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根據(jù)課文描述,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課文。
2.閱讀課文,了解京劇藝術特色,感受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精彩。
【教學重點】
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京劇藝術特色,感受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精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本堂課,老師帶領大家感受一種非常獨特的音樂藝術,相信同學們對它并不陌生,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播放《唱臉譜》視頻。
2.同學們,你們對京劇藝術有哪些了解?
3.資料介紹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diào)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xx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難讀的字,注意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這篇課文從道具和動作兩個方面描述了我國京劇獨有的幾個藝術特色。)
四、品讀釋疑
(一)自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介紹了京劇的哪幾個方面的特色?
。ㄕn文介紹了中國京劇兩個方面的獨有藝術特色,一是道具:有實在道具如馬鞭,還有一些虛擬道具;二是動作:亮相。)
2.讀“馬鞭”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1)用馬鞭代替真馬,這是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表現(xiàn)手法。
。2)京劇中運用實在道具和虛擬道具。舞臺表演中,舉出幾個事例,揭示京劇中道具的獨到之處。
3.出示:同時這一根虛擬(nǐ)的馬鞭,給演員以無窮無盡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揚,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還在家門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馬鞭本身具備一種裝飾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馬鞭時,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方法。
。1)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把演員運用馬鞭的表演自由形象地寫了出來。
。2)你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寫一寫嗎?
4.自由讀“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1)靜態(tài)亮相,這是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
。2)動態(tài)亮相,凸顯英雄氣概。
5.出示:京劇還有一種奇特之處:雙方正在對打,激烈到簡直是風雨不透,臺下看的人非常緊張,一個個大氣不敢出,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間,誰就把對方給“殺”了。
在寫臺下觀眾的時候運用了什么描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ㄟ@是神態(tài)描寫,這里描寫觀眾的緊張神態(tài),是對舞臺中演員表演的激烈打斗場面的烘托,側(cè)面描寫襯托出表演得精彩,引人入勝,為下文的“靜”做好鋪墊。)
6.“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詩句的引用,有什么好處?
說明這時候沒有聲音比有聲音更有表現(xiàn)力,人們的心緒已經(jīng)與京劇表演中傳達的情感相融相通,突出藝術的高妙之處。
。ǘ┲黝}延伸
讀了本文,我們了解了中國國粹京劇的一些藝術特色。此時,中國京劇藝術大門向我們敞開,你還想了解哪些方面,請同學們搜集閱讀相關書籍資料或音視頻。
五、總結(jié)課文主旨
這篇課文從道具和動作兩個方面描述了我國京劇獨有的幾個藝術特色,贊揚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和繼承中不斷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精神。
六、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京劇》《看戲》。
課后反思
這篇略讀課文介紹的是我國京劇道具和動作這兩個方面,突出了京劇獨有的藝術特色。
在教學中,我首先播放京劇《唱臉譜》,讓學生對京劇有個大概的影響,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果然看了視頻,孩子們很開心,很幸福,這為學習這篇文章開了好頭。接著我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在充分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這篇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京劇的,這個問題不難,孩子們大部分都能回答上。另外這篇文章結(jié)構(gòu)很明顯分為兩部分。然后分段學習,重點抓住兩部分的關鍵語段,帶領學生閱讀,聯(lián)想,使學生感受到京劇的獨特魅力
整堂課下來,我覺得整體上的不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京劇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在課外延伸這個環(huán)境,讓感興趣的學生下課后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和視頻,以便更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生,從而達到了弘揚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目的。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中“馳騁、尷尬、虛擬”等幾個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京劇表演的特點及運用的說明方法。
3.想象京劇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了解京劇表演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用具體事例說明京劇表演特點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喜歡京劇嗎?說一說你喜歡的京劇名段吧。
2.教師板書課題點明“趣談”!叭ふ劇笔鞘裁匆馑?
3.“京劇趣談”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抓住學生的質(zhì)疑,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習課文后我們就明白了。
二、自學生字,讀順課文。
1.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新詞及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詞可在小組解決,也可查字典解決。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詞語。
2.鞏固練習,教師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檢查學生理解詞語的情況。
3.再讀一遍課文。看看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畫出來,提出來和同學們討論。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jù)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4.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讀書思考: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京劇的哪幾種藝術特色?
。ㄒ皇抢锰摂M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韻,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帶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四、重點講讀,體會寫法。
1.老師導語引入:作為戲曲表演,要在舞臺上展示各種生活場景。但是,舞臺的空間總是有限的。要表現(xiàn)騎馬的一個場景,應該怎樣來實現(xiàn)呢?
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這個問題。
2.用虛擬的馬鞭來表現(xiàn)騎馬,成功嗎?
學生匯報,教師點撥指導:演員用馬鞭來表演騎馬很成功。主要表現(xiàn)在:
。1)騎馬人特定和優(yōu)美的姿態(tài)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
(2)馬鞭拿在手里,演員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種動作,表示出各種意義。
3.京劇中有些虛擬的道具一樣感覺可使用,為了說明這個事實,作者舉出了哪兩個例子?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五、出示要求,自主學習。
1.出示學習要求:自讀《亮相》一部分課文,看看作者講出了京劇的什么藝術特色。想象自己是一位解說員,要向外賓們介紹京劇的這種藝術特色,想一想,你準備從哪些方面按什么順序來講呢?
2.提示學生注意講出以下兩點:
。1)雙方交戰(zhàn)正激烈時,演員的動作忽然停止。此時無聲勝有聲。
(2)雙方交戰(zhàn),一方敗陣逃走,另一方不去追,反而在原地!半s技”,凸顯人物英雄氣概。
3.學生當解說員,模擬場景練習解說。
4.思考討論:作者在介紹各種京劇藝術特色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京劇中一些道具的來歷和作用,理解亮相的特點和作用,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2、品味京劇的韻味,獲得審美體驗,激發(fā)對京劇這一國粹的喜愛之情;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3、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資料介紹,了解更多關于京劇的知識。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關于京劇的知識,體會表達的條理性。
教學難點:
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起學生了解京劇、熱愛京劇的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導語:同學們,中國的國粹有許多,譽滿中外的有三大國粹:京劇、國畫和中醫(yī)。京劇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于一體,在國際藝術舞臺上,京劇被列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之一。對于享有如此盛譽的京劇,大家又有多少了解?誰能唱出一段京劇選段?(生結(jié)合已有知識回答。)京劇離我們的生活有點遠,生活中我們能聽到京劇的機會也不多,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些京劇的知識,讓京劇重返我們的生活。
2、理解課題。
過渡:現(xiàn)在讓我們齊讀一下課題。(生齊讀:京劇趣談。)大家會注意到課題中的哪個字?(生回答:趣。)對!“趣”字是關鍵,這個字提示了我們這篇課文雖然是講解京劇的相關知識,但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有趣的。關于京劇有哪些有趣的知識呢?我們現(xiàn)在就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感知全篇
1、簡單介紹京劇的形成與發(fā)展。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xù)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diào)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diào)和表演方法,還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diào),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后在清朝宮廷內(nèi)開始快速發(fā)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甚至傳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2、學生根據(jù)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對京劇的了解。
3、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教師出示自學提示。
(1)將課文讀正確,不回讀,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學習,也可以問問同桌。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京劇的哪些特點。
4、教師出示字詞,學生讀一讀、記一記。
馳騁尷尬徹底鮮明虛擬唯恐制服高妙凸顯無窮無盡約定俗成不可開交戛然而止風雨不透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趣談“馬鞭”。
。1)學生快速默讀《馬鞭》一文,圈畫不懂的地方。
(2)結(jié)合閱讀提示,思考從本篇文章中了解到了京劇的哪些藝術特色。
(3)教師補充資料,出示圖片、京劇選段,學生欣賞后再默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補充文字資料。
趟馬由于京劇中多以馬鞭來代替馬,或作為騎馬的象征,因此凡手持馬鞭揮舞著上場后運用圓場、翻身、臥魚、摔叉、掏翎等技巧連續(xù)做出打馬、勒馬或策馬疾馳的舞蹈動作的組合就是京劇的趟馬。趟馬的形式多樣,一般用來表示人物騎馬的心情,或用來顯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行動目的。
、诓シ乓曨l資料。
京劇《追韓信》中韓信、蕭何、夏侯嬰三人在互相追趕時依次上場趟馬片段。
《拾玉鐲》中小姑娘绱鞋底的片段。
《金玉奴》中小生演員喝完豆汁后用嘴舔筷子片段。
。4)出示閱讀思考卡,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閱讀思考卡
A、京劇表演中的“馬鞭”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B、“用一根小小的馬鞭就徹底解決了,而且解決得無比漂亮”,你從“徹底”和“無比漂亮”中讀出了什么?
C、“馬鞭”這種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D、文中除了講到“馬鞭”這種虛擬道具,還講到了哪些虛擬道具?是怎樣過渡到對這些道具的介紹的?找出文中的過渡句。
E、說說你覺得有趣的地方。
。5)匯報交流閱讀思考卡上的問題,品析課文。
A、京劇表演中的“馬鞭”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預設: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原句來回答。本課是一篇說明文,對于馬鞭的產(chǎn)生、馬鞭的作用和舞臺效果都介紹得非常清楚。閱讀時要留心,找出對應的句子回答即可!膀T馬在舞臺上沒辦法表現(xiàn),舞臺方圓太小,馬匹是無法馳騁的。真馬出現(xiàn)在舞臺上,演員也怕它失去控制!彼择R鞭便產(chǎn)生了,這是一種虛擬的道具。
B、“用一根小小的馬鞭就徹底解決了,而且解決得無比漂亮”,你從“徹底”和“無比漂亮”中讀出了什么?
預設: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所體現(xiàn)的程度之深!皬氐住敝浮叭娴摹⒊浞值摹,“徹底解決”和“無比漂亮”都包含著一種贊嘆,從中可以感受到一種佩服的感情,這也說明“馬鞭”是一種凝聚著智慧的表現(xiàn)手法。
C、“馬鞭”這種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預設:學生可用課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概括。
D、文中除了講到“馬鞭”這種虛擬道具,還講到了哪些虛擬道具?是怎樣過渡到對這些道具的介紹的?找出文中的過渡句。
預設:學生應該已掌握找過渡句的方法:過渡句一般在句段或段首。文中的過渡句非常明顯,學生很容易找到:“馬鞭是實在的道具,是可感覺可使用的。京劇還有一些虛擬的道具,但一樣可感覺可使用!薄霸俦热缪缦系木茐鼐票。”所以文中除了講馬鞭外,還講了針線、飯菜等虛擬道具,這些虛擬道具是和鞋底、酒壺酒杯這樣的實體道具配合使用的。
E、說說你覺得有趣的地方。
預設:課題是《京劇趣談》,“趣”是一個關鍵字。所以此處可讓學生說說自己覺得哪些地方有趣,這樣能了解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2、趣談“亮相”。
過渡:了解了京劇中道具的使用情況后,我們再來看看“亮相”。
(1)指名分段朗讀《亮相》一文,其他學生邊聽邊畫,指出朗讀得不準確的地方。
(2)教師出示相關視頻資料:亮相。
(3)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圈畫自己覺得不理解的字詞或句子,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若還不能理解再在班上提出來共同探討。
預設難點一:第1自然段中有幾個加了引號的字,如“殺”“醒”“完”,這里的引號表示什么?
明確:這里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因為舞臺上的“殺”“醒”“完”都是虛擬的,不是真實的,所以要加上引號。
預設難點二:文中講了哪兩種“亮相”?分別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明確:課文中講了兩種亮相——靜態(tài)的亮相和動態(tài)的亮相。靜態(tài)的亮相是在緊張而激烈的情節(jié)當中突然停下來,一切都像是被某種定身術給制服了。作用是以靜顯示武藝的高強,顯示必勝的信心。動態(tài)的亮相是雙方正在交戰(zhàn)時,一方被打敗,跑下去了,可勝利一方不緊追,反而留在原地耍刀或槍。這是京劇中的雜技成分,作用是凸顯人物的英雄氣概。
預設難點三:第3自然段中有這樣幾句話:“這,哪里還是戲?這,不是太像雜技了嗎?您說得太對了,這就是京劇中的雜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還保留著。”你讀完這幾句話后有什么感覺?你感受到了文章語言的什么特點?
明確:這幾句話仿佛一問一答,觀眾說出他的疑問,作者解答對方的疑問。兩個反問句寫出了觀眾的吃驚,這其實也是我們的疑問:耍兵器似乎和京劇的情節(jié)沒有多大關系,為什么要這樣呢?經(jīng)過作者的解答,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是京劇自發(fā)展初就延續(xù)下來的,既使京劇表演更加精彩、有可觀性,也顯示了人物的英雄氣概。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文章語言的通俗、親切、自然。
。4)交流你覺得有趣的地方。
3、創(chuàng)設小舞臺,趣味表演。
過渡: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京劇中一些有趣的知識,我們也觀賞了一些經(jīng)典的京劇片段,F(xiàn)在讓我們也來演一演,親自體味一下京劇的魅力吧!
(1)出示幾個關鍵詞,同桌之間或小組內(nèi)可以自己演一演。
騎馬快奔绱鞋底主客飲酒靜態(tài)亮相
。2)邀請幾名同學上臺表演。
。ń處熑裟芴崆皽蕚湟恍┑谰吒,如馬鞭、鞋底、酒壺酒杯、假兵器等。)
四、質(zhì)疑交流,拓展閱讀
1、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過渡:除了馬鞭和亮相,有關京劇的有趣的`知識還有許多。比如京劇的臉譜與人物分類、京劇的音樂、京劇的服飾等。京劇雖然有這么深厚的藝術底蘊,但我們一提到京劇,首先想到的京劇愛好者是老人,年輕人喜歡京劇的卻不多。有些人還說京劇是“老人的藝術”“過時的藝術”,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你認為京劇為什么不能普及呢?
預設:其實不僅僅是京劇,許多傳統(tǒng)文化都面臨著受眾小、被人淡忘的尷尬處境。聽聽學生的意見,教師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用適當?shù)姆椒訌娺@方面的熏陶和學習。教師要強調(diào),我們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要多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不要因為人云亦云而去忽略它、排斥它,要真正去了解它。只有真正走近它,才能體會它的無窮魅力。
2、補充資料,出示一些關于京劇的關鍵詞,讓學生進一步領略京劇的魅力。
京劇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是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同時也是戲曲演員表演的四種基本功,通常被稱為“四功”!俺保傅氖浅;“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樂性念白;“打”則指的是武功。
京劇的四大行當人們通常把“生、旦、凈、丑”作為京劇行當?shù)乃姆N基本類型。每個行當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統(tǒng)稱;“生”“凈”兩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時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京劇的臉譜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由于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一般來說,紅色臉譜代表忠義;紫色臉譜象征剛正;藍色臉譜代表勇猛;黑色臉譜代表耿直;綠色臉譜表示俠骨義膽;白色臉譜表示奸詐、狠毒;金、銀二色臉譜則多見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虛幻。
京劇界四大名旦“四大名旦”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投票選舉產(chǎn)生的,前四名依次為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梅、尚、程、荀四人在藝術上各具特色。
五、背誦積累,作業(yè)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也可以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2、課下搜集更多關于京劇的資料,欣賞相關表演。有條件的話,可以到現(xiàn)場去看一場京劇表演。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欣賞現(xiàn)代京劇唱段《家住安源》及《雄心壯志沖云天》,感受、體驗唱段的音樂情緒及表達的思想情感,能夠正確判斷它們的唱腔及行當,掌握京劇音樂的板式、伴奏等京劇常識
過程與方法
能夠積極大膽、有感情地演唱現(xiàn)代京劇唱段《甘灑熱血寫春秋》,體會現(xiàn)代京劇藝術的唱腔韻味,培養(yǎng)對京劇藝術的興趣及愛好。
知識與技能
探究現(xiàn)代京劇和傳統(tǒng)京劇在內(nèi)容、服裝、伴奏等方面的區(qū)別。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欣賞現(xiàn)代京劇唱段《雄心壯志沖云天》,感受唱段的音樂情緒及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
難點
能夠較為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現(xiàn)代京劇唱段《甘灑熱血寫春秋》,體驗京劇藝術的唱腔特點。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播放兩段京劇唱腔音頻,提出問題:“你知道這兩個京劇唱段的題目分別是什么嗎?它們有哪些不同之處?”學生討論回答,課件出示答案。
2.學生自主回顧上節(jié)課學過的內(nèi)容,《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和《都有一顆紅亮的心》這兩個唱段在服飾、內(nèi)容、扮相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4.教師通過傳統(tǒng)京劇的特點引出現(xiàn)代京劇,順勢導入本課。
(二)賞析樂曲
1.教師發(fā)起討論:什么是現(xiàn)代京劇?你知道哪些現(xiàn)代京劇?學生自主討論現(xiàn)代京劇和傳統(tǒng)京劇的不同。
2.教師出示PPT資料,簡介現(xiàn)代京劇的概念:五四運動之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創(chuàng)作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新京劇,如《海瑞罷官》《紅燈記》《沙家浜》等。
3.欣賞現(xiàn)代京劇《杜鵑山》第三場中唱段《家住安源》,結(jié)合課本唱詞,請思考:這個唱段的旋律有何特點?(唱段旋律委婉優(yōu)美,起伏跌宕,屬于二黃腔)
4.再次聆聽,說一說行當、唱腔分別是什么?表現(xiàn)了柯湘怎樣的思想感情?(青衣;痛苦哀婉的心情)
(三)對比賞析
1.片段欣賞,初步感受
(1)播放《雄心壯志沖云天》音頻片段,請思考:表現(xiàn)了李玉和怎樣的情緒?(李玉和對敵人的蔑視和悲憤、激昂的情緒)
(2)再次聆聽,感受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有何特點?(旋律平穩(wěn),節(jié)奏舒緩)
(3)說一說這一唱段是什么唱腔和行當。(唱腔是二黃,李玉和屬于行當中的老生)
2.完整欣賞,深入體驗
(1)播放《雄心壯志沖云天》視頻,學生跟著唱詞嘗試輕聲跟唱,思考:該唱段可分為幾個部分?(六個部分)
(2)各部分分別表達了李玉和怎樣的思想情感?(對敵人的蔑視和大義凌然——雖鎖住手腳,卻鎖不住英雄氣概——回憶與敵人斗爭的情況,展望革命發(fā)展形勢,表現(xiàn)出從容不迫的氣勢——對未來的信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關心轉(zhuǎn)送密電任務,相信母親和女兒——視死如歸的決心)整個唱段刻畫了李玉和對革命事業(yè)無限忠誠的思想感情,體現(xiàn)了李玉和壯志昂揚的英雄氣概。
(3)伴奏樂器有哪些?(打擊樂器、弦樂器、交響樂器)
(4)學生分小組討論:伴奏音樂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伴奏音樂起到了烘托氣氛和襯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學唱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甘灑熱血寫春秋》
(1)欣賞唱段,學生判斷唱腔和行當:西皮、老生。
(2)跟音樂輕聲哼唱,找一找哪些地方比較難唱。
2.跟音樂有感情完整演唱幾遍。
3.挑選唱得較好的同學上臺表演,并讓學生自己評價。
(五)小結(jié)作業(yè)
1.教師總結(jié):請你結(jié)合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說說傳統(tǒng)京劇和現(xiàn)代京劇在內(nèi)容、服裝、伴奏、道具、布景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2.希望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更多的同學能夠走進京劇的殿堂,去領會她的美妙與瑰麗,去創(chuàng)造她的燦爛和神奇!師生再見。
五、板書設計
現(xiàn)代京劇
家住安源 雄心壯志沖云天
旋律委婉優(yōu)美 旋律平穩(wěn)
二黃 二黃
痛苦哀婉 悲憤激昂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了解京劇的唱腔、角色行當、四功五法等相關知識,知道不同臉譜各代表什么性格的人,掌握五種臉譜各代表什么性格。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從而去關注京劇。
2、能力目標:
通過了解穆桂英掛帥、感受京劇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親近感。使學生初步對京劇產(chǎn)生興趣;感悟到國粹京劇是中國人獨特的精神文化的精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京劇的角色行當、樂器、臉譜藝術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從而去關注京劇; 難點:使學生初步對京劇產(chǎn)生興趣;感悟到國粹京劇是中國人獨特的精神文化的精華。培養(yǎng)學生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了解京劇。
2.教師準備:收集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走進京劇。
1、課前播放戲曲《穆桂英掛帥》片段。
2、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里面的人物為什么畫臉嗎?你們知道臉譜是哪種戲曲所獨有的嗎?你們了解京劇嗎?(學生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分層教學重視學生在預習后的信息反饋,此環(huán)節(jié)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狀況,為分層教學做充分準備。) 偷偷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我發(fā)現(xiàn)京劇的臉譜里包含了很多京劇的知識,而且,他還和數(shù)字有關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京劇,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ò鍟耗鹿鹩鞄洝﹦。
(設計意圖:將居廟堂之高的京劇于簡單的數(shù)字相聯(lián)系,拉近京劇與學生的距離。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了解京劇,說說國粹。
1、說說國粹
請同學們打開品德書78頁,讀一讀小資料,思考:為什么京劇被稱為國粹呢?(學生匯報)
。ㄔO計意圖:本節(jié)課由于學生不能提前預習,所以利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閱讀對京劇進行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達信息的能力。)
京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并傳向世界。在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英國的皇家劇院里,在沒有任何語言翻譯的情況下,演出的京劇《三打陶三春》獲得了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有個外國人說:“中國如果沒有了京劇,也就不成其為中國了”。京劇被稱為國粹是理所當然的,稱之無愧。
我們先來了解京劇的唱腔和樂器。京劇的唱腔有很多,應用最廣的有兩大唱腔——西皮和二黃
。1)播放一段西皮唱段《穆桂英掛帥》選段和二黃唱段《穆桂英掛帥》選段
。2)引導學生對比西皮和二黃。(板書“2”) (3)文場伴奏三大件(板書“3”)
2、京劇角色根據(jù)男女老少、善惡美丑分為四大行當,有人知道嗎?
生:播放課件,讓學生對比圖片,說說區(qū)別
旦:先介紹旦角分類,然后讓學生看圖猜一猜。了解四大名旦。
凈:這些演員臉上勾畫著大家熟悉的面孔。
師:不同的臉譜可以表現(xiàn)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品質(zhì),也是幫助我們理解劇情的關鍵。在京劇的舞臺上,如果我們想知道一個人物的性格,看看他的臉譜就能夠猜出來了,F(xiàn)在,我們就來看幾張臉譜。同學們,這幾個人物都熟悉嗎?
結(jié)合特定的人物,討論每個顏色的臉譜各代表什么性格? 丑:讓學生總結(jié)丑角臉譜的共同點
3、京劇雖然分出了不同的角色行當,但是基本功卻是相同的,大家都知道京劇里是有歌有舞有故事,要想演好,京劇演員必須會什么呢?
四功:唱、念、做、打
視頻播放:念白(《紅燈記》“奶奶,你聽我說!”)學生進行模仿。 師:唱念做打四功的好壞,在于演員運用口、手、身、眼、步等技巧的嫻熟程度,戲班將其稱之為五法
五法:口、手、身、眼、步
3、引導完成臉譜。
三、感受京劇:
1、介紹穆桂英掛帥中的各個人物
2、蘭花指
介紹蘭花指,讓學生初步感受蘭花指
介紹穆桂英“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再談對穆桂英的感受!鹿鹩⒌娜烁窀呱
3、模仿穆桂英掛帥片段進行表演
。ㄔO計意圖: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了解京劇,認識到京劇在世界上的地位,通過蘭花指的模仿表演,可以充分調(diào)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深化了學生對京劇的認同度和親進度,強化了學生對京劇認識,同時,還滿足了學生強烈的試唱欲望和對京劇更深層次的接觸。進而升華主題。)
四、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京劇有意思嗎?美嗎?精彩嗎?當然,可以很自豪地說,世界上沒有哪種戲曲藝術能與京劇媲美。就連很多外國人都迷上了這么藝術,很多外國報紙更是評價京劇為世界第一戲曲。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的這項國粹,正在淡出我們的視線。我們能為京劇做些什么呢?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京劇定會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京劇的特點。
2、欣賞京京劇服飾,聽京劇感受京劇的唱腔,并嘗試表演京劇。
3、對京劇藝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重點:
初步了解京劇的特點
活動難點:
欣賞京京劇服飾,聽京劇感受京劇的唱腔,并嘗試表演京劇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特別的京劇》、京劇音樂
京劇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1、欣賞并了解京劇服飾。
教師出示京劇演員的照片,請幼兒觀察京劇服飾,了解其特色。
教師:他們穿的衣服和我們平時穿的有什么不同?這些衣服上有哪些花紋?你們還看到什么?
幼兒仔細觀察并自由討論。
教師結(jié)合幼兒用書上的圖片進行小結(jié)。
2、聽京劇表演,感受京劇的唱腔特點。
幼兒觀看京劇表演視頻,了解并感受京劇唱腔的特點。(如在表演過程中有“咚嗆,咚嗆”的鑼鼓聲和京胡伴奏;演員念念唱唱、常常念念,有些字的聲音托的很長)
教師幫助幼兒總結(jié)一些簡單的介紹。
3、幼兒學習表演京劇。
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表演走圓場步和管步,并嘗試唱一唱。
請兩組幼兒相互學習,教師隨機指導。
跟著音樂,幼兒練習走圓場步和管步。
4、介紹京劇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增進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教師:不僅中國人喜歡京劇,外國人也很喜歡京劇。許多的外國朋友還到我們國家學習京劇,并把京劇藝術傳播到了國外。我們國家的京劇團也到國外演出,讓外國人了解京劇,了解我們中國文化。京劇在我國對外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7
。刍顒幽繕耍
1、使幼兒簡單了解京劇這種傳統(tǒng)戲曲藝術,萌發(fā)幼兒對我國傳統(tǒng)曲藝的好奇心和喜愛之情。
2、使幼兒初步了解有關京劇人物,知道京劇是我國特有的戲曲種類,是我國國粹。
3、引導幼兒認識京劇特有的臉譜,了解典型、簡單的京劇唱腔及臺步。
。刍顒訙蕚洌
1、請幼兒搜集有關京劇演員劇照、臉譜。
2、準備京劇小戲裝,錄音磁帶,橢圓形紙及彩筆若干。
3、準備生、旦、凈、丑角色的京劇唱腔錄象。
。刍顒舆^程]
1、請幼兒相互交流對京劇的感受與認識。如:你聽過京劇嗎?你喜歡京劇嗎?
2、觀賞京劇劇照、臉譜、服飾等,了解劇照和圖片中有關京劇人物(生、旦、凈、丑)。
3、比一比、找一找。(1)比較幾種京劇臉譜的差異。(2)找出臉譜上的額頭、眉毛、鼻、嘴等處花紋對稱的特點。
4、觀看京劇錄象片段,并鼓勵幼兒學習和模仿典型易學的唱腔及臺步(生、旦、丑……)。
5、大膽嘗試在橢圓形紙上為臉譜五官化妝,并涂上自己喜歡的人物的顏色。
6、帶上自制臉譜,相互欣賞,并穿戴小戲裝,在京劇唱腔的伴奏下,進行模仿和表現(xiàn)。
。垩由旎顒樱
1、可展示一些京劇劇照、名家、臉譜等,以豐富幼兒對京劇的認識。
2、表演區(qū)可播放京劇經(jīng)典唱段,讓幼兒模仿其中易學的唱段。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打虎上山》,使學生對京劇藝術產(chǎn)生興趣,從而喜愛我國的“國粹”。
二、通過聆聽《打虎上山》唱段,模唱“引子”主旋律、學唱京劇唱腔,體驗京劇的韻味和英雄楊子榮搗匪巢的豪情壯志。
三、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點;能模唱“引子”音樂主旋律,學唱“二黃原板”唱腔,誦讀“西皮快板”唱詞。
教學重點:
一、模唱“引子”主旋律,感受風雪彌漫、莽莽林海的情景。
二、在音樂學習實踐活動中體驗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點。
教學難點:
學唱“二黃原板”唱腔,誦讀“西皮快板”的唱詞。
教具使用:
多媒體課件,合成器。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激趣導入
。ㄒ唬┝鞒蹋焊惺芫╉嵑喗閲鈱胄抡n
1.教師演奏樂曲,設問:老師首先給同學們演奏一首富有獨特韻味的樂曲,請同學們仔細聽,你能從中聯(lián)想到我國哪種戲曲藝術?
2.教師演奏后與同學交流,并總結(jié)這首樂曲是采用了京劇音樂素材編寫而成。
3.簡介: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在201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4.導入:【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段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迎來春色換人間》又名《打虎上山》。
(二)設計意圖:通過富有京劇韻味的樂曲,營造了學習京劇的氛圍。同時,設問也啟發(fā)學生對京劇藝術的先前所知。通過簡單的介紹讓學生了解京劇的文化背景,激發(fā)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
二、欣賞唱段,整體感知
。ㄒ唬┝鞒蹋毫私鈩∏樾蕾p唱段
1.教師簡介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劇情!爸侨⊥⑸健敝v述的解放戰(zhàn)爭初期,我解放軍偵察排長楊子榮化裝成土匪打入敵人內(nèi)部,與敵人斗智斗勇,最后將敵人一舉消滅的故事。
2.設問:請同學們認真欣賞,在欣賞之后說說你從唱段中都感受到什么?
3.播放現(xiàn)代京劇《打虎上山》唱段(視頻),師生共同欣賞。
4.師生交流。
。ǘ┰O計意圖:通過整體感知《打虎上山》唱段,使學生對唱段的韻味、故事背景、場景、人物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夠初步了解現(xiàn)代京劇藝術形式。
三、分段欣賞、互動體驗
。ㄒ唬┝鞒蹋耗3耙印保ㄖ餍桑雎牎岸S導板”學唱“二黃原板”唱腔誦讀“西皮快板”唱詞。
1.欣賞【引子音樂】并講解這段引子音樂在樂隊的巧妙烘托下,表現(xiàn)出楊子榮揮鞭疾馳在狂風暴雪、茫茫林海、廣闊雪原上的颯爽英姿。
2.請同學們分別聆聽引子音樂中的三個音樂片斷,感悟音樂特點,讓學生用“四字詞語”來談感受。
3.師生合作。教師用合成器模仿演奏管弦樂背景音樂,學生用“U”模唱引子音樂中圓號的主旋律共同完成引子音樂,體驗風雪彌漫的莽莽林海。
4.展示課前搜集資料,聆聽【二黃導板】。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介紹課前搜集的京劇“唱腔”、“板式”、“二黃導板”板式,聆聽教師學唱“穿林?缪┰瓪鉀_霄漢“的唱腔,感受楊子榮氣沖霄漢的英雄氣概。
5.聆聽【二黃回龍、原板】唱腔,模唱聲腔。
⑴請學生介紹京劇“二黃回龍”、“二黃原板”板式后欣賞唱腔。
⑵欣賞后教師講解通過原板這么一個抒情段落,我們感受到楊子榮這個英雄角色對革命的堅定信念。戲曲中的角色在戲曲中稱為行當,分生旦凈丑4大行當,其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那象楊子榮這樣的中年男性人物,則被稱為老生。
、墙處煼冻埻瑢W們模仿老生唱腔用“真聲”學唱這句“迎來春色換人間”,體驗一下楊子榮的內(nèi)心情感。
5.誦讀【西皮快板】唱詞。
⑴請學生介紹搜集的京劇“西皮快板”的特點。
、平處熤v解京劇中的“板”與“眼”,并模仿演奏京劇鑼鼓經(jīng)西皮快板的節(jié)奏,請學生理解、感受。
、钦b讀唱詞。先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代音樂“說唱”節(jié)奏讀唱詞,體驗快節(jié)奏;再用鑼鼓經(jīng)伴奏誦讀唱詞,體驗西皮快板。
6.聆聽【西皮快板】唱腔。請學生隨著唱段節(jié)拍“拍腿”,感受由抒情段落逐漸轉(zhuǎn)為急速的過程,體驗楊子榮“搗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的必勝信心。
7.師生交流:
【師】設問:唱段運用了多種板式,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英雄人物楊子榮,你感覺他是一位怎樣的英雄人物?
【生】暢談感受……
(二)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重點。通過模唱、聆聽、學唱、誦讀等教學方法感受《打虎上山》風雪彌漫、莽莽林海的情景,體驗英雄楊子榮的豪情壯志。通過不同的音樂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眼、耳、口、肢體等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京劇知識,體驗京劇韻味,喜愛京劇藝術。
四、拓展體驗
。ㄒ唬┝鞒蹋航虒W反饋體驗鑼鼓經(jīng)
1.教學反饋。播放兩個唱段(部分),分辨二黃、西皮唱腔。
2.體驗京劇鑼鼓經(jīng)。學生用口模仿京劇武場樂器——大鑼、小鑼、鐃鈸的聲音,演唱鑼鼓經(jīng)——慢長錘。
。ǘ┰O計意圖:拓展練習是檢測學生對二黃、西皮唱腔的認識能力。京劇的鑼鼓經(jīng)是戲曲音樂中特色的,讓學生用聲音模仿鑼鼓經(jīng),即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意識,又使學生對鑼鼓經(jīng)有個初步的認識,進而使學生更加喜愛京劇。
五、板書設計:
打虎上山
現(xiàn)代京劇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9
一、設計意圖:
京劇臉譜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的瑰寶,雖然不是孩子們經(jīng)常遇到的熟悉事物,但它濃烈的色彩,鮮明的藝術風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對色彩敏感的心理特點。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孩子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fā)揮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我以中國傳統(tǒng)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目的在于讓孩子了解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他們喜愛京劇、了解國學、熱愛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美好情感。而后在欣賞的基礎上,了解京劇臉譜的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以臉譜色彩的絢麗及表情的夸張來吸引孩子,讓他們對"對稱""夸張"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有所了解與嘗試,進而自主創(chuàng)作。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戲曲臉譜的藝術特點、色彩等知識。
2.能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繪制臉譜。
3.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體驗自己繪制臉譜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三、活動準備
1.視頻《說唱臉譜》
2.ppt課件,油畫棒空白臉譜
四、重點難點:
重點:京劇臉譜的色彩和代表的性格特點
難點: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大膽設計臉譜
五、活動過程
(一)播放《說唱臉譜》視頻,引起幼兒對京劇的興趣。
師:通過視頻?你們都觀察到什么。對這就是京劇,京劇是我們中國特有的舞臺表演藝術形式之一,京劇是我們的國粹,和大熊貓一樣珍貴。
評析:通過觀看視頻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初步感知京劇,萌發(fā)喜愛京劇、熱愛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美好情感。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臉譜,簡單了解京劇簡單的知識和臉譜夸張的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
1.感受京劇演員們特有的服裝和臉部的色彩。
師:唱京劇的人很特別,我們來看這張圖片,他們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他們的臉上是怎么樣的?
評析:教師應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演員臉上的表情和色彩,因為孩子們對演員們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很感興趣,但忽略了臉上色彩的豐富性和表情的夸張性。
2.欣賞討論京劇臉譜的顏色及圖案代表的意義。
師:唱京劇的人臉上畫了一張張大花臉,我們叫"臉譜"(出示臉譜字卡)。你喜歡哪個京劇臉譜?它上面有什么顏色、圖案呢?你知道這些顏色、圖案代表什么意思嗎?
教師小結(jié):在京劇里有紅、黃、藍、綠、黑、白等,色彩鮮艷,一看就很吸引人,觀眾可以從臉譜的顏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是聰明的還是愚蠢的……如紅色、黑色在京劇里代表好人,黃色、白色在京劇里代表壞人,藍色代表勇士,金、銀顏色代表神話里的人物。
(三)欣賞京劇臉譜中對稱的表現(xiàn)形式。
師:京劇臉譜和我們不化妝的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都有眼睛、鼻子、眉毛、嘴巴、牙齒、耳朵)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jié):京劇臉譜上的圖案、花紋和顏色都是以鼻子為中心對稱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張的方法,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借助課件的形式,讓幼兒通過觀看臉譜圖片,感受臉譜色彩的鮮艷及表情的夸張,了解京劇臉譜中對稱、夸張的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
(四)幼兒創(chuàng)作給臉譜涂色。
師:現(xiàn)在老師手里有一張已經(jīng)勾好線條的京劇臉譜,我要幫他化化妝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自己動動手幫它們化化妝?
幼兒給臉譜涂色,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教師事先準備勾好線條的臉譜,讓幼兒在已有欣賞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給臉譜涂上鮮艷的顏色。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相互評價,感受其中的美。
2.讓幼兒結(jié)合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點評。
師:誰來介紹下自己的作品?
評析:通過自評、互評臉譜作品,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閃光點。點評時應引導他們從臉譜顏色、紋路、圖案的對稱性進行評價,進一步感知臉譜色彩的鮮艷及表情的夸張。
(六)活動延伸。
師幼戴著京劇臉譜一起游戲。
六、活動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視頻、圖片、PPT等多種手段,讓幼兒初步感受戲曲的魅力,拉近幼兒與戲曲的距離。整堂課,幼兒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孩子們首先被《說唱臉譜》深深的吸引住了,很感興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知道了臉譜是戲曲的代表;然后,觀看圖片,欣賞臉譜,感受臉譜造型、色彩,發(fā)現(xiàn)臉譜對稱的規(guī)律;最后,動手制作,嘗試創(chuàng)作對稱臉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為孩子們準備了不同的材料,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嘗試創(chuàng)作臉譜,在這一步中有一些不足,由于要求提的不到位,使孩子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只是注意到了臉譜的對稱性。在一些繪畫與粘貼的技巧上有一些不足。
總體來說,孩子們對于本節(jié)活動很感興趣,教學目標也完成的較好。在本節(jié)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主體性,課堂氣氛也很活躍。
【《京劇趣談》教案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燈光》教案12-12
《習作:變形記》教案_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08-26
《語文園地四》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_語文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