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性學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嘗試已有一段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信息技術老師共同的愿望。然而“自主探究”該探究什么?如何探究?仍困饒著我們。
謝賢曉老師上的《我型我秀——小小戲迷》這節(jié)課緊緊圍繞“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主題開展教學,以學生舊知為基礎點,應用遷移思維,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新知操作,設計非常新穎有創(chuàng)意。在課堂上她也貫徹了這節(jié)課的設計意圖,大膽地放手讓學生主動的學習,讓人耳目一新。但聽了這節(jié)課之后,我仍有幾個疑問與大家一起探討:
1、這解課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的起點是word軟件操作與ppt的共同點,謝老師在課堂上也有將word與ppt進行比較:你發(fā)現(xiàn)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進行觀察之后回答:都有菜單欄和工具欄。之后就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這樣的對比是否真正使學生回憶起word中的基本操作呢?畢竟已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到word了。果然在學生創(chuàng)作中有一部分學生找不到類似插入藝術字等按鈕的位置。那么在對比中教師可否多讓學生回憶一些基礎的操作而不是停留在兩個軟件形式上的相似?
2、自主探究應該是有目的探究而不是忙怒的嘗試。在本課中謝老師在對比了兩個軟件之后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一個大任務:制作一組介紹戲曲的ppt。于是學生憑借對word的印象以及教師展示的ppt進行了模仿。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學生也嘗試著進行交流,但我發(fā)現(xiàn)會操作的同學大多管自己操作,疲與交流,那些不會操作或者找不到工具位置的同學只好一個個嘗試著不同的按鈕或者就放棄了這個操作內容。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在讓學生操作之前可否明確一些操作細節(jié),將大任務進行一些細化?比如將學生操作后的填寫的表格提前給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可能會遇到的操作內容,已經自己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提前與同桌交流解決這些困難。
【《小小戲迷--我型我秀》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雨后評課稿12-31
左右評課稿12-30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