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名詞,偶爾你可能在新聞中聽到某位領導人去世的消息,簡單來說,訃告是死者所屬單位組織的治喪委員會或者家屬向其親友、同事、社會公眾報告某人去世的消息。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訃告的發(fā)布與撰寫,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訃告撰寫要注意什么?
寫訃告時應注意下面兩點:按傳統(tǒng)習慣,寫訃告只能用黃、白兩種紙。一般情況,長輩之喪用白色紙,幼輩之喪用黃色紙。訃告的語言要求簡明、嚴肅、鄭重,以體現對死者的哀悼。
民間常用一般式訃告,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標題寫"訃告"二字,或冠以逝者名字"×××訃告",字體應大于正文。宜用楷、隸書體。
二、正文寫明逝者姓名、身份、民族、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點、終年歲數。
三、正文接著寫簡介逝者生平。主要寫其生前重要事跡、具有代表性的經歷。
四、正文最后寫通知吊唁、開追悼會的時間、地點。
五、署明發(fā)訃告的個人、團體名稱及發(fā)訃告的時間。
訃告發(fā)布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1、訃告必須在遺體告別儀式之前發(fā)出,以便死者親友與有關方面人士及時地做出必要的準備,如送花圈、挽聯(lián)等。2、訃告只能使用黃、白兩色紙,長輩之喪用白色,幼輩之喪用黃色。
3、訃告必須使用黑色,四周加黑框,以示哀悼。
4、訃告的語言要求準確、簡練、沉痛、嚴肅。
特別提示:現代的書面語與20世紀50年代前的書面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在訃告中常用的“先考”(已去世的父親)、“先妣”(已去世的母親)早已被“先父”、“先母”所代替。
發(fā)訃告的時候要注意下面四點:
1、訃告必須在遺體告別儀式之前發(fā)出,以便死者親友與有關方面人士及時地做出必要的準備,如送花圈、挽聯(lián)等。
2、訃告只能使用黃、白兩色紙,長輩之喪用白色,幼輩之喪用黃色。
3、訃告必須使用黑色,四周加黑框,以示哀悼。
4、訃告的語言要求準確、簡練、沉痛、嚴肅。
特別提示:現代的書面語與20世紀50年代前的書面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在訃告中常用的“先考”(已去世的父親)、“先妣”(已去世的母親)早已被“先父”、“先母”所代替。
訃告有什么講究?
習俗上,有“奔喪不奔喜”之說,即人們可以主動奔喪,但沒有約請或請柬不奔喜事。主動奔喪首先要知道喪訊,如果主家沒有直接通喪,訃告即是知道和了解喪訊的重要信息來源渠道。所以,為了喪事活動順利開展,主家務必應當在喪事開吊之前處理好有關訃告事項。
在內容上,常用訃告一般分為三大部分,即標題、正文和落款。
。1)關于標題。標題位于訃告上方居中位置,字體沒有固定要求,但一般用黑體,標題的字體應大于正文。標題可直接用“訃告”二字,也可以在訃告前加上逝者姓名。
(2)關于正文。正文至少應當包括三塊內容:一是逝者的姓名、職務、籍貫、身份、逝世原因、逝世時間、逝世地點、終年歲數等;二是逝者簡單的生平介紹,著重介紹生前的重要事跡和有代表性的經歷,以及家庭貢獻和社會影響等;三是喪事活動安排,包括何時開吊發(fā)喪,何時出殯下葬,追悼會何時召開和召開地點等。
。3)關于落款。訃告一般不落款,一般人家一般人,訃告不必落款。訃告落款的,落款人為發(fā)布訃告的治喪機關、組織、特定集體或個人,落款可以標注發(fā)訃告的年月日。
訃告制作應注意事項:
(1)紙張。按一般習俗,訃告只能用白、黃兩種紙,逝者相對喪主為長輩,用白紙;逝者相對喪主為幼輩,用黃紙。
(2)行文款式。訃告可以橫向行文,也可以豎向行文,采用豎向行文的,應當尊古用繁體字。
(3)詞句。訃告語言要求簡明、扼要、肅雅、莊重,只能使用陳述語句,不能用祈使句疑問句等。
(4)段落。訃告一般不分段。內容較長的,可以分兩段,即生平一段,喪事安排一段。
。5)張貼。訃告應當張貼于逝者工作、居住或經常出入的地方。
- 相關推薦
【訃告的發(fā)布與撰寫】相關文章:
訃告的撰寫與要求06-18
撰寫訃告時應注意哪些06-26
訃告發(fā)布時要注意什么10-28
訃告發(fā)布時注意事項06-07
訃告范文母親去世-訃告09-06
父親去世訃告范文-訃告01-07
老師的訃告范文-訃告02-27
退休教師訃告范本-訃告02-27
訃告的例文精選06-10
訃告大全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