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送贊律師歸嵩山
[唐代]清江
禪客歸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侵溪轉(zhuǎn),花宮映岳看。
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禪客歸山心情急,山深禪定易得安。
清貧生涯修道苦,孝友情牽別家難。
雪路迢遙隨溪轉(zhuǎn),花宮山岳相映看。
到山仰望暮時塔,松月向人送夜寒。
注釋
孝友: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弟為友。
花宮:佛教中,花為6種供物之一。花皆可開敷結(jié)實,以譬萬行之因皆有成就佛果之能。花之形色相好,可以之莊嚴法身;ㄓ謴拇缺x,花有柔軟之德;ㄖ×x甚豐,因此,寺院多以花裝飾,詩中稱之為“花宮”。《碧巖錄》三十九則曰:“僧問云門:‘如何是清靜法身?’門云:‘花藥欄!
賞析:
禪宗將宗教拉向生活,但它畢竟是一門宗教。禪宗講求開悟心性,但它亦有外在修道形式。堅持修道,進入清凈的禪境,對于一般人而言,并非易事。功名利欲,易使人迷失。而生計人情,亦使人易生退轉(zhuǎn)之心。是否能入禪,不僅是心智的問題,亦關(guān)涉心志。該詩便寫一位艱難地邁向禪門的僧人。僧人返家一轉(zhuǎn),卻急急地要歸山去,只因深山里才可禪定,可見這是一個初學(xué)者。他家庭生活的清貧更加重了他修道的清苦,他從小所受的中土文化的傳統(tǒng)教育——孝養(yǎng)父母、友愛兄弟更使他難以出家。可是他畢竟走了。掙脫各種羈絆進入禪門,是須有勇勐精進的精神的。經(jīng)過艱難的雪路跋涉,他終于到達了一個燦爛的`境界:裝飾著鮮花的禪院與山岳的秀色交相輝映。而此時,他還須勤行修習(xí),使自己所修之功德不退失退轉(zhuǎn)。試想暮色蒼茫之時,瑟瑟松風(fēng)、冷冷孤月,他是否會覺得清苦,他是否又會牽記起家里的親人。解脫煩惱,修成正覺真須有不退轉(zhuǎn)之菩提心。
【送贊律師歸嵩山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