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
許渾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韻譯
漫漫長夜中泛流著琴瑟的清音,青蘿輕拂好象有西風颼颼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棲留幾只殘螢,秋之晨雁群掠過銀河向南飛騰。
高大的樹木拂曉看來尚未凋零,陽光下遙望遠山層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葉落而知歲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情。
賞析
原題三首,此為第一首。詩寫早秋景色,創(chuàng)作年代不詳。題為“早秋”,詩則句句扣緊早秋景色著筆。首聯(lián)寫早秋蕭瑟凄清氣氛。中二聯(lián)則從上下遠近各個不同角度描繪早秋之景,俯察仰觀,近看遠眺,晝夜早晚,目之所見,耳之所聞,全是秋聲秋色。末聯(lián)用典渾成,亦是點早秋,且葉下、波涌又與首聯(lián)西風相照應(yīng)。針線細密,疏朗有致,寫景逼真,宛然一幅早秋立體圖畫。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闭灰苟悸牭捷p輕的瑟瑟秋風。西風跟秋天有著自然的'聯(lián)系,就如同西北風是冬天的象征一樣。作者的浪漫情節(jié)在第一句就展現(xiàn)無疑。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庇衤陡镲L是孿生兄妹,因而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銀河變成了金河,也是秋天色溫所致。一個殘字,在此開始給人秋愁的暗示。畢竟昆蟲是變溫動物,對環(huán)境溫度的依賴最強,一到秋天,就得最先發(fā)愁越冬事宜。大雁是侯鳥,越冬也得雁南飛。所以這種蟲鳥的描寫,算是秋天早晨的經(jīng)典。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卑炎x者視線又從前一句的淡淡秋愁中拉回到秋高氣爽的意境中。面對清晨高大樹木濃密的樹冠,茂盛的枝葉,還有目及遠山的晴好天氣,人們一般都會感覺爽,產(chǎn)生流連其中愿望。樹葉作為高樹大家庭中的一員,自然也應(yīng)該盡情享受秋高氣爽中的融融親情,然而后面卻看到有一片葉子要離開。這一句從前一句的略微轉(zhuǎn)折,實際上是為了推出最后一句的高潮作鋪墊。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笨芍^是畫龍點睛之句。沒有感情色彩的早秋的畫面,因為這一句,就賦予了濃厚的浪漫情感。作者拋開花草,選擇最沒有感情的木葉來渲染這樣的浪漫色彩,實在是集生命之精華,情感之大成的經(jīng)典之作。
全詩的結(jié)構(gòu),從秋風開始到一葉下,一連串的秋景描寫,循序漸進,引人入勝。第一句與最后一句,充滿想象與浪漫。而中間兩句,機構(gòu)嚴謹,對仗工整。達到了嚴密與豪放天衣無縫的結(jié)合。
【許渾《早秋》賞析】相關(guān)文章:
6.許渾詩句摘選
7.晚唐詩人許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