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在圖書館中發(fā)現(xiàn)這本書,厚重的文化、懸疑的歷史、義士的熱血,讓人不忍放下。
《人皮論語》是批判性的借古喻今的作品,全因它講了一個穿越千年的歷史悲劇,而其悲不在于其中所有仁義之人最終全軍覆沒,而在于,引發(fā)悲劇的因由至今仍在橫行。
君不見溫州火車事故,鐵道部掩埋車體隱瞞真相;君不見廬山招聘超級舞弊門企圖隱瞞“廬山真面目”,凡此種種,和兩千年前漢武帝為加強皇權(quán)而毀滅不利于君主的“孔壁論語”又有極其的相似。無法想象,北宋之于戰(zhàn)國,那么漫長的歷史通道中,為“治者”所棄所泯的內(nèi)容會有多少,而今所存的20篇中又有多少字句是因順遂了最高權(quán)利者才得以安然存續(xù)。TVB的新劇以“真相”為題,探尋真相是人類的本能目標,但又有多少當權(quán)者實際是在掩蓋真相的'呢。
小說分三條線來敘述,第一條,俠客朱安世;第二條,史家司馬遷;第三條,朝廷的追捕者杜周。三條線交相輝映,最終匯成一線,跨度頗大,作者匠心獨運,才能運用自如。俠客朱安世,原為刺殺武帝劉徹,卻在盜走汗血寶馬后卷入對一神秘小兒的保護中,從此天涯海角,躲避追殺;史家司馬遷,發(fā)現(xiàn)古本《論語》竟然從皇家圖書館失蹤,并發(fā)現(xiàn)背后有驚天陰謀,引禍上身,卻因史學(xué)家的良知而不能自拔,深陷其中;杜周,追蹤朱安世盜走的汗血寶馬,卻也卷入此番爭斗。三條線,步步驚險,卻能收放自如,引人入勝,不忍掩卷。而書中所寫的三位女性,都堪稱是智慧與美麗的化身。司馬遷夫人柳氏,朱安世的夫人酈袖,俠女韓嬉,個個情深義重,聰慧過人。
【《人皮論語》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皮論語》讀后感09-17
論語讀后感:讀《論語》有感02-09
論語讀后感04-26
論語讀后感想02-21
論語讀后感05-09
論語讀后感精選05-06
《論語》的讀后感05-15
《論語》讀后感05-14
《論語》讀后感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