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摹犊鬃邮兰摇贰蹲勇吩鴷懭接泄魅A侍坐》教案設(shè)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詞、句式
2、通過對文意的翻譯理清文章層次
3、通過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詞、句式
2、文中通過人物語言表現(xiàn)的政治思想與孔子的評價
教學設(shè)想:
本篇課文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文中的詞與句,可以按“言志”這一線索,從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確定教學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與分析文章的語言和寫作特點結(jié)合起來,對孔子思想分析不宜過多,對孔子為什么要“與點”的問題,也不宜討論過多,教師點到即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由“國學誦讀”導入本課,引導學生回憶高一誦讀過的《論語》
二、《孔子世家》
1、學生誦讀本課,根據(jù)預(yù)習時的安排,互換自己出的關(guān)于本課的練習,完成后互批。
2、學生依次翻譯本課,教師適當指導。
3、完成學案上的相關(guān)練習,找同學當堂展示。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1、學生誦讀本課,校對字音,并找一個同學范讀本文。
2、學生齊讀本文,并考慮文章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孔子問志——弟子述志——孔子評志
3、并用原文中的語言說說四個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可使民足”。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在“宗廟之事,如會同”時“愿為小相”
曾晳:“莫春者…………詠而歸”
4、根據(jù)這三個層次,學生依次翻譯本文,并在翻譯的同時,概括孔子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的不同評價并分析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而不謙讓——哂之
冉有——謙虛有禮——嘆之
公西華——謙虛有禮——惜之
曾晳——灑脫自然——與之
5、從對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征的分析中,提醒學生注意從本課中吸收寫作方法:
。1)扣緊人物的性格特征來記述,人物的語言都合乎各自的個性、身份、志趣與教養(yǎng),顯得深刻而生動。
(2)成功地運用對話與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將人物的心情、語態(tài)、精神氣質(zhì)準確地表達出來。
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跟蹤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長乎爾
。2)攝乎大國之間
(3)異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風乎舞雩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長乎爾
。2)毋吾以也
(3)則何以哉
。4)為國以禮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2)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3)宗廟之事,如會同。
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
。4)唯求則非邦也與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并解釋。
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
2、鼓瑟希,鏗爾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風乎舞雩
五、課后作業(yè)
學習本文成功地運用對話和人物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譯文(翻譯)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鬃诱f:“不要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就不敢講了。(你們)平時常說:‘沒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zhàn),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樣?”
。ㄈ角螅┗卮鹫f:“一個縱橫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于修明禮樂,那就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樣?”
。ü鞒啵┗卮鹫f:“我不敢說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學習。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曾點,你怎么樣?”
。ㄔc)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我和他們?nèi)说牟拍懿灰粯友!?/p>
孔子說:“那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不過是各自談?wù)勛约旱闹鞠!?/p>
。ㄔc)說:“暮春時節(jié)(天氣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經(jīng)穿著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走回家!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點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華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問(孔子):“他們?nèi)齻人的話怎么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wù)勛约旱闹鞠蛄T了!”
(曾晳)說:“你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理讓,可他的話卻一點不謙讓,所以笑他。難道冉求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嗎?怎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難道公西赤所講的不是國家嗎?宗廟祭祀和諸侯會同之事,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的贊禮人,那誰能來做大的贊禮呢?”
- 相關(guān)推薦
【《孔子世家》《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精選12篇)11-30
《孔子世家贊》導學案07-03
孔子世家導學案范文07-04
初中語文《孔子世家》導學案07-03
《集體處處有規(guī)則》備課教案設(shè)計06-20
讀史記留侯世家的感想06-21
曾今與將來感想600字06-27
教案設(shè)計精選06-15
《孔子游春》教學設(shè)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