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圍城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圍城讀后感1
一個像唐曉芙一樣清新、自然、純真的女孩,在現(xiàn)實中只是一個夢境,可以遠遠的`觀望、想象,只是一旦你去觸碰,這個夢會毫不留情的破碎。
唐曉芙所占據(jù)的筆墨固然不多,但是她的淡出代表著完美神話難以存在于現(xiàn)實的悲劇。
圍城讀后感2
“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边@就是《圍城》!秶恰凡⒉粌H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征是多層次的'。
《圍城》的象征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jié)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nèi)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jié)而離,離而結(jié),沒有了局!
圍城讀后感3
《圍城》是一本終生相伴的好書。少年讀時,被書中辛辣幽默,諷刺詼諧的語言所吸引,常常會情不自禁的大笑。
青年時再讀圍城,正是追逐夢想的年齡,會為書中人物鴻志高遠壯志難酬的命運感傷心痛。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品嘗過愛的.酸甜苦澀,又看圍城,會有笑中有淚的心酸,人生百味均在其中。
圍城讀后感4
學習是這樣,愛情也是如此。我們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句話”追求幸福的時候往往是最幸福的,而當幸福真的.來臨的時候我們卻容易患得患失!凹毤毾雭恚拇_是這樣。當我們努力去追求我們喜歡的那個她時,我們好像一下子有了鎧甲,又好像一下子有了軟肋,我們會變得小心翼翼,因為想在她心里留下一個完美的自己。
當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當我們的努力有了結(jié)果。我們會經(jīng)歷一個短暫的甜蜜期,可是短暫過后,生活的瑣碎可能會讓彼此無征兆的生氣,無理由的吵架,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彼此的缺點越來越多,以至于產(chǎn)生厭惡之感。
圍城讀后感5
近日讀罷《圍城》,心中不免唏噓一片。腦海中時時回想起方鴻漸短暫幾年間的起起伏伏。在坐上回國的輪船上,鴻漸定是不知日后自己的生活如此這般波瀾,在上海租界寄人籬下的屈辱,在三立大學的飽受冷眼,在妻子孫柔嘉的冷嘲熱諷中,鴻漸從一個蓄勢待發(fā)的`青壯年,變成一個唉聲嘆氣的弱者。
人生可能也是這么的起伏,時間在匆匆掃過時,你的人生軌跡可能在一步步偏離正軌,慢慢麻痹著你,直到最后你才猛然醒悟自己的人生已經(jīng)不如自己當初所想了。
圍城讀后感6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zhuǎn)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zhí)著與動搖——這一切構(gòu)成的人生萬事。
“圍城”困境告訴我們?nèi)松非蟮慕Y(jié)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里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鐘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圍城讀后感7
這是作者描述的感情世界,但也是現(xiàn)實中會有的,聽說一個人一生中會遇見四個人,一個是喜歡自己,但自己不喜歡的.,一個是自己喜歡的,但不喜歡自己的,一個是相互喜歡但不能走進婚姻的,最后一個就是自己并不多喜歡,但也不討厭,但是會陪自己走一生的,也是這個人陪自己終老。這樣相互喜歡的人,鴻漸是遇見了,辛楣沒遇著,只是遇到這樣的人時,不知道兩個人是否都足夠成熟,成熟到能包容對方的一切,能珍惜對方的一切。于是,婚姻終究成了圍城,沒有戀愛的基礎,婚姻只是牢籠;有了婚姻的條件,又未必真能和喜歡的人進這樣的圍城。
圍城讀后感8
唐曉芙聰明漂亮、活潑可愛又率性。就是這樣的一個女性形象,也逃不掉命運的哀嘆。可是也許這段描寫卻真實地寫出了現(xiàn)實愛情中存在著的陰差陽錯和諸多偶然,也許方和唐之間的這種偶然性所導致的戀愛失敗正是天下許多有情人難成眷屬的'一個小小縮影,真的讓人覺得很可惜。
作品中的愛情故事與“圍城”二字產(chǎn)生共鳴,盤桓復雜,亦真亦幻。
圍城讀后感9
《圍城》是錢鐘書所寫的一部長篇小說,書的名字是“圍城”,“圍城”取自書中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婚姻也罷、事業(yè)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
那么何謂“圍城”?錢鐘書的夫人楊絳曾給黃羅芳一張紙條,闡明了“圍城”的'豐富內(nèi)涵,上面寫道:《圍城》的主要內(nèi)涵是:圍在城里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yè)也罷,大都如此。在讀完這本書后的人都能對這句話有著很深的理解。
圍城讀后感10
其實圍城并不可怕,只是如何看待這個圍城,身處圍城中,為何總想沖出這個圍城,最終不是撞得頭破血流,退回去就是沖到另一個圍城之中,又飽受糾葛,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大圍城,包含很多小圍城,圍城中總有不如意,我們并不是總要去逃避,而應該適應這個圍城,在圍城中逐漸建立自己高大房屋,不要總好高騖遠,不斷地換城,總以為世外桃源就在城外。其實不然。審視這個世界,圍城處處存在。
眼看21世紀,圍城依然存在,我們看待圍城依然要有正確的眼光,除非圍城中烏煙瘴氣,實在無法生存,否則就不要不停的出城進城直到最后精疲力盡,而流浪街頭。
圍城讀后感11
人生萬事如圍城。從19xx年重版到現(xiàn)在,學者錢鍾書惟一一部長篇小說一直保持著持續(xù)的熱銷:1980年11月首印13萬冊以后,迄今總銷量達398萬冊。更被改編為小說連播、電視劇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研究著作和論文也不計其數(shù)。不管是從銷量還是影響上來說,都是30年閱讀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作為知識分子小說的典范,影響了幾代讀者。
作者以?圍城?做書名,也許是想告訴我們:不僅婚姻像圍城,人生,生活,職業(yè)等等更像圍城。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復的做同一件事情;找個籠子把自己關(guān)起來,過了不久卻發(fā)現(xiàn)那邊的'風景比這邊跟好,于是出了這個籠子進了那個籠子。就這樣的不斷重復并樂此不疲。
圍城讀后感12
《圍城》首先講述了主人公方鴻漸先生回國路上以及回國后在上海的生活,作者通過對舊上海當時的中產(chǎn)階級的描繪,順帶也議論了留學生和老式的大家庭的生活;
然后描寫了去三閭大學的路上,對當時抗戰(zhàn)時期內(nèi)地的民生和風情,對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可見一斑;第三段則是在三閭大學內(nèi),通過作者對學術(shù)界狠狠的挖苦和諷刺,揭露出當時舊中國的種種陋習;最后是方鴻漸先生婚后生活的描寫。
圍城讀后感13
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yè)、學習與娛樂、發(fā)展與落后、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一切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么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
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丑也會被同化為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
圍城讀后感14
很多的人都像方鴻漸—樣,有那么一點的'良心,有那么—點的虛榮。他們處處做小人,又不得處處提防小人。他們也知道世道的艱險,可是并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他們嘗試去改變,就好像方鴻漸想知道韓學愈文憑的真?zhèn)危源苏一刈约旱墓酪粯。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設定了陷阱等他踩進去。
或許《圍城》的文學價值也正在此。它寫出了人們不愿意正視的,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
圍城讀后感15
從整個故事來看,唐曉芙無疑是方鴻漸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
起初看這《圍城》這部作品時,感覺唐曉芙在外人面前就是一副聽話的樣子,但通過蘇文紈的話和唐父唐母的話“我們的交際花回來了”,可以看出來,唐曉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人物。小說中,她不愛方鴻漸,但希望方能愛自己。她可以為了面子希望方能在大雨中多等三分鐘。就覺得她是一個雖然美麗又聰明的'女子,但卻有些虛偽,愛面子。也許女人天生就是如此,在女人的潛意識中往往渴望前呼后擁,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 圍城讀后感 推薦度:
- 《圍城》讀后感 推薦度:
- 《圍城》的讀后感 推薦度:
- 圍城讀后感 推薦度:
- 圍城讀后感8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圍城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最新《圍城》讀后感 圍城讀后感04-21
圍城的讀后感左右《圍城》讀后感02-06
圍城讀后感_圍城讀書心得06-08
《圍城》觀感02-23
圍城經(jīng)典段落06-08
圍城精彩片段12-21
圍城經(jīng)典語錄08-12
《圍城》經(jīng)典讀后感02-17
圍城讀后感08-22
《圍城》讀后感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