面部分是鍵盤(板書:鍵盤)

  2、認識鍵盤

  (1)觀察一下,這個鍵盤上的哪些鍵你已經認識了?上來指給大家看看。

  (2)互動生成

 、儆0、1、2、3、4、5、6、7、8、9這些有數(shù)字的鍵叫數(shù)字鍵,(板書:數(shù)字鍵),自己指一指你計算器的數(shù)字鍵。

 、谟+、-、×、÷這些運算符號的鍵叫運算符號鍵,(板書:運算符號鍵)。自己指一指你的運算符號鍵。

  ③有ON這些字母的是開機鍵。(板書:開機鍵)你能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找到開機鍵嗎?和老師不同的上來指給大家看看。你知道開機鍵除了開機還有其他功能嗎?(清零)

  ④有OFF這些字母的是關機鍵。(板書:關機鍵)你能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找到關機鍵嗎?有些計算器上沒有關機鍵又是怎樣關機的呢?(自動關機)

  ⑤其它一些鍵的名稱和功能又是什么呢?我們以后慢慢認識,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查閱配套的說明書。

  三、嘗試應用

  1、按數(shù)

  (1)先開機,顯示器上顯示了幾?表示可以開始計算了。

  (2)請你在計算器上任意按一個自然數(shù),誰愿意上來邊說邊按給大家看看?他是怎樣按的?按照數(shù)字順序按鍵就可以顯示要按的數(shù)。

  (3)現(xiàn)在請你清除自然數(shù)后再按出一個自然數(shù)892,誰愿意上來邊說邊按給大家看?他是怎樣按的?先按開機鍵清除原來的自然數(shù),再按一個自然數(shù)。沒做對的同學再試一遍。

  (4)同學們都已經會按數(shù)了,你們會用計算器計算嗎?38+27

  誰愿意上來試一試,他是怎樣按的?他算得對嗎?請你用口算、筆算驗證一下,請你在自己的計算器上試一下。

  (5)加法算的很好,咱們再來算一道乘法題,好嗎?30×15,等于多少?誰愿意上來演示驗證一下。

  2、計算(同學們已經能夠利用計算器正確地計算了,你能利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1)出示蘇寧電器購物中心的發(fā)票,從發(fā)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幫張叔叔算一算,帶30000元錢夠不夠呢?請你估算一下

  (2)怎樣才能知道張叔叔究竟花了多少錢呢?

  ① 要先求出每種電器的總價,再求三種電器的總價。

  怎樣用計算器求三種電器的總價呢?誰愿意到上面來演示一下。(計算連加時,我們可以按順序按鍵輸入數(shù)字和符號進行計算)

 、谟糜嬎闫魉阋凰悖汛鸢柑钤诎l(fā)票上。校對。營業(yè)員阿姨是怎樣填寫發(fā)票的呢,和你填的有什么不同?

 、廴绻胫来蠹宜愕脤Σ粚,該怎么辦?可以用筆算也可以用計算器進行驗算。自己選擇一個算式后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延伸問題:你還能根據這張發(fā)票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減法或除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嗎?老師選擇兩個問題請大家用計算器算一算。

 、匐娔X的總價比VCD的總價多多少元?

 、陔娔X的數(shù)量是照相機數(shù)量的幾倍?你為什么不算?對,像這樣比較簡單的題目是沒有必要用計算器計算的,計算器是用來計算數(shù)字比較大、比較復雜的題目的。

  (4)“人機挑戰(zhàn)”,“比比誰最聰明”。

  師:是人聰明呢還是計算器聰明呢?我們來進行一次挑戰(zhàn),你可以自由選擇參加“挑戰(zhàn)隊”還是“計算器隊”,每次比賽后都可以重新選擇下一次參加的隊伍。

  10+20= 45÷9= 27-16= 80×50= 29×42= 457÷7= 3569+1427= 8737-3210=

  師:看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偉大的力量”!(投影培根的名言)。

  3、找規(guī)律

  想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下列問題嗎?

  先用計算器算出下面各題的積,再找一找有什么規(guī)律。

  142857×1= 142857×4= 142857×2= 142857×5= 142857×3= 142857×6=

  我們可以用計算器驗算,也可以找到規(guī)律進行推算。

  4、用計算器算出得數(shù),再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1111111×11111111=

  “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是我們錯了,還是計算器錯了?你能想辦法解決嗎?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解決方案!

  1×1=

  11×11=

  111×111=

  1111×11111=

  11111×11111=

  (1)用計算器計算,把答案寫在練習紙上,校對。

  (2)這組題目中隱藏著哪些規(guī)律呢?

  (3)你能照樣子繼續(xù)寫出幾個算式嗎?你能用計算器進行驗算嗎?

  (4)在進行像這樣的比較復雜的又有規(guī)律的計算時,我們可以請計算器來幫忙,也可以從簡單問題入手找出規(guī)律再推算出比較復雜的算式。

  5、小挑戰(zhàn)老師這里有一道比較復雜的算式你會算嗎?

  22222222×55555555= ?

  小結: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迎接了挑戰(zhàn),取得了勝利。祝賀你們。

  四、觀察拓展

  1、想了解一下計算工具從古到今的發(fā)展歷程嗎?

  2、你知道嗎?

  在人類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歷,人們一直沒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腳步。遠在商代,我們的祖先就創(chuàng)造了十進制計數(shù)法。到了周代,人們發(fā)明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籌。這是一種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顏色不同的小棍。在數(shù)學問題時,人們還編了一套歌訣。到了漢代,我國人民又發(fā)明了算盤,這是計算工具的一次重大的發(fā)明。這種輕巧靈活、攜帶方便的計算工具,至今仍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1945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美國,它被人們譽為“人類文明最光輝的成就之一”。1977年,日本卡西歐公司生產出了第一部微型計算器,這種袖珍型計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適合于所有人的使用。如今,計算機技術正日新月異地向前發(fā)展,64位計算機技術正被許多行業(yè)所使用,它每秒鐘可計算1000萬億次,過去需要數(shù)代人計算的題目,現(xiàn)在片刻間就有了答案。

  3、了解了這些資料,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能想象一下未來的計算器是怎樣的嗎?(這些美好的想法,都有待于同學們今天好好學習才能實現(xiàn)呢!)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第33頁~34頁的內容。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信息、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發(fā)展數(shù)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活動重點:

  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從而能主動總結研究方法。

  活動難點:

  形成1億有多大的空間觀念。

  活動準備:

  紙張、書、大米、黃豆等。

  活動過程:

  包括四個階段:設計方案──動手實際──獲得結論──表達交流

  階段一:確立問題 設計方案

  1.明確活動目的、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結合具體素材描述。

  一億的大小,從中體會一億的大小。

  2.確立研究的問題。

  例:一億粒大米有多少?

  一億個學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積?

  口算一億道口算題需要多少時間?

  一億個硬幣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車、飛機行駛)一億米需要多少時間?

  幾滴血中有一億個紅細胞?

  一億滴水有多少?

  一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樹?

  3.制定活動方案。

  (1)活動步驟。

  (2)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動步驟、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填寫在活動記錄表中。

  階段二:動手實踐

  各小組依據方案開展活動,并將獲得的數(shù)據、推算過 程補充記錄在記錄表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

  階段三:獲得結論

  學生根據對信息、數(shù)據的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描述出一億的大小。

  階段四:表達交流

  1.各小組陳述整個活動過程。

  2.活動小結。

  A 進一步想象一億有多大。

  B 對小組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

  課后隨記。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好玩之《密鋪》。

  教材分析:這是一節(jié) 根據有關平面圖形特點進行觀察、操作、思考和簡單設計的實踐活動。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用磚鋪成的地面或墻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圖形的密鋪。第二部分通過動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邊形能否進行密鋪。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知道有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而有些則不能;從而在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密鋪的含義,更多地了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過欣賞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 進一步感受圖形密鋪的奇妙,獲得美的體驗。并能夠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學情分析:

 。1)知識水平:學生已經學習了圖形的平移、旋轉及多邊形的內角和等知識;具有了相關的知識經驗;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運用“猜想--驗證--歸納”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來探究問題;

 。3)心理水平:該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但是還是有較強的好奇心,也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

 。4)思維水平:學生的思維以直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相對較少。在學習過簡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對平面圖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準確的認識各種簡單平面圖形。對于密鋪,學生已經有了較為直觀的生活體驗,只是還未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

  在此基礎上進行密鋪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活動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是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提煉和再加工,從而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初步抽象的理論知識。在這個知識系統(tǒng)的幫助下 ,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的美,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頭腦風暴,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有很大的幫助;谝陨险J識,本課的設計重 點放在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小組長作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通過經歷與組內同伴動手拼圖以及設計密鋪圖形等活動過程,知道三角形、四邊形、正六邊形可以密鋪,并知道有些圖形是不能密鋪的。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參與到組內討論,并指導。最后在學生活動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自我評價和反思,內化知識經驗與知識體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密鋪現(xiàn)象,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形的密鋪;通過拼擺各種圖形,探索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在探究多邊形密鋪條件的過程中學生經歷觀察、猜測、推理、驗證和交流等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在欣賞密鋪圖案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圖形的轉換,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經歷欣賞數(shù)學美、創(chuàng)造數(shù)學美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同時,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享受由合作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密鋪,了解有一些圖形(如三角形,四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可以密鋪的。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密鋪的原理

  教學手段:

  基于以上幾點的認識,本節(jié)課采用傳統(tǒng)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重點突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能夠自主的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自學或者是進行各種探究實驗,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教師在課中擔任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個孩子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掌握層次不盡相同,所以為孩子們提供了多種渠道來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動,并在活動中有不同的體驗。

  課前準備:

  1、 信息技術準備:廣播教學的教學系統(tǒng),可以用來廣播教學,也可以用來展示學生的電腦上的操作。信息技術的簡單應用基礎,學生能在計算機上實現(xiàn)對基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同時學生能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對他人作品的欣賞與評價,同時也能對自己整個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反思。

  2、 道具準備:剪刀、卡紙若干。

  3、 素材準備:某客廳地面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教師與學生談話,想了解學生家里的客廳地面是由什么鋪成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客廳地面是由什么鋪成的。

  2、教師請學生用一個字或者是兩個字來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廳的地面。學生單獨匯報。(如:大/密/美麗/漂亮/寬敞/平整……)

  3、教師出示從朋友家拍來的客廳的地面(兩幅圖),請學生欣賞。并問學生分別是由什么形狀的地磚鋪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師問學生覺得這兩家的客廳鋪的怎么樣。(如果學生說鋪的好或者是鋪的很平,就追問: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勢提醒學生發(fā)現(xiàn)每塊地磚之間是一塊挨著一塊的,也就是沒有空隙的。如果沒有說出沒有重疊,就追問:有沒有把兩塊地磚疊在一起?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沒有重疊。)

  5、揭示課題:我們把像這樣,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的鋪法稱為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以談話方式引入 ,從學生的身邊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密鋪的存在,從而引出課題。

  二、實驗探究,領悟新知

 。ㄒ唬﹦邮植僮、感受密鋪

  1、教師請學生們觀察“密鋪”這一個詞,問學生哪個字更重要。(學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師及時追問:“密”怎么體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密”體現(xiàn)在沒有空隙,不重疊。)

  2、教師拿出幾個長方形,請一個學生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鋪。(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3、學生操作完以后,教師請學生觀察有沒有做到密鋪,并追問是如何判斷的。(學生會說出,是密鋪,因為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4、教師對學生們的善于觀察和一學就會的寶貴品質進行肯定。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再認“密鋪”一詞和請學生動手鋪長方形,來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密鋪。為后面的動手實驗探究做鋪墊。

 。ǘ┨骄咳切文懿荒軐崿F(xiàn)密鋪之初步判定

  1、教師追問學生:除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們還學過什么圖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梯形……)

  2、教師繼續(xù)問學生三角形能不能實現(xiàn)密鋪。并先讓學生猜測。

  3、教師提示學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鋪,可以怎么做。

  4、學生說一說要驗證三角形能不能密鋪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來操作:

 。▽W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師追問,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們該怎么辦呢?學生會說試一試或者是鋪一鋪,師再追問:拿什么試?拿什么鋪?學生應該會回答:要準備幾個三角形,然后再鋪一鋪。師再追問,準備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樣嗎?師:那我們就來按照這兩個步驟實驗一下:第一、取出①號信封里面的卡紙(如下圖),沿著上面的線剪開,得到幾個三角形;第二、把剪下來的較大的三角形(銳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鋪一鋪。(以上步驟由小組合作完成))

  6、學生按照剛才所說的步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并用IPad拍一組已經完成好的圖片。

  7、先請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并追問學生是如何判斷的。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如何判斷三角形能否密鋪到初步實驗發(fā)現(xiàn)三角形可以密鋪,為學生建立初步的表現(xiàn)。

 。ㄈ┨骄咳切文懿荒軐崿F(xiàn)密鋪之研究密鋪原理

  1、教師提出:如果把這些三角形隨便的鋪在一起,能密鋪嗎?如果不能,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關呢 ?(學生發(fā)現(xiàn)和三角形的角有關)教師接著追問和三角形哪個角有關(學生進一步發(fā)現(xiàn)和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有關系)。

  2、師生共同提出:為了更好的區(qū)分這三個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標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鋪一鋪,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在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標出來,并且相同的角標上相同的.序號)

  3、學生再次鋪一鋪。在鋪的 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觀察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分別是哪幾個。

  4、教師展示一組學生完成的密鋪作品。并請學生認真觀察一下,這個小組標完角以后,在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呢?

  【(6個角),哪6個角??這個角1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這個角2就是老師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這個角3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這個∠1、∠2、∠3也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師再問,在這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1?幾個角2?幾個角3?】

  教師小結:看來三角形真的可以實現(xiàn)密鋪,而且和三角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探究,發(fā)現(xiàn)三角形能密鋪是和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有關系的。讓學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夠密鋪并非偶然,這其中隱藏著一定的必然性。而這種必然性就是密鋪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xiàn)密鋪之再次驗證

  1、教師問學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種三角形來鋪一鋪,學生們想要怎么做。

  2、學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標出角,再鋪一鋪。

  3、教師請學生把剛才剪下來的較小的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標一標,鋪一鋪。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師用IPAd拍一組完成好的。

  4、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種三角形能不能密鋪。再展示其中一組學生的作品。問學生這一次實驗和之前的實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5、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進行總結。

  小結:這樣看來這一種三角形和前面一種三角形一樣,也可以密鋪,而且也和它的三個內角有著密切的關系。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再一次的鋪一鋪的活動,讓學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鋪 的,而且再次領悟三角形能密鋪是和它的三個角有關的。

 。ㄎ澹┨骄克倪呅文懿荒苊茕

  1、教師引導學生:既然三角形能夠實現(xiàn)密鋪,那如果是這樣的四邊形能實現(xiàn)密鋪嗎?(師拿出一個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貼到黑板上)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鋪,動手實驗一下就行了。

  3、教師請學生打開②號信封,取出里面的四邊形動手鋪一鋪,并提醒學生思考動手鋪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標角)

  4、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和提示動手實驗,教師觀察每一組完成的情況,并用IPAd記錄其中一組完成的情況。對于已經鋪完的小組,請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反饋: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樣的四邊形是否可以密鋪。然后請學生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學生先判斷是可以密鋪的,因為這幾個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并且發(fā)現(xiàn)拼接點處有4個角,而且這4個角分別是這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如果有學生能發(fā)現(xiàn)這四個角加起來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結: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四邊形也是可以密鋪的,而且也與四邊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在前面幾次實驗的基礎上,大膽讓學生自己猜測、驗證。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四邊形是可以密鋪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樣,也和四邊形的四個內角有密切的關系。

  三、小結及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研究了密鋪,知道了長方形可以密鋪,正方形可以密鋪,三角形可以密鋪,四邊形可以密鋪。并提問學生: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呢?

  2、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如梯形能不能密鋪?五邊形能不能密鋪?六邊形能不能密鋪?……

  3、教師清學生借助計算機操作來驗證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否能密鋪。

  4、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和幫助。

  5、學生操作完后,進行反饋,通過廣播教學體系請其中的幾組學生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并請其他學生幫助判斷。通過實驗、討論發(fā)現(xiàn),正五邊形不可以密鋪,而正六邊形可以密鋪。

  小結:這樣看來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密鋪,有的不可以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計算機實現(xiàn)人機交互操作,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在計算機上操作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實踐作業(yè)

  用上今天所學的密鋪的知識為你自己的家設計一款漂亮的地磚。

  五:板書設計

  密鋪

  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奧運信息,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2.通過解決體育賽場上的有關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體育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奧運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2016年第31屆奧運會在里約舉行,同學們知道我國運動員一共獲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項目還打破了世界記錄,尤其是中國女排,頂著巨大的壓力,通過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終于獲得冠軍。那么同學們對奧運會有哪些了解呢?

  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情景圖。

  引導學生觀查表格,從表格中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奧運中的數(shù)學問題。

  二、探究問題

  1.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問題一。

  (1)學生觀察表格,交流匯報:可以知道三名運動員各自的成績分別是多少秒。

  (2)出示問題: 前三名運動員的成績分別相差多少?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說說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訂正。

  (3)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兩幅沖刺情況圖,并提問:根據剛才的數(shù)據,你能判斷哪幅圖能描述當時決賽的沖刺情況嗎?

  學生觀察圖片,交流匯報。師根據學生回答整理歸納:根據剛才計算出來的結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們之間的距離應該很近,而他們和劉翔的時間相差很多,所以距離應該相對遠一些。

  因此第二幅圖能更好的描述當時的沖刺情況。

  (4)當時男子110米欄的奧運會記錄是12.95 秒,劉翔用的時間少了多少秒?

  學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再全班匯報。

  2.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二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你能獲取什么數(shù)學信息?

  學生閱讀后,指名匯報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沖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凱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課件出示問題1。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說說是怎么想的。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問題2。

 、僮寣W生觀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況表”。

 、趯W生獨立思考計算,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師歸納:何沖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凱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凱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凱。

  3.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三。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并從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

  學生先獨立思考計算,小組討論交流。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2)出示課件射擊比賽場景圖。

  同學們先觀察圖片,再獨立通過想象判斷,并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理由,小組內交流。

  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討論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學們說一說。

  四、課后練習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第一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統(tǒng)計在數(shù)學中的意義,理解條 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中橫、縱坐標及單位的意義,能看懂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學會用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統(tǒng)計 的結果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

  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細心運算,學習數(shù)學研究的一般性方法,體會由數(shù)字規(guī)律得到相關結論的邏輯關系,從而提高判斷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第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會數(shù)字的分布規(guī)律,體現(xiàn)數(shù)學 的美感和對于實際問題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體會數(shù)學的魅力和奧妙,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標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小同學們集中注意力,開始學習,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

  二、導入新課。

  1.師生互動:請每一位小同學把自己的生日寫在一張小紙條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圖表,請每一位小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與黑板上一樣的圖表,請班干部在講臺前統(tǒng)計各個季節(jié)生日的同學人數(shù),老師在黑板上、同學們在坐標紙上同時完成生日的條形統(tǒng)計圖。

  2.教師講解:做統(tǒng)計圖時的注意事項,第一步,認真紀錄每一個數(shù)據;第二步,統(tǒng)計每一個范圍內的數(shù)據個數(shù);第三步,在方格紙上認真畫出條形圖;第四步,由統(tǒng)計圖對數(shù)據進 行分析。明確橫坐標、縱坐標分別代表的數(shù)學涵義及單位量的大小。

  重點:細心、準確、無誤、美觀。

  難點:對于數(shù)據的分析,比較數(shù)據之間的差別,理解最大值與最小值。

  三、例題講解。

  本例題通過師生互動完成班級內同學們的生日分布條形統(tǒng)計圖,旨在要同學們在縝密的數(shù)學思維背景下理解統(tǒng)計的涵義,基于一組相關 數(shù)據的數(shù)理分析過程,了解通過統(tǒng)計的方法掌握某一數(shù)據的變化規(guī)律和內涵, 進行科學的分析。 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當中橫坐標、縱坐標的數(shù)學意義與單位量與數(shù)據量的大小關系及單位。

  四、習題鞏固。

  習題一: 四年級舉行的特色運動會,調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些特色體育項目。

  習題二:班級要設立圖書角,調查并統(tǒng)計同學們最喜歡哪類圖書。

  習題三:調查并統(tǒng)計班級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情況。

  五、拓展及小結。

  1.基于某一類的相關數(shù)據,我們可以進 行數(shù)據的表示,本節(jié)課僅利用條形統(tǒng)計圖作例,說明對于數(shù)據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對于數(shù)據的更有效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結論,采 取相應措施,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產生活的緊密結合性。

  2.有關條形統(tǒng)計圖的優(yōu)勢:體現(xiàn) 每組中的具體數(shù)據;易比較數(shù)據之間的差別。

  3.統(tǒng)計圖有很多種,后續(xù)課堂還會學習到:扇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請同學們先有一個印象。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xiàn)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2.過程與方法:能夠利用發(fā)現(xiàn)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動手實踐,認真觀察、思考歸納的學習習慣。

  學習重點

  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xiàn)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學習難點

  利用發(fā)現(xiàn)的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填空:含有_______的_______叫做方程。

  判斷:下列這些是方程嗎:

  1.x=10 ( )

  2.32+x ( )

  3.16+4=20 ( )

  二、自學指導。

  仔細觀察下列圖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1.通過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先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課本左邊主題圖 )

  提示:

  (1)現(xiàn)在的天平處于什么狀態(tài)?_______,說明兩盤的質量_______。

  (2)從左往右觀察每組兩幅圖片,天平的左右兩盤有什么變化?天平有什么變化嗎?現(xiàn)在你能把天平的規(guī)律描述出來嗎?換成等式呢?

  2.現(xiàn)在再來觀察一組,和上面的 一組有什么不同嗎?(課本右邊主題圖。)

  對比上面一組 天平圖片的規(guī)律,你能說出這 一組圖片中有什么規(guī)律嗎?用一句話來描述等式的規(guī)律。

  請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對這個規(guī) 律進行舉例說明。

  三、實踐應用。

  利用剛剛學習的方法,求出方程中的x。

  x+2=10

  思考:在這個方程里,未知數(shù)x屬于這個加法算式的哪部分?根據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你能想到這個方程的不 同解法嗎?試一試吧。

  練習鞏固:

  解方程:y-7=12 23+x=45

  四、課堂小結。

  總結一下,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 了什么內容呢?

  1.會解一些方程了。

  2.注意算數(shù)準確。

  五、目標檢測。

  1.通過研 究我們明白了:等式兩邊都_______(或_______)同一個數(shù),等式_______。

  2.解方程:x-12.3=3.8。

  3.結合我們身邊的事例,編一道題,列出方程并解出來。

  六、作業(yè)布置。

  課本P69頁第2題、第5題。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一組相關的數(shù)據,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2.過程與方法:經歷處理實驗數(shù)據的過程,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上,獲取數(shù)據變 化的信息,并進行簡單預測。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規(guī)范有序的解決問題的步驟。

  學習重點

  能根據一組相關的數(shù)據,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

  學習難點

  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上,獲取數(shù)據變化的信息,并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條形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

  二、自學指導。

  1.情景導入:

 。ㄓ盟饷缟L的動畫圖片引入新課)

  2.由學生動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長情況統(tǒng)計表。

  3.動畫演示蒜苗生長情況折線統(tǒng)計圖(要強調學生注意觀 察畫折線統(tǒng)計圖的步驟)。

  讓學生分析在格子圖中畫折線統(tǒng)計圖可以分成哪兩步。

  三、習題鞏固。

  課本P89練一練1。

  四、實踐應用。

  課本P89練一練2。

  五、課堂小結。

  1.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呢?

  折線統(tǒng)計圖有利于直觀了解事物的變化情況。

  2.怎樣畫折線統(tǒng)計圖呢?

  (1)先在格子圖中描點。

 。2)連線。

  3.統(tǒng)計圖一般有幾種形式呢?

  統(tǒng)計圖一般有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三種形式。

  4.進 行預測時,先要找出數(shù)量變化趨勢中的規(guī)律,再進行預測。

  六、知識拓展。

  為了尋找小玲跳繩成績提高的秘密,笑笑幫助小玲記錄了鍛煉的情況,并制成了統(tǒng)計圖。

 。1)小玲跳繩中哪一階段成績提高最快?哪一階段成績提高比較緩慢?

  答:小玲 第5~10天成績提高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績提高比較緩慢。

 。3)估計小玲第8天的成績大約是多少,達到每分135個大 約是在第幾天?

  答:估計小玲第8天的成績大約是118個,達到每分135個大約是在第12天。

  七、目標檢測。

  1.要表示上海20xx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用( )表示合適。

  A.條形統(tǒng)計圖

  B.折線統(tǒng)計圖

  C .扇形統(tǒng)計圖

  2.統(tǒng)計圖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的是李明從9時到11時由甲地到乙 地騎車行駛的情況。

 。1)李明從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長時間?甲乙兩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平 均每時行駛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嗎?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長時間?

 。3)李明在最后30分里行駛了多少 千米?比他騎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八、實踐作業(yè)。

  根據十幾天觀察蒜苗得到的結論,寫一篇《我的蒜苗長得快》數(shù)學實踐小論文。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數(shù)學教學設計12-29

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跳水說課稿11-02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精打細算說課稿11-04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詞語歸類04-15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9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我們的手》教案12-26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教案《我們的手》12-26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的教案12-16

北師大版《合格率》說課稿12-23

安全交通出行班會的設計教案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語文教案
揭西县| 黎城县| 广汉市| 鄂尔多斯市| 顺义区| 积石山| 准格尔旗| 宁蒗| 德惠市| 临颍县| 香格里拉县| 神农架林区| 仙桃市| 勃利县| 唐海县| 鄯善县| 赤壁市| 稷山县| 恩平市| 开远市| 夹江县| 高密市| 隆昌县| 吴川市| 阆中市| 沧州市| 葵青区| 章丘市| 塘沽区| 保亭| 宝坻区| 桃园市| 永城市| 电白县| 屏边| 通城县| 日土县| 百色市| 萍乡市| 塘沽区|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