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三則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狼三則其二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瀏覽。
狼三則其二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之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狼三則其二翻譯
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半路上,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屠戶害怕了,就把骨頭扔給它們。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朝狼扔骨頭,后得到骨頭的那只雖然停了下來,但先前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仍然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擊。他往旁邊看見野地里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禾堆積在麥場當中,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就跑過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弥。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對著屠戶。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面前。過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幾刀砍死了狼。屠戶正想走開,轉(zhuǎn)身看看柴草堆后面,發(fā)現(xiàn)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鉆洞進去,以便從背后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jīng)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它的`大腿,也殺死了它。屠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騙對手。
狼三則的創(chuàng)作背景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1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傲凝S”是他的書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nèi)容極其豐富。多數(shù)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被郭沫若評價道:”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木)三分!啊读凝S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結(jié)構(gòu)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狼三則其二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2.狼原文及翻譯
3.《狼》原文及翻譯
4.狼翻譯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