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火里跑出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凝神、注視、血跡斑斑 等有關詞語。
2、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對自己感興趣的語句提出問題即培養(yǎng)質疑習慣和釋疑能力。
3、了解諾貝爾不顧生命危險,研制成功烈性炸藥的故事,感受科學家為了科學的進步,不惜獻出自己一切的獻身精神。揭示科學道路的崎嶇,感悟奉獻精神的可貴。
4、背誦課文最后一節(jié)。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詞語,背誦最后一節(jié)。
教學難點:
學會對自己感興趣的句子提提問題。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歷年來“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小故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計話題,引入新課
1、看,黑板上有兩個詞語:諾貝爾 諾貝爾獎 你能選其中的一個說一句話嗎?
2、1896年12月10日,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病逝,一顆偉大的科學巨星隕落了。(出示最后一節(jié)) 誰來讀這段話?
3、自由朗讀這一節(jié),并試著背一背。(隨班生)
4、告訴你的朋友,“諾貝爾獎金”是怎么來的?獎勵什么人?
5、諾貝爾在科學的道路上歷盡千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不信,我們來學習第38課。讀讀課題。
6、這里的他指的就是諾貝爾。
二、學習課文,提提問題
1、他怎么會從火里跑出來呢?自由讀課文。
2、課文怎樣描寫諾貝爾進行烈性炸藥實驗的?默讀課文。用直線劃出有關句子。
3、交流
4、輕聲讀讀這幾句話,對自己感興趣的句子或詞語提提問題?
5、質疑
三、通過釋疑,感悟奉獻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詞句的訓練。 詞句活動室2;注視,環(huán)視,巡視的區(qū)別 補充描寫“看”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 (仰視,環(huán)顧,瞄,瞪,俯視)
2、用“一邊一邊”說說話。
3、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親自,血跡斑斑,狂呼”等詞,感悟諾貝爾的奉獻精神。
四、談談體會、師生共勉
1、確實“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 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
2、讀讀這句話。
3、結合課文,或結合你所知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小故事,談 談體會。
。1)1901年德國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倫琴有幸成為第一位物理學獎 獲得者。
。2)1911年居里夫人又以鐳和針的發(fā)現(xiàn)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迄今為止,居里夫人仍然是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唯一女性。
4、再讀馬克思的這句話鞭策自己。
五、小結
諾貝爾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不正是我們的榜樣嗎?我相信 只要不懈努力,我們每個普通人也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 相關推薦
【《他從火里跑出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jīng)》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