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一定有不少可以計劃的東西吧。估計許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會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當今,環(huán)境保護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保護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搞好環(huán)境保護,首先必須抓好環(huán)境教育工作,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我國從1983年起就將“環(huán)境保護” 列為基本國策,并建議從幼兒園到大學開設有關環(huán)境教育的課程。對孩子進行環(huán)保教育,提倡“保護環(huán)境,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關心環(huán)境就是關心自己”。
因此,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基礎知識教育,培養(yǎng)樹立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語文教師,我認為,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要聯系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實際,可以寓環(huán)保教育于教學前五分鐘,課堂語匯教學、課文教學、課堂練習、課外活動等教學活動之中。
一、寓環(huán)保教育于教學前五分鐘
當我看到教室滿地垃圾,我給同學們講為什么天安門廣場國旗升起后最大的廣場變成了最大的垃圾場?原因就是人們都亂扔垃圾。 “讓垃圾遠離我們吧!”;當長城上一些老外撿拾垃圾,國人熟視無睹,還嘲笑:有!“Who is ill?(誰有?)”;夏令營活動,中國學生到美國的拉斯維加斯住酒店時,由于噪音大、影響他人,被趕了出來。痛心之余,感慨我們環(huán)保意識的淡漠, 我問:“哪里是我們的家?哪里有我們立足之地?”。經過教學前短短幾分鐘,使學生漸漸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樹立環(huán)保意識,愛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學習的家園,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
二、寓環(huán)保教育于語匯教學中
語匯積累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把環(huán)保教育貫穿滲透到語匯積累教學中。在收集有關動物的詞匯如獅子、熊貓、大象 老虎、猴子、鹿、蛇、狐貍、熊等動物的活動中,使學生認識熊貓是僅生存在中國的瀕危動物之一,我國特別重視其保護,設立了專門的保護區(qū)。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世界各國都采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只不過我們常能見到的動物,可能是在動物園中,甚至生活在籠子里,為什么不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們的家園里呢?從這些語匯教學中,可以教育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思考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共同生存發(fā)展等問題。
三、寓環(huán)保教育于課文教學中
小學語文課文多是編者從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篩選出來的文質兼?zhèn)涞纳铣思炎,即使現在新增的科普類文章中也確有直接或者間接可以用來進行環(huán)保教育的好素材。如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贊美自然風光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三亞落日》、《草原》、《林!贰饵S果樹瀑布》等,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欣賞自然景觀的美麗之外,教師可適當拓展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環(huán)境保護得當,自然的美麗才能得以永恒;有些語文課文,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環(huán)保教育課文,如:《訪問環(huán)保專家方博士》、《麋鹿》、《海洋――21世紀的希望》、《游天然動物園》、《特殊的葬禮》等,教師更是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通過恰當的引導,使學生能深刻感悟環(huán)保的重要性。
四、寓環(huán)保教育于課堂練習中
課堂練習,除了鞏固所學知識,也可設計環(huán)保教育滲透其中。如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有一個看圖討論的練習,在練習中,除讓學生復習相關句型、造句外,還可引導學生仔細觀看畫面:遠處青山綠水,近處嫩綠舒緩的草坡;沙灘上有人在野餐,水里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們在試飛航模;海鷗在人們頭頂低旋。好一幅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植物的和諧共處圖!引導學生分析這樣的畫面,使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景產生向往之情,而這種意識情感的萌生,正是我們環(huán)保教育所必須的。
五、寓環(huán)保教育于課外活動中
雖然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已經有了不少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但其深度和廣度還遠遠達不到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來補充,把環(huán)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感。如:學了《云雀的心愿》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寫自己的心愿,班級共同制定一份綠色宣言,自己動手制作一些護綠標語,如給校園花壇、草坪制作環(huán)保標語:愛護環(huán)境!不要攀折花木!勿踏草地!在室內可以張貼: 保持清潔!別抽煙!禁止吐痰!別亂扔垃圾!勿扔紙屑!別隨地吐痰!等標語。使學生在運用中學語文,在學語文中學習環(huán)保知識,從小事做起,愛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不論是課堂還是課外教學活動,都可以滲透環(huán)保教育的基礎知識、環(huán)保意識,這些活動,不但可以活躍教學氣氛,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fā)心智,促進素質教育,而且能與我國實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和科教興國戰(zhàn)略鏈接,為文明世紀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小學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童年養(yǎng)成的好習慣讓人終生受益。因此,盡早將一些好習慣布播撒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將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要的作用。讓孩子平時養(yǎng)成謙虛不驕傲、誠實不撒謊、講文明懂禮貌、知禮儀的好習慣,對于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大有裨益。
二、教學目標
1.本學期將要學習18課內容、觀看4個常識視頻,兩次品德小測驗
2.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yǎng)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了解更多的自救常識,沉著應對各種危險,成功自救,健康快樂的成長。
4.具備禮儀知識,分場合做事,尊師敬長,愛護同學
5.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
三、教學內容
1.上課內容
分三大塊:第一塊是自救方法,主要是想通過這個內容教給學生一些實用、有效、快速的自救方法。第二塊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做錯事情勇于承認,不逃避、不退縮,孝敬父母,熱愛勞動,大膽發(fā)言,不發(fā)脾氣懂道理,見到物品要歸還等等。第三塊是禮儀,禮儀是本學期的主要內容,通過學習是同學們擁有良好站、立、行、坐、臥的姿態(tài),做錯事情說對不起,受到稱贊說謝謝等等。
2.常識視頻
上課只是了解,而并不能真正的實踐到生活中去,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學生不一定會妥善處理,所以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教育,會使得同學們記憶深刻,當遇到問題時首先會想到看過的視頻,所以適當的視頻教育很利于學生理解和應用
3.小測試
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
四、重難點
1.教育學生注意坐、立、走姿勢正確
2.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生活習慣
3.能大方的向他人介紹自己,和周圍人熱情的溝通
五、學生分析
學前班的學生,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還不是非常好,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思維占優(yōu)勢,還有一小部分同學以自我為中心,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六、教學分析
本學期針對學生的認知范圍,挑選了學生在道德、學習、行為、自救、禮儀、衛(wèi)生等方面的習慣問題采取孩子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配以精美的.插圖,讓學生在聽故事、看圖畫的過程中,自然接受好習慣的熏陶,自覺養(yǎng)成好習慣、好禮儀,塑造積極健康的個性和品格。
七、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把握教學重難點,給予積極的正面教育
2.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與同學多互動,多交流,教師要少說多聽,把說的機會留給學生。讓生參與,到前面模仿、表演等。
3.從平時抓起,坐、立、行、問好、說再見,提醒沒做到的學生
小學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繩練習,能讓學生主動式、探究式的學習,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完成教學目標,并從中學到一些簡單的動作方法和活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樹立“健康第一”是設計本次課的基本指導思想。
二、教材選擇
跳繩是深受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內容,經常進行跳繩,對于促進運動器官的發(fā)育和內臟機能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能夠對發(fā)展彈跳力和提高靈敏、協調、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具有顯著的效果。本課程將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將跳繩教材游戲化,培養(yǎng)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滿足學生們的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通過游戲提高團結、協作、競爭以及群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學習中體會快樂,在運動中體驗成功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三、教學思路
整體思路是:課堂常規(guī)——教與學內容——組織與實施——學生評價。常規(guī)教學中安排隊列隊形練習,教與學內容中穿插游戲,使學生身心得到發(fā)展,進入一個較好的體育鍛煉狀態(tài),從而完成創(chuàng)編韻律繩操和花樣跳繩的內容。安排了花樣跳繩,使學生運動樂趣達到高潮,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使學生能正確掌握花樣跳繩的方法、要領和節(jié)奏,做到繩和人融為一體,用動態(tài)的方式淡化跳繩的局限性、競技性和規(guī)范性,通過音樂做放松活動,使學生的心身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得到放松。體現出實施素質教育和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為依據,全面地達成課程標準五個領域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效果
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主動探究學習,85%的學生能掌握一些簡單的韻律及花樣跳繩的動作方法,使學生的心理、生理得到了鍛煉,提高學生參與意識、集體意識及適應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五、重點難點
1、動作自然、大方 跳入時機、跳躍方法 節(jié)奏協調一致節(jié)奏。
2、跳入、跳出時機的掌握,主搖手控制繩的節(jié)奏,同起同落、運用自如。
七、學生評價
學生在教學的活動,參與意識,參與態(tài)度好,集體意識與合作意識較強,都能在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愿望,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參與實踐活動。能遵守紀律和規(guī)則要求,撿拾器材,放還器材。
八、詳細分周明確學習目標:
第一周:基本搖繩與單人花樣練習
第二周:個人花樣跳繩練習
第三周:一人一繩、兩人一繩、兩人兩繩
第四周:跳長繩(正跳)
第五周:跳長繩(反跳)
第六周:交互繩花樣跳
第七周:四長交互繩的花樣。
小學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ㄒ唬┙處煼矫妫
1、對學情了解不夠。在備課和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學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造成學生難學、畏學、厭學。
2、重教輕學。主要表現在:教師以 “灌輸”為主,學生以聽為主。教師側重考慮如何教,很少考慮學生如何學;不敢放手或組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
3、重知識傳授,輕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只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4、缺乏教學后的再思考,對教學中的得失沒有及時總結,為日后教學制定有效措施。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的依賴性強。等、靠、拿思想嚴重。
2、畏難、厭學情緒突出。怕動腦,隨意性強。
3、學習習慣差。不會預習、不會自學。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新課改精神和理念作指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結合學校實際,加強研究與管理,加大改革力度,轉變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課堂教學改革目標
1、生生達標。使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做到因材施教,生生有所學成,
2、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構建“先學后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4、授課體現精講精練。最少用一半的時間給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運用等,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
5、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努力達到以下目標:
。1)20xx年春季學期末,70%以上的課達到要求。
。2)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培養(yǎng)出優(yōu)生,保持優(yōu)生數量,或優(yōu)生人數增加,或優(yōu)生成績有提高;學困生的成績有所提高或人數有所減少。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
1、構建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開展組間競賽、評比等活動。
2、充分預習原則。對學生的預習做詳細的要求,沒預習不開講,先學后教。
3、當堂達標原則。合理安排教學過程,避免花俏環(huán)節(jié),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生生過關。
4、評價導向原則。讓學生在中肯的評價中得到鼓勵、改進、反省。各教研組制度相關評價量規(guī)。
5、德育滲透原則。教學中利用課程內容、過程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的熏陶。
6、信息技術輔助原則。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的量與感悟。
【【熱門】小學教學教學工作計劃四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