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
目標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感受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
2、學習文章是如何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說明中山陵的。
重難點
重點:把握中山陵的特征,感受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難點:學習文章是如何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說明中山陵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目標(1—2分鐘)
介紹孫中山">孫中山先生
欣賞有關中山陵的圖片
出示教學目標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征,感受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
2、學習文章是如何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說明中山陵的。
二、學生自學,質疑問難(10分鐘左右)
出示自學提綱
1、請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2、中山陵的特征是什么?課文是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這一特征的?
3、閱讀課文5-11小節(jié),把課后練習2的中山陵鐘形布局圖填完整。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順序介紹中山陵的?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15分鐘左右)
通過提問、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等形式解決問題。
1、解決自學提綱中的問題:
2、合作解決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重、難點。
“巍巍”
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陵園建筑群體的規(guī)模氣勢;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孫中山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其特征:
(1)用鐘山的雄偉氣勢襯托;
。2)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說明其高大;
。3)從孫中山">從孫中山先生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來表現(xiàn)。
四、鞏固新知,當堂訓練(15分鐘)
課文由外到內(nèi),由總體到局部展開說明。先說明中山陵圓的 ),后說到陵園的( ),再說到( )。在說明陵墓時,又按“)”的順序,即由外而內(nèi)的順序予以說明。這種( )自然的反映了事物本身的邏輯順序,說得明白清楚,使讀者面前清晰的浮現(xiàn)出“巍巍中山陵”的形象。
五、課外作業(yè),拓展延伸(3分鐘)
陵園的設計方案是怎樣入選的?呂彥直設計的鐘型圖案有哪些特點?
板書設計
注重和諧協(xié)調
弘揚民族精華
追求形神兼?zhèn)?/p>
教學反思
注:寫教學反思的切入面
根據(jù)新課標理念,課堂教學規(guī)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1、教學內(nèi)容方面:教材處理的合理性;導入、結課的激勵性;深層意義的規(guī)律有否揭示與發(fā)掘。
2、教學過程方面:教學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媒體運用的適切性;反饋評價的準確性。
3、從課堂管理方面進行反思:班級成員涉及面的廣泛性;全班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學法指導的經(jīng)常性;處理偶發(fā)事件的應變性。
? 4、時間安排方面:時間分布的合理性;課內(nèi)時間的可壓縮性。
5、學生活動方面:學生活動的能動性;交往狀態(tài)的合理性;學生心智活動的發(fā)展性。
6、目標達成方面:學生知識、技能的落實性;學生學會學習的水平性;教師課內(nèi)教學監(jiān)控的有效性。
撰寫教后錄的切入點
1、成功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如課堂上一個恰當?shù)谋扔,教學難點的順利突破,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又如一些難忘的教學藝術鏡頭:新穎精彩的導語,成功的臨場發(fā)揮,扭轉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敗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的砸鍋點。如教學目標定位不準,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飽”之現(xiàn)象;教學引導的度把握不適,造成的“一問三不知”的僵局;教學方法選擇不當,造成的低效等。
3、遺漏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設計中遺漏的一些環(huán)節(jié)或知識點。如教學銜接必需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內(nèi)容等。
4、改進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經(jīng)過微調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點。如更合理的分配講與練的時間,更恰當?shù)倪x擇例題,更完美的板書設計,更科學的媒體選用等。
- 相關推薦
【最新《巍巍中山陵》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風雨》教案11篇04-25
最新《毛主席在花山》教案設計03-19
《公輸》最新教案設計(通用10篇)12-16
最新《捕蛇者說》教案設計(通用10篇)06-09
精選最新的校長述職報告03-19
最新《春日》教學設計02-14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最新《蟬》教學反思(精選12篇)11-22
最新政審報告優(yōu)秀范文02-22
最新實習周記17篇08-01