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比一比》優(yōu)秀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1個
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材說明
本課教材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圖畫,再現(xiàn)農(nóng)家小院的景象,為第二部分詞語、第三部分韻文提供直觀形象的畫面。第三部分韻文由四小節(jié)組成,主要通過對農(nóng)家小院里具體事物的比較,展現(xiàn)農(nóng)家生活的一個側面。韻文押韻上口,節(jié)奏感強,很適合兒童朗讀。
這課課題為“比一比”,充分說明了這課教材的特點,提示了學法,要讓學生在比較中達到學習要求。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把課后“我會說”中的圖繪成一張張圖片;準備一些數(shù)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實物。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本課12個生字,在字音上,要讀準“蘋”的后鼻音,“少”的翹舌音。在字形上,許多生字都可當堂板書,讓學生動態(tài)整體感知,認識字形!靶、桃、蘋”的偏旁與字義有關,可讓學生注意這一特點,建立形義聯(lián)系。結合認識“堆”字,讓學生認識“”這個新出現(xiàn)的偏旁。
認字要建立在感知圖文、認識事物的基礎上,把認字與學詞緊密結合起來。
2、寫字
四個要求會寫的字筆畫都不多。在書寫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四個字中的豎畫都要壓在豎中線上,豎畫兩邊的部分基本對稱。結合“小”字的書寫指導,使學生認識“”這個新筆畫。
(三)朗讀
課文淺顯易懂,節(jié)奏感強,很容易上口,在看圖識詞后,即可讓學生朗讀,鞏固所學的字詞?刹捎猛换プx、小組賽讀、一邊拍手一邊讀等方式,增加朗讀的興趣。朗讀時,注意每段尾音的拉長或強調。節(jié)與節(jié)之間要有停頓。
(四)詞句
這課的詞句訓練,著重在量詞上。常用量詞“只、個、頭”要結合兒歌的學習多讀多練;“群”,可讓學生看圖,通過鴨子和鳥數(shù)量的對比,理解好多只聚在一起,才能叫“群”;“堆”可讓學生看圖上小桌上的水果,說說哪是杏,哪是桃,理解“堆”的意思;“顆”,則可讓學生觀察一些圓形和粒狀的實物,如一顆黃豆,一顆珍珠等,掌握“顆”的意思和適用對象。
(五)實踐活動
本課課后練習中安排了一項“我會說”的練習,目的是通過量詞的運用,掌握量詞。在完成此項練習后,教師可提供一組組數(shù)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實物(或圖片呈現(xiàn)),如:一堆土豆、一個青椒;一個西瓜、一顆葡萄;一袋餅干、一只面包。先讓學生用“一()××”說一說,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提供的實物,仿照課文,自編韻文。課后,還可布置學生回家后,就身邊看到的事物用量詞說一說。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看圖識詞
1、提問:這是一個農(nóng)家小院,看看圖,農(nóng)家小院里有哪些植物?哪些動物?
2、詞卡與實物對應,學生認讀詞語。
(二)認識生字
1?教師板書詞語中的生字:黃、貓、杏、桃、蘋、紅。
2?學生觀察分析認記:杏、桃、蘋(都是植物,所以偏旁是木字旁或草字頭)。
(三)看圖
就圖上看到的東西,從大小、數(shù)量上進行比較。
(四)自學韻文
1、自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朗讀成果。
(2)互相質疑、解疑。
3、全班交流。
(1)看圖比較鴨子和鳥的數(shù)量。
出示:一群一只多少
(2)根據(jù)提供的圖片上的內容說詞組: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海鷗。
(3)認記“群、多、少”。
“多”中的兩個“夕”上下排列。“少”中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4)認記“堆”“顆”。
說一說:一堆(),一顆()。
(五)出示圖片或實物,練習正確使用量詞
(六)指導書寫“牛、羊、小、少”
- 相關推薦
【課文《比一比》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手指》優(yōu)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課文《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9
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27
《租船問題》優(yōu)秀教學設計02-10
課文泊船瓜洲的教案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