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建議書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建議書是個人或者單位有關方面為了開展某項工作,完成某項任務或進行某種活動而倡議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建議時使用的一種文體。來參考自己需要的建議書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給中考學生的建議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隨著中考的臨近,我的壓力與日俱增,但學生卻反而異常的輕松。雖然他們也在學,但缺少臨戰(zhàn)前的那份緊張。點滴的細節(jié),總在彰顯著學生內心的浮躁和不踏實。和幾位學生聊天的過程中,居然還驚訝的聽到“中考過后,我也算完成家人的心愿了,到時也就自由了”這樣的'聲音。
也許在他們眼里,父母整天逼著學習,老師整天盯著。所以學習最終的收益者的理所當然是父母和老師。我想這或許也是他們目前存在懶散態(tài)度的原因吧!試想,學習的原因沒找準確,又何來的學習動力呢。
那么,到底是為什么學習呢?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心路歷程。小時候大人說學習是給你自己學的,長大為你自己好的。于是小學初中努力的學習。突然有那么一天,覺得自己不知道為什么要活著,為什么要學習。每天吃飯上學,放學吃飯,寫作業(yè)睡覺,還有補課。一天天的就這么點東西。雖說這都是為了未來,但是誰又會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樣子的呢?殘疾?疾。坎豢深A料!就算努力地學習畢業(yè)了,工作、賺錢、結婚,孩子又出來了,這輩子也就這點東西。于是覺得自己現(xiàn)在不應該學習,學習沒有用,應該自己好好享受自己的童年。于是開始墮落、抽煙、打仗、上網(wǎng)吧、什么事情都做。但是又有那么一天、突然又有一個問題,等自己長大了、父母老了怎么辦?是啊,自己可以過苦日子,過流浪的日子,但是父母呢?父母靠誰?那么大歲數(shù),誰來養(yǎng)?到時候,自己雖然心甘情愿過苦日子,但是卻不忍心看著父母跟著自己過苦日子?所以,我認為,首先學習是為自己父母的生活,這是肩上責任所致。簡而言之,是為了報答。
其次,學習是為了自己。再這個信息如此發(fā)達的時代,光憑著人的本能是不能夠很好地生存的,只有掌握了知識或是一些技巧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立足。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我們就必須學習,努力學習,把握每一次的機會,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給中考學生的建議書】相關文章:
學生給老師的建議書-建議書01-04
學生給校長的建議書(15篇)12-15
學生給校長的建議書15篇12-11
給初三學生的中考祝詞09-11
學生給老師的建議書(集合12篇)01-04
小學生給校長的建議書12篇12-15
小學生給校長的建議書(11篇)12-12
小學生給學校的建議書9篇12-10
給班級管理的建議書-建議書01-04
給保護資源的建議書-建議書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