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溫故知新,水到渠成
該單元的課文以生命為主題。《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氣》,合力鑄造著鮮活健康的生命觀。充滿人文氣息的內(nèi)涵,深刻生動。王校長善于抓住此特點,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先讓學生回憶前面幾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再引導學生展開對新課的學習。既達到了鞏固前面所學課文的目的,又營造了“水到渠成”的導入效果。部分展示如下:
師: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了第五單元的前三篇課文,大家還記得這幾篇課文主要說了些什么嗎?
生:記得!
師:第17課《觸摸春天》說了什么內(nèi)容?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生:生命是一種抗爭!
師:說得很好!第18課《永生的眼睛》又說了什么呢?
生:用愛心來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
師:好,那第19課呢?
生:生命是一種求生的,要讓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
師:非常好!看來同學們對前面所學的課文都進行了復習,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20課究竟說的又是什么呢?請大家翻開課本,齊讀題目兩次。
生:20,花的勇氣……
師:(板書)20、花的勇氣
二、教材處理:整體把握,抓主線
本文是略讀課文,教學的重點是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教學時應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王校長沿主線引導,圍繞以表現(xiàn)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撼)為主線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很自然地沿主線學習,思考,領悟。達到學有目標,學有重點。
在《花的勇氣》這篇課文的課堂教學上,有些老師可能會以“感動”為切入點,讓學生自由讀文,劃出覺得感動的地方,讀一讀,然后向老師同學匯報。我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并未能利用課文中作者感情變化這一基本線索,學生漫無目的地讀,一節(jié)課下來,沒有理清課文思路,缺乏對課文的整體把握。
王校長在教學過程中,則避免了這種教與學的`盲目性,她始終是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閱讀,去領悟。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第一自然段,劃出重點句子“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讓學生感受作者最初看不到花時的失望。再引導學生閱讀“綠色到處泛濫”“我用手扒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體會作者扒開草后看見躲藏著的小花時的那種吃驚。當讀到“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時,感受那份震驚。這種披文入情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情感線索的基礎上,重點體會到作者情感的變化。
【小學語文《花的勇氣》評課稿】相關(guān)文章:
花的勇氣評課稿01-17
花的勇氣評課稿3篇01-17
《小鹿的玫瑰花》評課稿(3篇)01-11
《小鹿的玫瑰花》評課稿3篇01-11
排球課評課稿01-02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