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英語教學總結
一、具體做法:
1、成立課改小組,由校長擔任課改領導小組組長。
2、上下一致,統(tǒng)一思想,以改革促發(fā)展。
3、進行師資培訓。
學校特邀國家新課改專家組組長鐘啟泉教授來校指導,對有關教師進行輔導。區(qū)教研室利用假期對教師進行學科培訓,并常常來校指導。
4、每位教師根據(jù)學校課改實驗方案的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課改計劃和相應措施。
5、學校專門創(chuàng)辦新課程論壇與新課程期刊《荷韻》。
我校成立新課程論壇,每一個月召開一次會議,以書面形式提出一個月以來的實踐所得和困惑,并提出后階段的措施計劃,由學校領導進行點評。同時創(chuàng)辦期刊《荷韻》,由課改動向、課改體會、課改校園新聞等部分組成,各學科組每半學期推出一期。
二、課改主要收獲
1、較好地把握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而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新的教學目標觀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由知識本位轉向以能力發(fā)展為本位,教學過程不僅是獲取知識與技能,更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過程,促進學生語言綜合技能的發(fā)展。
2、能正確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
掌握知識的終極指向是發(fā)展能力,而發(fā)展了能力是為了更進一步地繼續(xù)學習。它們是并行不悖的關系。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得不到和諧發(fā)展。所以出現(xiàn)了詞匯學了不少,卻不會表達與交流的“啞巴英語”和“聾人英語”現(xiàn)象。根據(jù)課改精神,教師主動創(chuàng)設學習語言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并參與英語交際對話的興趣,把知識傳授、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把學到的語言知識運用到語言實際環(huán)境中去,最終轉化成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學校的部署下,我們組織了英語寒假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為:
。ㄒ唬鞍l(fā)現(xiàn)身邊的英語”;
。ǘ鞍l(fā)現(xiàn)身邊的英語錯誤”。
在這兩個活動中,學生的興趣高漲,他們學會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并為自己能發(fā)現(xiàn)身邊的英語錯誤感到欣喜。這個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仔細的觀察能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同時使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所提倡的體驗式、發(fā)現(xiàn)式學習。另外,我們還布置“聽聽你自己的聲音”這一活動,讓學生自己來錄制磁帶,可以是課內的、課外的;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與他人合作的;并給學生兩個書面寫作練習的參考題目:“我最喜歡的運動”、“一次有趣的實驗或經(jīng)歷”,也可以自己定題目,文章的數(shù)量彈性,鼓勵學生在完成過程中借助字典、圖書館、網(wǎng)絡等媒體,這樣,既有學科滲透,又有生活體驗,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收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與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策略。
3、堅定貫徹任務型語言教學思想
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或虛擬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形式與意義,培養(yǎng)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在實踐中體驗快樂、建構知識。在區(qū)教研室的指導下,正嘗試進行五步教學與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有機結合,更好地體現(xiàn)語言的“學得”與“習得”思想。我們的課時安排以單元主話題為主線,結合語言知識編出主話題下的子話題。每一堂課完成一到兩個子任務,后一堂課是對前一堂課子任務的的提升和擴展,因此,一個單元的課均呈螺旋式上升趨勢,設計的任務由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起到鞏固語言知識,深化教學目標,強化了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4、能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精講與多練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的主渠道。課堂授課的含金量的高低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優(yōu)劣的關鍵因素。所以提高課堂是我們急需關注的問題。講和練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講是練的前提,練是講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處理講和練的比例關系,找到二者的“黃金分割點”,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注重講練的有機結合,容易犯“滿堂灌”的一講到底的毛病,容易犯“題海戰(zhàn)術”的大容量的書面練習的毛病,現(xiàn)代英語教學提倡課堂教學要“精講點撥”,即要求教師在講解教學內容時,必須對課文內容進行優(yōu)選,認準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把有限的時間用到最核心的教學任務上來,講精講透,利用較充足的時間來操練句式,強化新授課知識,培養(yǎng)技能技巧。新課程要求突出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這就更要求教師要拿出充足的時間來組織學生操練句式,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精講多練的教學思想日益明朗化。講練結合,有講有練,有練有講。做到每課一練,每單元一練,每一語法項目一練,題目精練,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有的放矢。
5、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上,給學生一片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敢于爭辯,淡化課堂上學生由老師牽著走的痕跡,通過語言意義、結構,盡可能由學生自己來形成知識網(wǎng)絡。如在教學初中第三冊Lesson 90 Bill Gates教學之前,先讓學生課前查閱有關資料,主張在自學中去感悟新課,讓其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為互動討論作好準備。上課時,教師可馬上提問如下問題:
(1)Who is Bill Gates?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him?
(2)What makes him the richest person in the world?
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師給學生例出6個關鍵年份,給出兩個問題
(1)What does Bill Gates do at every period?
((2))Tell something about Bill Gates, by using the new expressions.
這樣的一堂課,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6、較好地處理了教學結果的評價與教學常規(guī)檢查的關系。
我們需要用常規(guī)目標及時的、多層次的、反復的考查,再結合課堂學習表現(xiàn),以及期末考試成績對學生做出整體評價。對學生學習英語效果的評價,需要采用口試,聽力,與筆試三者有機結合的評價檢測,不能再做表面文章。從課改教材來看,每一課的Pre-read以及Spelling and pronunciation就是很好的口語訓練素材,我們用檢測的手段來訓練口語。每一課的Read and act或Read, say and act都配有磁帶,我們可以利用播放磁帶的方法進行課文教授與領讀。并注意訓練中的“機會均等”問題,把表現(xiàn)的機會讓給每一位學生,把每一位學生的訓練表現(xiàn)定時記錄下來,把學生的口語、聽力,與期末考試成績整合在一起,用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這樣的評價,就可以從終結性評價逐漸向過程性評價進行過渡。
7、優(yōu)化了綜合實踐課的開設
引入《劍橋國際英語教程》一書后,全備課組教師多次分析、討論教材的性質、目標、特點、教法等。每次課前教師們精選授課內容,認真?zhèn)湔n。此教材的主要活動內容包括:主題討論、語法結構、語言功能、詞匯擴展和語音訓練,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實踐機會。教材由北京外研社出版,由美籍人士朗讀。使用這套教材,使學生從熟悉人教社課本英國英語的同時,讓學生接觸美式英語,增強語言的適應性。此外,此教材與現(xiàn)行的教材有諸多的結合點,又明顯高于教材,對拓寬學生知識,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因此,學生非常喜歡這套教材。
三、主要存在問題
1、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慣性傾向,對新的教法,有一個逐步適應過程;且不同的教師長短適應期不同。
2、由于學生長期受傳統(tǒng)教法的影響,部分學生對新的教法也有一個適應期。
3、舊教材的使用給課改帶來一定困難,占據(jù)了教師教學設計上的大量時間,急需于之相配套的新教材。
4、新課程較適合小班化教學,對班級規(guī)模大的學校在效果上受到一定影響。
5、中小學的英語教學缺乏銜接性、一體化。
【初二的英語教學總結 】相關文章:
四年機下冊英語教學總結02-14
中職英語教學個人工作總結范文02-18
初二開學感想范文03-19
關于初二班級的家委會總結(通用12篇)08-31
英語教學工作的反思03-19
Unit5英語教學反思03-20
七年級下冊英語教學總結范文(通用10篇)07-01
三年級上冊英語教學的工作總結(精選7篇)06-25
初二數(shù)學的教學計劃范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