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與角》教學反思
《旋轉與角》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感知了圖形的旋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通過教學,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角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
本節(jié)課,我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演節(jié)目創(chuàng)設情境,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以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后繼的學習中去。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在此基礎上,通過旋轉的過程建立角的“動態(tài)表象”,同時在旋轉的過程中,感悟平角、周角及銳角、直角、鈍角之間的大小關系。教學中,我選擇了突出概念本質的學具(活動角),設計了恰當?shù)臄?shù)學學習活動,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圍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的研究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平角和周角,在學生認識了這些角之后,讓學生找出各種角的特點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區(qū)別各角。最后,完成一組嘗試練習,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印象。
然后我安排了讓學生用身體的動作擺一擺角,我介紹你來猜角的名稱,在點子圖上畫角,給學過的角排排隊等課堂活動。還安排了時間表,這一道題目對學生要求較高,學生想象出該時刻鐘表的時針和分針的指向,再判斷其形成角的類型。尤其最后一個小問題:“9點半、12時、3時的時候”,這是道提高題,需要學生的生活體驗,因而考查的不僅是角的知識,更多的是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課堂氣氛輕松愉悅,教學層層遞進,課堂活動教學效果較好,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主動感知各類角,感悟他們的特征。
- 相關推薦
【《旋轉與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精選18篇)06-08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角與三角形的認識教學反思03-20
《角的畫法》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10-22
四年數(shù)學下冊《圖形的旋轉》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06-08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反思(精選14篇)03-21
三角形三邊關系教學反思(通用12篇)09-16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