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其他老師上課真的是一種學習,在聆聽了徐老師的《飛啊飛》一課又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徐老師上的內容是二年級下冊中的第九課。在課堂上,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的安排了學習內容,同時也能感受到教師為了學生能更好掌握學習內容,做了很多精心的準備。首先,開門見山的導入直接把學生帶入了蝴蝶翩翩起舞和蜜蜂勤勞的忙著采花蜜的意境中。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說說聽到《蝴蝶》和《蜜蜂》兩段音樂不同的感受,明白蝴蝶和蜜蜂不同的飛行方式。學生隨著音樂感受蝴蝶的美,蝴蝶的輕盈。通模仿蝴蝶飛的動作,進一步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蝴蝶的'形象。在欣賞《蜜蜂》的時候通過對《蝴蝶》的比較,了解到兩段音樂的不一樣,及不一樣的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的飛的形象。低段音樂教學中對比法學習是一種很實用的學習方法,學生在不能很好的掌握的時候,通過兩段不同音樂形象的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更直觀的了解音樂,體會音樂。這一點徐老師把握的非常好。
在學生了解了蜜蜂的音樂形象后,老師很自然的把學生引入學習《小蜜蜂》的歌唱教學中,連接自然,順著學生的思路往下走,又全部在教師的計劃之中。從創(chuàng)編蜜蜂“嗡嗡嗡”的旋律到用“嗡”來哼唱歌曲《小蜜蜂》的旋律再到學唱歌詞一氣呵成,學生覺得自己就是一只快樂勤勞的小蜜蜂,編編、唱唱、玩玩,輕松自在。讓我學到了很多!
我個人還有一些地方想和徐老師探討:教師在引導學生回答出教師所期望的答案時,是不是可以再到位些,再準一些,這樣課堂上可以節(jié)省很多間。另外可能是徐老師剛開始教低段的學生,整堂課比較理性,低段的音樂課堂是不是在感性點,教師的表演再投入些,放開些。教師的拘束有時會影響到學生大膽的表演!當然這只是個人膚淺的見解,不一定恰當,愿和大家一起探討!
【《飛啊飛》評課稿】相關文章:
大海啊,故鄉(xiāng)評課稿2篇01-01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