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看花,所獲甚微。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了解你的學生》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了解你的學生》讀后感一
假期我認真閱讀了威廉格拉瑟博士所著的《了解你的學生:選擇理論下的師生雙贏》一書,感觸良多。
威廉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學家,“現(xiàn)實治療”的倡導者當然也是“選擇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在近半世紀的心理治療的基礎(chǔ)上,他不斷發(fā)展和修正自己的理論,于1998年出版了《選擇理論:個人自由的新心理學》,至此他的“選擇理論”終告確立!读私饽愕膶W生:選擇理論下的師生雙贏》整書即以選擇理論為根基,主張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一種自己的選擇,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內(nèi)在的心理需求或個人內(nèi)在的心理圖像。博士認為行為不是他律或外塑的,而是由基本需求所驅(qū)策。如果學習行為能滿足學生的權(quán)力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自由需求與樂趣需求,則學生必然會自動自發(fā)地去學習。
正如其副標題所寫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收集整理“我們無法強迫任何學生用功讀書,除非他相信這么做會令自己感到滿足”,書中提供了大量實例說明如何利用選擇理論以學習團隊模式來激發(fā)學生潛力。威廉格拉瑟博士說教育最應該關(guān)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讀書的窮人家的孩子。如何運用選擇理論的概念,來幫助那些有著錯誤“學習圖像”的`孩子更新其學習圖像,便是教師的責任。教師必須讓學生相信,用心學習會帶給他們需求的滿足,他們才有向上的動力,這便是“學習圖像”的轉(zhuǎn)換。
威廉格拉瑟博士大量闡述了以往學校教育制度的弊端,例如“由于受到外在控制理論的誤導,我們往往相信,只要我們體罰(聯(lián)系到我們平時常用的是訓斥、訂正多遍、罰抄等等)的強度夠,學生為了免除痛苦,我們就可以驅(qū)策他們?nèi)プ鑫蚁胍麄冏龅檬!痹偃,“如果處罰方式純屬勞役而且嚴厲,外控驅(qū)力就好產(chǎn)生短暫的效應。例如,集中營的俘虜為了活命,會經(jīng)年累月地做交辦事項,但是他們只是被指派不需腦力的勞務工作,因為集中營的管理者很清楚,茍延求生的俘虜只能強制勞役,不能放任他們思考。學校領(lǐng)域,既無勞役可言,如果學生不愿意念書,任何處罰都無法逼他們就范!辈┦窟通過大量的心理治療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來指出我們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例如“我問他們:‘在學校里,什么是你們最不喜歡的?’……在我進一步的追問下他們終于開口:老師只顧自個兒的,而不聽他們的。他們抱怨老師教得太快、不回答他們的問題,而且對他們真正想要的缺乏興趣!薄.斎贿有很多關(guān)于更新學生的“學習圖像”,利用“團隊學習”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潛力的理論還需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去嘗試、對比和選擇。
以上是我閱讀《了解你的學生:選擇理論下的師生雙贏》的一些感觸。
《了解你的學生》讀后感二
那天,辦公桌上多了一本新書,淺粉色的封皮顯得特別高貴與典雅,漆黑的六個大字“了解你的學生”映如我的眼簾,下面緊跟著一行紅色的三號字“選擇理論下的師生雙贏”迅速吸引了我的眼球,“師生雙贏”這不正是我一直苦苦追求的工作目標嗎?定睛一看,還有一行特別小的黑體字:我們無法強迫任何學生用功讀書,除非他相信這么做會令自己感到滿足。說得太好了,這本書一定很有看頭兒,隨后我便懷著好奇與學習的心態(tài)翻開了薪新的一頁。沉津在本書的字里行間,我在教學中的疑惑逐漸被解開了,新的理念在大腦中形成印跡,我不盡感慨:如果早一天讀到這本書就好了,但今天也不算晚。讀完這本書,我主要有以下收獲:
一、找到了學生厭學的根源所在
一直以來,我都納悶兒:學生小小年紀,頭腦聰明靈活,任何閑心不用操持,為啥不喜歡利用這段大好時光來好好讀書呢?詳細閱讀此書使我明白:學生之所以不愿意讀書,是他們認為讀書無法滿足他們內(nèi)在的基本需求。我們常對學生說,讀書可以讓你們不斷成長,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但這些需求對學生來說,感覺很遙遠,學生關(guān)注的是眼前最緊要的需求。例如:眾多學生知道文憑很重要,但他還是不愿意好好讀書,因為他感覺回饋實在太遙遠了,以后他可能會痛苦地埋怨自己所受的教育太少,但對他們之中的許多人來講,為時已晚。作為成人,我們也時常會選擇去做那些當下最能滿足我們的事情。而且在工作中,我們在學生滿懷挫折時,還時常不斷地竭盡所能逼迫他們用功讀書,讀完本書我感覺這樣的做法應該立刻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心去研究:怎樣才能使我的教學真正滿足學生內(nèi)在的需求。
二、建立學生心目中的學習圖像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起初都會以一幅令人滿意的`活動圖像存儲在我們的腦海中,成為一種愉悅的記憶。為使這些愉悅的活動圖像成為真實,我們會不斷為之努力,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這些愉悅的圖象會因某些原因中途移出我們的腦海,這仿佛信號中斷,進入盲區(qū),進程就失敗了。一個剛?cè)雽W的孩子心中所懷抱的學習圖象來自大人告訴他的:學校是美好的,學校里所有美好的人和事物在他們大腦中形成活動圖象,使他們向往和那些美好的人一起參與美好的活動,因而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積極投入到剛開始的學習過程。當一段時間之后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差異,如果因為有差異而飽受老師的體罰和脅迫,原來那些美好的學習圖象便從大腦中漸漸消失,并且很難再恢復到最初那般美麗。所在,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幫助學生建立心目中的學習圖象,使他們有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驅(qū)使自己不斷邁出前進的步子!
三、采用學習團隊模式,教師成為現(xiàn)代經(jīng)理人
新課程倡導我們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探究學習,而學習團隊模式正好與之吻合。通過四個或六個學生的協(xié)力共學,學生可以獲得歸屬感,學習團隊要涵蓋低、中、高不同學習水平的成員。高水平的可以幫助低水平的學生來獲得成就感;而低水平的成員可以通過努力逐步達到自我滿足,盡而使團隊整體水平上升。在學習團隊模式下,教師應該扮演學習團隊管理者的角色,努力使自己當一個現(xiàn)代的經(jīng)理人。什么是現(xiàn)代的經(jīng)理人呢?首先他必須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以及學生會怎么做;其次他負責教學架構(gòu)的建立,而學生則在這個架構(gòu)下學習;再是他會持續(xù)改善教學架構(gòu),并相信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程;另外他會建立一套方法來聽取學生的意見,并且經(jīng)常采納學生意見,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建議非常有價值。通俗一點說:在學習團隊模式里,每個團隊就是一個車間,整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型工廠,教師就是廠長,即現(xiàn)代經(jīng)理人。
讀完本書,我終于明白,教學最大的回饋就是:用功和用心滿足學生。好書伴我成長,感謝學校為我們創(chuàng)設(shè)濃郁的讀書氛圍,今后真的應該多讀書,讀好書,用心讀,讀出作者的用心之筆。
《了解你的學生》讀后感三
《了解你的學生:選擇理論下的師生雙贏》這本書,初看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寫的太羅嗦,但是看到書最后幾章,覺得自己悟到了什么,于是我恍然大悟,是我自己沒看明白。我字字句句咀嚼,越讀越覺得字字珠璣,受益匪淺。
《了解你的學生》這本書是國際知名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博士的著作。作者威廉?格拉瑟博士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現(xiàn)實治療”理論的倡導者,“選擇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現(xiàn)任洛杉磯“威廉·格拉瑟協(xié)會”總裁。他傾注了半生的心血,通過務實驗證和對理論基礎(chǔ)的再三思考,提出了“選擇”理論,更精煉地傳達出其所倡導的生活化的心理學概念,希望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行為的主人,人們能選擇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被動地受到外在刺激的控制。
雖然這是一本教育專著,但是我覺得它的意思絕非于此,這更是一本人生指導叢書。這本書剖析了傳統(tǒng)教學的缺失及其對治之道,協(xié)助我們了解選擇理論的原理,提供實例說明如何將選擇理論以學習團隊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激情。作者主張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一種自我選擇,所有的行為都在于滿足內(nèi)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圖像。他認為,教育最該關(guān)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讀書的貧困生。如何運用選擇理論的概念,來幫助那些有著錯誤“學習圖像”的孩子,更新其學習圖像,便是教師的責任。嚴格催逼一個無心學習的學生,并不可能讓學生變得用功。教師必須要讓學生相信,用心學習會帶給他們需求的滿足,他們才有向上的動力,這便是學習圖像的轉(zhuǎn)換。
這本書一直在強調(diào)的就是——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這本書也強調(diào)了教師在工作中要獲得滿足,如果無法滿足,那么教師將無法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持續(xù)教學工作。本書的第七章,闡釋了“身為現(xiàn)代經(jīng)理人的教師”的角色:
“他必須繼續(xù)闡釋他的教學目標,并引導學生思索他們所學,以便協(xié)助老師找出促進學習的最有效方式。他期待學生學期考試取到最好的成績,但是他也知道這些考試絕非他努力的主要目標!八浅G宄约旱穆氊熕谝约皩W生會怎么做;旧,他負責教學架構(gòu)的建立,而學生則在這個架構(gòu)下學習。他會持續(xù)改善教學架構(gòu),并相信它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歷程,而不是外求于“專家”設(shè)計出一套永遠不可能達成的“最佳”課程。相反的,他會轉(zhuǎn)向在這個架構(gòu)下學習的學生,要求他們的回饋,因為他知道沒有任何人比這些學生更了解如何改善他們的學習。所以他會建立一套方法來聽取學生的意見,并且經(jīng)由意見的采納,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建議非常有價值。這種互動比他所能做的任何事情,給予學生更多的權(quán)利感,而且絲毫不會矮化他的教師身份。
“教師和學生將持續(xù)不斷從事教學方式調(diào)整與學習時間分配的探討。教師須努力排除先入為主的偏見,并積極求取學生的協(xié)助來改善教學過程。從一開始,教師就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學問題的起因,來自課堂結(jié)構(gòu)而非學生本身。因為他不把學生看作問題,所以他會鼓勵學生,說出問題所在。而在追求每門課最佳教學效果的`過程中,威脅和處罰將會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師生的協(xié)同合作。教師將會明白他們需要學生的協(xié)助,課堂上不會有敵對的角力,這在制式的教室里是最富毀滅性的。騙人的獎狀和諸如“回歸基地”或“教學卓越”之類的激勵口號也沒有必要,因為學生本身就是教學歷程的一部分,他們自己就會持續(xù)不斷地尋求改進之道。最重要的是,當任何學習團隊發(fā)現(xiàn)一個更新、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時,這份知識就會分享給每個人,以便所有人都能學得更多!
我認為這幾段文字非常耐讀,也值得我們每位教師仔細尋味。生活里充滿了選擇,我們可以選擇輕松向上的生活方式格拉瑟博士的選擇理論的確有著很強的的實用性,使人受益匪淺,值得教師在以后的教學道路上好好探究。
- 相關(guān)推薦
【《了解你的學生》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你對亞健康了解多少02-19
媽媽你了解我嗎作文03-28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04-30
《你了解大腦嗎》閱讀答案05-22
吃西餐的禮儀知識你了解多少02-11
讓你全面了解中考命題模式201701-19
涉外社交書信禮儀你了解多少06-23
你不曾了解的老師周記05-04
為什么別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05-02
吃西餐的禮儀知識你了解多少-飲食禮儀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