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能夠讀準字音,學會前音不拖,詞兒連讀,字正腔圓。重點理解“艄公、撐船、腳蹼”。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到讀通句子,理解句意。
3、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知道魯班是怎樣發(fā)明櫓板的,感受魯班愛觀察、善思考、勤實踐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
第四自然段。
教學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游戲:看圖猜人物
(1)中國古代有一個偉大發(fā)明家,受亭子的啟發(fā)發(fā)明了傘;看到樹葉的鋸齒、蟲子的利牙聯(lián)想發(fā)明了鋸子。
(2)(出示鋸、墨斗、曲尺等工具)他一生還發(fā)明了許多工具,讓人們工作、勞動起來更加省力。猜猜他是誰?
讀讀他的名字“魯班”(詞兒連讀、讀準邊音)他就是人們常說木匠的祖師。
2、(出示:櫓板),這里有個詞讀音和“魯班”有些相似。(第三聲讀飽滿)
看看偏旁,觀字形明意思,櫓板可能是什么做的?(正確,櫓板是一種木頭做的工具。誰來讀讀書中的這句話)
出示:人們把這種搖船的工具叫做“櫓板”。指名讀
評價:讀書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出句子的意思,櫓板是用來干什么的(手指“搖船”)再讀讀(指名讀)評價:我聽明白了,櫓板是一種搖船的工具。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魯班和櫓板)齊讀課題
魯班和櫓板有什么關(guān)系?把書打開,聽老師講故事。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雙手捧書,書外斜)
2、同學們聽得仔細,看得認真。讓我們自己也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學生自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詞兒連讀不拖音、連詞成句讀通順)
3、故事讀完了,你知道魯班和櫓板有什么關(guān)系?(魯班發(fā)明了櫓板)
4、魯班是怎樣發(fā)明櫓板的?讓我們再次走進故事,細細地讀一讀,想一想。
三、細讀課文
1、魯班是怎么想起來發(fā)明櫓板的呢?個別讀第一自然段。
■讀得好,聽出來了,老艄公(老船工)用竹篙撐船船很吃力。我們來感受一下。
讀得不好,注意讀清楚:魯班看到誰在干什么?(個別再讀)
■點撥
竹篙讀讀這個詞——竹篙,看看字形就知道竹篙是什么做的?篙上面的竹字頭表示……,下面表示讀音。竹篙就是用竹竿做的撐船工具。
用竹篙撐船看“撐”字,左邊是一只手(要用力),右邊是手掌的掌(伸出右手),兩只手握緊竹篙,用力抵到河底,用這個力量讓船向前走。你們試著用手掌撐著桌子,讓自己身體離開板凳撐一撐。什么感覺? (費力、很用力)老艄公撐一下,船向前走一點,
■難怪,老艄公用竹篙撐船……。(讀詞:十分吃力)等把船撐到……滿頭大汗(指著三點水,兩個字里都有三點水,汗水真不少啊!)。
用你的朗讀讓我們看到老艄公吃力撐船的畫面。指名讀。男生讀。
2、看到這些,魯班想——(引讀)
(1)個別讀——“有什么好辦法……省力呢?”
■嗯,魯班正在思考呢,讀出了一種疑惑。
■注意這里還有一個小問號,魯班正在思考呢。范讀,再讀讀。個別讀
(2)魯班想得很投入,引讀“兩眼盯著”?
——生:一直地看
“盯”的左邊一個“目”旁,右邊就是一個形象的“釘子”。視線像被釘子釘在了船上,眼睛眨都不眨,……你能學學魯班此時的神情嗎?(生模仿……)
師點評:瞧,眼睛眨都不眨,而且還微微皺著眉頭,就帶著這樣的神情讀——---生:“有什么好辦法……”
(注意點撥:是在心里“默默地想”啊,輕輕地,再讀——)
聽出來了,魯班想找一個好辦法,讓人們駕駛起來更加省力
3、正在魯班想的入神時,魯班又看見……
■(圖片)齊讀課文
一群可愛的鴨子游過來,它們輕快地向前滑行。
■滑行,有水滑溜溜,滑冰,滑水,又輕又快地游過?渴裁?(出示腳蹼圖)瞧,這就是鴨子的腳蹼,它們的腳趾間是有一層薄薄的皮膜連著的。
難怪鴨子能——(手指著引讀)輕快地向前滑行。
■帶著你的理解,再讀讀這句話。(女生讀:只見它們——滑行。)
4、魯班出神地想著,
“出神”,就是第二自然段說到的兩眼——盯著,默默地——想,發(fā)愣的樣子。
忽然眼睛一亮,他……(想出辦法來了)
讀(有了靈感,再讀)
■魯班是怎么做的?個別讀讀第四小節(jié)。
■邊讀邊畫(一人讀、一人協(xié)助老師畫)
學生指圖解釋:削、上半截、下半截
削:用刀斜著把木棍削細,削薄。
■再讀,把魯班制作魯班的過程讀清楚。
5、櫓板的效果怎樣?(齊讀)
我仿佛聽到了艄公爺爺?shù)男β,男生讀。省力就是……(吃力的反義詞)女生也來開心的讀一讀。
比較著讀。
6、魯班為人們發(fā)明出了這么省力的工具,所以(讀第5節(jié))。用魯班的名字命名(櫓板)
四、指導寫字
1、手指操
2、寫字要求
3、(出示:已)
“已”字就像一個趴著的娃娃,腦袋小小,身體長長,小手伸出來。
(范寫)橫折收收緊,豎彎鉤伸伸長,豎彎鉤里藏小圓。
4、(出示:安)
“安”字一個女子住在房子里,安定舒適,好像我們能干的媽媽。
(范寫)女字長橫稍稍拉長,像媽媽有力的臂膀托起我們的家。
5、(出示:等)
“等”古時候就是將官署里的竹簡放整齊。(范寫)竹字頭兩邊不相同,左小右大。橫畫距相等,豎鉤稍右偏。
板書設(shè)計:
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有什么辦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2、指導學習第1-3自然段。
二、教學教程:
(一)揭示課題
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課件:
(3)鞏固識字。
(四)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五)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zhì)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三、教學結(jié)束:
布置學生背誦1、2、3、自然段。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第四自然段。
三、教學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魯班
介紹魯班。
2.繼續(xù)板書:和櫓板(領(lǐng)讀,指插圖):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櫓板。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看哪寫詞語的意思你已經(jīng)理解了。
3.重點指導理解:吃力、對岸、盯著、撲通、安。
4.認讀要求只識不寫的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力岸已經(jīng)盯
(四)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
結(jié)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nèi)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jié):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nèi)容。
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坐船—想—看鴨子撥水—做櫓板—后人稱呼)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五)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六)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七)總結(jié)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八)思考:
其實魯班發(fā)明的這些東西都是從生活中一些細小的地方受到啟發(fā)的。那些在常人的眼里再平常不過的現(xiàn)象能引發(fā)魯班的思考,然后通過親自動手實踐,進行創(chuàng)造發(fā)明,給大家?guī)砹撕艽蟮姆奖悖惨虼烁淖兞巳藗兊纳睢?/p>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