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松鼠教學反思
《松鼠》教學反思
昨天成老師來觀摩了我們?nèi)昙墏湔n,讓我受益匪淺。
我自己準備的是《松鼠》這一課,之前準備了很多資料,也很緊張。在成老師點評完于老師的單元備課后,我又修改了自己的教案。作為一名新教師,需要學習,需要成長。
下面我就總結一下,昨天成老師進行指導之后,我自己的收獲。
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在教學中,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班的孩子遇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類似問題,總是不知道從何說起,要不就是把課文從頭到尾復述一遍,要不就是兩個字結束,經(jīng)過成老師昨天的指導,原來小動物可以從活動特點啊,習性等等來概括,而景物最重要的是抓住它的特點,對于人就是抓住寫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而我在教學中,就沒有像孩子們傳遞這種概念,孩子們沒有一個框架,當然也就不能回答出老師想要的答案。
第二個問題就是在教學中,教師如何有效的指導朗讀。
在我展示的備課中,成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讀出小松鼠的機靈和美麗的不同呢?其實這也是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每次觀摩課,觀看優(yōu)質課的視頻,也知道老教師們的指導朗讀很優(yōu)秀,可是究其根,依舊不知其淵源。成老師昨天的指導讓我恍然大悟,對于朗讀,第一層就是要求孩子們字音,詞語都準確,第二層就是要有節(jié)奏,斷句,語調等等,第三層就是要加入感情。對于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針對性,才能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問題,如何讓朗讀恰當應對,這也是昨天從成老師研討中學到很重要的一點,不同的問題需要有不同的朗讀方式。這也是青年教師在教學中欠缺的,在我自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于朗讀,訓練的少之又少,讀,如何讀,怎樣讀,什么是好的朗讀,什么樣又是正確的回答式朗讀,我并沒有給孩子們滲透過。所以年輕教師對于指導朗讀這一板塊很薄弱。自己也需要在實踐中多摸索,在觀摩課的同時,思考老教師們到底是怎樣指導的。
第三個問題就是對于寫作的針對性。
關于《松鼠》和《翠鳥》兩篇的對比,我只是想到兩篇課文比較相似,都是通過一定的順序來描寫的,而兩篇的不同點在哪里,讓孩子從兩篇的對比中學到什么,這個是我思考欠缺的地方。成老師昨天告訴了我們,這些都是有針對性的,對于外形描寫,作者想表達她的美麗,才會去寫大尾巴向上翹著,為了寫機靈,才會寫松鼠的小眼睛,如果要描寫動物的安靜,就不可以這樣寫了,這就是所謂的針對性,要讓孩子們想一想你想描寫什么樣的小動物,描寫什么樣的特點,針對這個特點,在外形里面哪一種更能突出這個特點,慢慢地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孩子們就會逐漸明白如何讓自己的外形描寫更貼題,更有趣,更生動了。
第四個問題就是這幾篇的寫作對比。
可以用一個小階梯,用同一動物不同的寫法,逐步訓練,第一個仿寫《松鼠》,層次比較淺顯,按照它的外形,活動特點,搭窩,覓食等等,第二個就是仿寫豐子愷的《白鵝》,從不同的方面來描寫,最后指向的只有一個特點,最后仿寫的就是老舍的《貓》,老舍對于貓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既可愛又可恨,像包容一個孩子一樣,愛這只貓的所有。這樣一步一步,完善描寫一個動物的作文,相信孩子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遇見這類題材的作文,不會再抓瞎,最起碼孩子的腦海中會有一個最起碼的框架了。
作為一名新教師,需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以前知道很多不足的地方,可就像大海撈針一樣,究其根,我還是不明白要學習的哪個細節(jié)。老教師講課優(yōu)秀,是很優(yōu)秀,可是年輕教師要怎樣學習,為什么有一些地方老教師能講給學生聽明白,而年輕教師卻講不懂。成老師來指導,雖然內(nèi)心害怕,但收獲還是大于緊張。只能說不足的太多太多,像一只蝸牛一樣慢慢地爬,一次解決好一個小問題,日積月累,慢慢地也會像老教師一樣,不求做一個多么多么優(yōu)秀的教師,只想每一屆教過的孩子們都學到了東西,對于每一屆的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 相關推薦
【松鼠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