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從網上買了本書《了凡四訓》,書里面的字挺大的,并且講了好多小故事,于是就不間斷的讀完了。這本書講了一個叫袁了凡的人為了讓兒子向善向學,寫下一本書,書里面分了四個節(jié),所以這書叫《了凡四訓》。四個節(jié)主要講了1立命之學2改過之方積善之法4謙遜之效屬于佛學,哲學,命運,國學類別的圖書。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似乎有人生的大智慧,又似乎有些神神叨叨。不過倒讓我想起好多事情
命運?生活中會接觸到一些老人,聊起那些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不禁感嘆世事無常,命運弄人,伴隨一句"這就是命啊~"命運這東西,大家都期望有個好一些的命運吧,遇到不好的命運,也盡可能的想抗爭于命運。想起西游記里孫悟空到閻王爺那里把生死簿燒毀那個情節(jié),這算是人們不屈服于命運,努力向命運抗爭的突出表現吧。
宗教學說和命運?然而實際生活中,沒有悟空的本事,大多數人在被命運捉弄后,還是會選擇"認命","認命"成立了(這里的認命并不是指一味的服從命運的安排,得過且過,而是人們對于命運這種東西的認同后,開始積極主動的想認識命運這種東西),人們開始信教,宗教對于命運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解釋,佛教說因果報應,六道輪回,我對佛教了解不多,不過覺得它的理論體系還是挺完善的,它能夠以它的方式對命運這種東西進行詳細的解釋并且使信佛者信服~類比于佛教,那么基督教,伊斯蘭教應該也會有他們一套對命運的解說吧,使上億的人信服。然后一些學說如周易對命運也有它的一套解說,我們生活密切接觸到的算命,算風水,起名字都與周易密切相關。咱中國本土的道家,儒家,也有他們的一些對于命運的解釋。
這讓我想到身邊的一些同學或朋友信佛,信耶穌,學周易,其他不信不學的'人表示不能理解那些信佛,信耶穌,學周易的人,覺得那些人愚癡(笨且對某事物著迷)。我覺得其實不管信什么,學什么,只要能夠從你信到的,學到的東西中將自己的疑惑解答,使自己,使家人朋友快樂,那么就去學,就去信吧~我們常說的"儒釋道"三家各有所長,我們就取其所長,用著順手就用,以此解答我們面對的世事。三家是內在相通還是對于同一個問題提供不同解答的角度?要不然為什么對于同一個道理,可以用《金剛經》解釋,亦可以用《論語》《道德經》解釋呢?
了凡先生認為行善可以改變命運,這的確是個振奮人心的結論,提供了對抗命運這個似乎無法改變的東西的有力武器——做善事。并且感覺宗教和學說有很大相同點,就是他們都愿人們去行善。怪不得稱那些信教者為"善男信女"~~
寫的有些亂不過綜上所述,好好學習,多做善事!
【《了凡四訓》讀后感】相關文章:
《了凡四訓》1000字讀后感12-10
了凡四訓的初中讀后感(通用7篇)12-17
《凡卡》的讀后感收獲12-10
《凡卡》讀后感800字作文范文12-20
凡卡說課稿11-08
貼春聯了作文四篇08-19
《凡卡》教學反思10-31
蘇凡的故事07-07
凡·高的故事04-15
因為有了你作文四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