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高中語文新課程在閱讀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培養(yǎng)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領悟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及藝術手法的表現(xiàn)力,具有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策略研究】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在這篇散文里,作者給我們描繪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麗景象。語言優(yōu)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對于本課,教師不宜過多地繁瑣地分析,點到為止。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反復品味,理解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語言藝術的魅力。教師要充分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fā)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教學目標】
1、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在教師恰當?shù)囊龑拢囵B(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教學難點:
體會貫穿全文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質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鑒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意境。
【教學設想】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釋題,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重點賞析4~6段,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比喻、通感、疊字的運用。通過討論、質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意境。
【教學步驟】
一、激趣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言教材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這兩篇傷口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圳特區(qū)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還知道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教師: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走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這對全面、正確評價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設計這一步驟是因為朱自清是一位現(xiàn)代著名作家,對他應作多了解。出示課件)
二、感知
1、配樂朗誦課文:
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后,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為后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 學生輕聲朗讀,配以輕音樂:
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取感受和認識,并用精練準確的語言加以概括。同時教師可提供以下問題供同學思考:
、 文中所寫的景物有哪些?
② 文中內容直接與題目相照應的段落有哪些?
、 分組交流討論各自的認識及相關問題,教師巡回指導,參與交流討論。
、 師生質疑,生生互答。
問題出示:
① 文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哪一句?
、 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作者感情發(fā)展的脈絡是怎樣的。
三、品讀──賞析
1、局部研討,欣賞朱自清筆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色。
、 學生朗讀4~5段,借助圖片形象直觀的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出示課件)教師點名請朗讀水平好的學生示范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后,讀相關的語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 賞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語言的妙處,體會景物特點。
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有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xiàn),物靜而情動;、葉、流水的人格化表現(xiàn)了景與情的交融,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說是靜,卻有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展著,可喻體中的女郎是在旋著舞著的,否則,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尋味,不僅暗合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是站讀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澀于顏內心怕更怦怦吧!這動已溢于文字之外了。景物描寫融進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⑶ 荷塘月光的賞析:
、 明確通感修辭手法的作用。
、 再次出示有關荷花的幻燈片,強化學生的感受,進一步體味文章的意境。
、 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音樂伴奏,學生品讀。
四、討論
1、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2、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于何?
(明確問題后,將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請學生配樂朗誦。)
五、拓展延伸
你會選擇怎樣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你或喜或悲的心情(小組討論)。
六、知識遷移
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段景物描寫的文字,抒發(fā)自己的某種感情。
七、教學反思
語文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它具有數(shù)理化所不具備的審美性和情超性,用藝術的方式讓學生感受語文的蘊藉之美,品嘗語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語文的發(fā)現(xiàn)之樂,那才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所在。
【板書設計】
月下荷塘 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瀉、浮、洗
側面 葉子、花、灌木、楊柳
荷塘四周 近 樹色、樹姿
遠 遠山
近 燈光、蟬鳴、蛙聲
【荷塘月色教案】相關文章:
荷塘月色 教案12-13
《荷塘月色》教案04-11
荷塘月色教案精選07-16
《荷塘月色》教案07-19
荷塘月色的教案08-07
荷塘月色教案07-28
《荷塘月色》教案09-29
荷塘月色教案優(yōu)秀教案04-04
《荷塘月色》精品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