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0--15歲殘疾少年兒童基本情況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基本概況。
本次調查的0―15歲殘疾兒童少年總數(shù)為503人,通過調查摸底,503人中有視力殘疾19人,聽力語言殘疾57人,肢體殘疾25人,智力殘疾349人,精神殘疾10人,綜合殘疾43人
二、調查結果。
1、殘疾少年兒童基本情況。
殘疾程度情況:輕度殘疾276人,中度殘疾161人,重度殘疾66人。
受教育情況:初中115人,小學158人,幼兒園17人,輔讀學校75人,聾校34人,盲校7人,聾兒語訓部12人,學齡前弱智幼兒班6人,在家失學79人。
503名殘疾少年兒童中學齡前兒童44人,入園人數(shù)27人,在家失學人數(shù)17人,入園率為61.4;學齡少年兒童459人,入學人數(shù)397人,在家失學人數(shù)62人,入學率為86.5。
中輕度學齡期智殘兒童309人,入學人數(shù)276人,在家失學人數(shù)33人,中輕度智殘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為89.3。
康復情況:受康復訓練50人,手術矯治21人,藥物治療76人,未進行治療356人。
致殘原因:先天269人,遺傳60人,因病致殘57人,其他原因117人。
家庭收入情況:月人均收入250元以下125戶,250元-500元136戶,500元-1000元109戶,1000元-20xx元34戶,20xx以上5戶,月收入無和未填寫94戶。
2、殘疾少年兒童父母情況。
父母健康情況:雙方健康386戶,雙方殘疾17戶,單方殘疾57戶,單親家庭41戶,孤兒和空白未填寫2戶。
父母受教育情況:研究生1人,大學大專22人,高中中專技校83人,初中571人,小學206人,文盲、情況不明等78人。
父母就業(yè)情況:就業(yè)635人,無業(yè)323人,退休3人。
三、調查分析
通過這次對全區(qū)殘疾兒童的調查和摸底共調查出0-15歲殘疾兒童503人,目前503名殘疾少年兒童有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從致殘原因的調查情況看,先天致殘和遺傳致殘是造成少年兒童致殘的主要原因,有329人,占總數(shù)的65.4。因病致殘和不明原因致殘也是一個因素。
2、殘疾少年兒童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月人均收入低于500元以下有261人,占調查人數(shù)的51.9,他們除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難以承受康復治療教育等費用。
3、通過調查,較為突出的是智力殘疾兒童的家庭不能正確面對現(xiàn)狀,有不少家長根本不肯承認自己的子女智力上存在問題,而盲目責怪教師教學不力。
四、建議
1、建議有關部門繼續(xù)大力做好優(yōu)生優(yōu)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的質量,衛(wèi)生部門要對兒童的健康情況進行跟蹤,減少因病致殘和不明原因致殘情況的產(chǎn)生,進一步做好社區(qū)康復工作。
2、建議各級政府關心生活困難的殘疾少年兒童家庭,為他們就業(yè)提高收入創(chuàng)造條件。建議教育部門適當減免學習困難學生的學雜費,使他們享有教育權利。
3、建議教育部門舉辦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家長培訓班,宣傳有關智力問題的知識,使他們正確對待自己子女智力上的問題,同時教育部門對智力有問題的學生鑒定要慎重,因為孩子處于不定型期間,他的可塑性很強,不能輕易地帶上智力殘疾的帽子,而在校期間一律稱為學習困難學生,更重要的一點要做好保密工作,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對殘疾少年兒童來說可以通過聾兒語訓、手術矯治、隨班就讀等康復訓練方式得到康復,回歸社會,而一但錯過最佳康復訓練時期,將造成終生殘疾,使他們失去學習培訓就業(yè)的機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此,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建立殘疾少年兒童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干預的工作機制,為達到《×××市殘疾人事業(yè)“十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出的殘疾兒童學前入園率達65以上,中輕度智殘兒童的入學率達95以上共同努力。
- 相關推薦
【0--15歲殘疾少年兒童基本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河流基本情況調查報告范文09-17
中國少年兒童發(fā)展狀況調查報告11-16
少年兒童沉迷于電子游戲的調查報告10-01
殘疾人調查報告08-04
關于殘疾人的調查報告10-30
預防殘疾簡報10-02
國際殘疾人日關愛殘疾人活動方案08-31
殘疾人方案10-30
殘疾申請書06-17
國際殘疾人日簡報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