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涉及的實驗,在現有的實驗室條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默默地聽,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后,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際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由單純的信息表達者轉變成信息的加工者、組織者,處于主導地位;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走進科學家的探究歷程,在觀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學習,處于主體地位。這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課堂充滿了活力,新課改理念得到了落實。
本教學設計依據課程標準,挖掘了教學內容中的科學探究內涵,充分利用它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達爾文、詹森、拜爾和溫特的實驗。既包含了科學家持之以恒的寶貴品質,又反映了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程(將胚芽鞘進行各種處理)。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
- 相關推薦
【《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觀察植物細胞》的教學反思09-29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02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