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19分)
婁師德,字宗仁,鄭州原武人。第進士,調(diào)江都尉。揚州長史盧承業(yè)異之,曰:“子,臺輔器也,當以子孫相諉,詎論僚吏哉?”< /> 上元初,為監(jiān)察御史。會吐蕃盜邊,劉審禮戰(zhàn)沒,師德奉使收敗亡于洮河,因使吐蕃。其首領論贊婆等自赤嶺操牛酒迎勞,師德喻國威信,開陳利害,虜為畏悅。后募猛士討吐蕃,乃自奮,戴紅抹額來應詔,高宗假朝散大夫,使從軍。有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并知營田事。與虜戰(zhàn)白水澗,八遇八克。< /> 天授初,為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積谷數(shù)百萬,兵以饒給,無轉餉和糴之費。武后降書勞之。長壽元年,召授夏官侍郎,判尚書事,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嘗謂師德:“師在邊,必待營田,公不可以劬勞憚也。”乃復以為河源、積石、懷遠軍及河、蘭、鄯、廓州檢校營田大使。入遷秋官尚書、原武縣男,改左肅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證圣中,與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戰(zhàn)素羅汗山,敗績,貶原州員外司馬。萬歲通天二年,入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與武懿宗、狄仁杰分道撫定河北,進納言,更封譙縣子、隴右諸軍大使,復領營田。< /> 圣歷三年,突厥入寇,詔檢校并州長史、天兵軍大總管。九月,卒于會州,年七十。贈幽州都督,謚曰貞,葬給往還儀仗。< /> 師德長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輒遜以自免,不見容色。嘗與李昭德偕行,師德素豐碩,不能遽步,昭德遲之,恚曰:“為田舍子所留!睅煹滦υ唬骸拔岵惶锷,復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痹谙墓僮⑦x,選者就按閱簿。師德曰:“容我擇之可乎?”選者不去,乃灑筆曰:“墨污爾!”< /> 狄仁杰未輔政,師德薦之,及同列,數(shù)擠令外使。武后覺,問仁杰曰:“師德賢乎?”對曰:“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又問:“知人乎?”對曰:“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焙笤唬骸半抻们,師德薦也,誠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慚,已而嘆曰:“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總邊要、為將相者三十年,恭勤樸忠,心無適莫,方酷吏殘鷙,人多不免,獨能以功名始終,與郝處俊相亞,世之言長者,稱婁、郝。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總邊要、為將相者三十年 總:總結。
B、高宗假朝散大夫,使從軍 假:借助,利用。
C、武后降書勞之 降:委屈。
D、師德喻國威信 喻:表達,說明。
5、以下各組句子中,不能表明婁師德深沉有度量的一組是( )(3分)
、傥岵惶锷,復在何人? ②當以子孫相諉,詎論僚吏哉?
③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干耳。④師德喻國威信,開陳利害,虜為畏悅。
⑤出其奏,仁杰慚 ⑥選者不去,乃灑筆曰:“墨污爾!”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婁師德出使吐蕃能使敵人畏服,后來又招募勇士,奮勇殺敵,顯示了有勇有謀的特點。
B、婁師德?lián)巫蠼鹞釋④、檢校豐州都督時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屯田,積蓄糧谷數(shù)百萬,使軍隊供給充足,為穩(wěn)定邊疆做出了貢獻。
C、婁師德要求弟弟“唾面自干”,說明他怯懦、窩囊,這也是武則天一直重用他的根本原因。
D、本文雖為婁師德的傳記,卻也能反映出武則天善于用人。武則天能夠選擇恰當時機慰勞并勉勵在邊疆駐防的婁師德,也能在恰當時刻提醒心有偏見的狄仁杰。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輒遜以自免,不見容色。
(2)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婁師德,字宗仁》原文閱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