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鳥》教學反思范例
灰椋鳥是環(huán)保工作者許秀娟寫的記事寫景的一篇散文,生動具體地描述了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表達了作者愛鳥的心情,贊頌了林場工人辛勤勞動。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貫通。文章重點部分是二至五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到的灰椋鳥的壯觀場面,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灰椋鳥喜愛之情。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五自然段。在導入新課我首先讓孩子們回憶上節(jié)課對灰椋鳥的印象,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讓學生說沒有什么好看的,正印了作者的那句話語,有什么好看的呢?引出課文。學會的學習興趣就調(diào)動起來了。吸引孩子們到底怎樣好看的注意力。
課文的重點是三到五自然段,在教學中,我采用朗讀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視覺器官、聽覺器官的共同參與,將文字轉化為語言。我深知語文大綱中“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個對話過程中,要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學生和教師一起走進課堂、走進文本,感受到思維在碰撞,智慧在閃光,生命的活力在涌動。不是無情物,古人說得好“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本課的教學,我抓住閱讀教學特點,力求通過對話,讓師生的情感逐步升華。如;教學第4自然段,感悟歸林時壯觀場面,我先讓學生默讀劃分層次按照先寫、再寫、最后寫的順序劃成3部分。然后再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描寫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排空而至、數(shù)百米長、巨大、浩浩蕩蕩’等詞,反復朗讀,讀出壯觀氣勢,后進行交流。接下來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引讀第3自然段,男生讀第4自然段第一句,其余同學讀‘大部隊’。讓學生反復讀理解體現(xiàn)壯觀場面。感悟歸林之后熱鬧之情。學習了三、四自然段以后。讓學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自己與本文真切對話。找出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反復朗讀,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全班交流,老師相機出示句子,看這幾只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馬上撲棱棱地飛起--------少女在翩翩起舞。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讓學生體會夕陽下,少女般美麗的灰椋鳥,對灰椋鳥充滿喜愛之情,最后升華主題,讓學生永遠記住徐秀娟說的一句話‘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n后進行反思,整節(jié)課感受頗深,學生朗讀激情高漲,課堂上學生積極發(fā)揮主動性。自主學習,氣氛很活躍,合作交流很到位。
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領悟課文情感。教學中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思考探究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較好地落實閱讀教學的目標。本課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信學生具有無限的潛能,給他們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與文本、與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感悟課文內(nèi)涵水到渠成。
利用“空白點”,使之成為“發(fā)展點”、“創(chuàng)新點”,品味課文情感內(nèi)涵。課文的留白處是極寶貴的教學資源,我珍惜并利用了這些教學資源,能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文特定情境之中,把握文本內(nèi)容,體會作者斯時斯境的心情、感受,既進行了扎扎實實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訓練及語言文字訓練,又使學生走進作者心靈深處,豐富了精神世界。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將愈加濃厚,語文素養(yǎng)將逐步提高。教學這部分時,突破的方法主要通過讀、畫、悟、讀的閱讀方法與本文真切對話。如;教學第4自然段,感悟歸林時壯觀場面,我先讓學生默讀劃分層次按照先寫、再寫、最后寫的順序劃成3部分。然后再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描寫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排空而至、數(shù)百米長、巨大、浩浩蕩蕩’等詞,反復朗讀,讀出壯觀氣勢,后進行交流。反復朗讀讓學生理解體現(xiàn)壯觀場面。感悟歸林之后熱鬧之情。教學第4、5自然段時應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想象進行口語訓練如;你就是灰椋鳥,你會傾訴、呼喚、應和些什么,本人卻忽略了
反思這節(jié)課:
1、時間倉促,學生交流的還是不太全面。再細化一些讓學生真正覺得自己是一只灰椋鳥。
2、課文文質兼美,如何用好教材,拓展延伸,抓住讀與寫的結合點,使學生積累、內(nèi)化語言,實現(xiàn)正面遷移。
3、今后課堂上多創(chuàng)設情境開發(fā)孩子的思維能力。
- 相關推薦
【《灰椋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