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這部作品,通過對萬歷十五年時候的政治經(jīng)濟民生的故事刻畫,通過人物個性的描寫,表達了對當時百姓的同時,同時也批評了社會的黑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高中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高中作文【1】
對于明朝,特別是萬歷年間的歷史,是極其枯燥無味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黑暗時期,而至于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數(shù)。
萬歷這個年號本身過去的就很平庸,除了萬歷末年與努爾哈赤的幾場決定性戰(zhàn)役,幾乎可以略過,而至于萬歷十五年這一年則更是可有可無。但聰明的歷史學家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奧妙,其實在后來,發(fā)生的一系列大事都與這一年有很大機緣。
黃仁宇老先生,主張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的大歷史觀。關于這個,確實讓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因為這個對我來說實在是有些深奧,令我費解。而從書中內容來看,也是比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這樣的一類書,并不是說一昧地去看故事情節(jié),這不是小說,也不是故事書,而是純粹的歷史書籍,也有著教科書的意思。既然這樣,那就應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來挖掘它的精華,品味其意思所在。
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說,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后,并沒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為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么重視,而后軍事掌控于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為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tǒng)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著滅亡了。而萬歷十五年,恰恰為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閱畢,到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嘆!即使是那么平凡、枯燥的文字,卻使我情不自禁,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對此我也嗟嘆不已!我還得到了題外的啟示:黃仁宇善于著手于小事當中,而發(fā)現(xiàn)大癥結;那我在生活當中不也應處處留心,從小事做起,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觀察思考。而我自己也正是缺乏這一點。
《萬歷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淺。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高中作文【2】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并非如傳統(tǒng)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后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于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余,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為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fā)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于總結經(jīng)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欲望推動的,眾多的欲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后覺得植物也不錯,于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沖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么辦?”“在地上怎么睡。俊,這些反對和贊成沖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挨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于最低層——生理需求。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作文3000字07-31
初中《萬歷十五年》讀后感作文3000字07-31
萬歷十五年中的名言精選04-18
學生《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3篇04-20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000字范文04-14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600字三篇04-14
最新《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000字3篇04-24
最新《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500字3篇04-20
十五年后回故鄉(xiāng)的情感作文09-19
黃渤勵志的十五年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